全世界都在加息,为何只有中国在降息?

我们先来看新闻事实吧。以下是讲兔子降息的。


都是最新的新闻报道,而且均出自正规财经媒体。可见,说兔子目前处在降息周期,没有问题。

至于美联储加息,不用说了,当然也是事实,这个大家都知道:


英国也在加:


实际上,整个欧洲都在加: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日本,就一直维持负利率,坚持不加息:


所以准确来说,是欧美都在加息,只有中日没有加息。

不过我们仔细看新闻,日本虽然没有跟着欧美加息,但也只是维持量化宽松政策,也没有刻意降息,而且就这样,也搞得很辛苦,一方面是日元贬值,一方面是物价飞涨,跟欧洲类似。

但是反观咱们国内,不是维持低利率的问题,是持续的降息,刻意地量化宽松,可即使这样,物价也没有涨,反而这几个月来的CPI有通缩迹象了,比如4月CPI只有0.1%,几乎又回到疫情最严重的2020-2021最低点那会了。


所以总的来说,问“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加息,只有中国降息”,基本立得住。下面,我们试着来解释下原因。


首先明白一个前提,这波全球加息潮,是美联储加息引起的。

美联储加息,意味着,全世界占87%的流通和结算货币——美元,像闻到了花蜜香味的蜜蜂一样,纷纷飞回美国了。由于美联储加息周期长,而且幅度大、次数多、间隔时间短,所以蜜蜂是加速度飞回美国的,跟屁股加装了马达似的。

为什么呢?加息嘛,得赶紧飞回去吃蜂蜜(利息)了。

历史上,每一次美联储加息,即美元迅速回流美国的过程,都会造成全球不同程度的经济动荡:

1993年美元加息,墨西哥爆发债务危机;

1995年美元加息,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

2001年美元加息,阿根廷爆发债务危机;

2005-2006年美元加息,美国爆发次贷危机;

2015年底美元加息,爆发新兴市场危机。

那这就有个问题了,为什么会这样?老美是故意造孽吗?而中国为何要降息,不怕美元加息造成的经济动荡吗?我们一点点来解释。不过解释前,我们先明白几个概念,以及美元加息的连锁反应。

01)息差套利

理解美联储加息、美元回流,首先要了解一个叫息差套利的概念。

这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美联储加息后,与其他国家银行利息,形成了一个套利空间。

比如,作为富豪的你,手里有10亿美金。原来存英国伦敦银行的,一年有1%的利息,即一年躺着啥也不干,净赚1000万美金。假设这会英美银行利息都是1%,于是你为了分散风险,就把10亿美金分成对等的两份,即5亿美金存伦敦银行,5亿美金存纽约银行。

但有一天,美联储突然就宣布加息了,说要把存款利率,从1%提高至3%。这下,你觉得存伦敦银行显然要吃亏,于是就把存伦敦的5亿美金取了出来,都转存至纽约银行。

实际上,富豪都不傻,也都采取了跟你一样的措施。更有甚者,一些大型投资机构,还从英国的银行以更低的利息贷款出来,然后再转存进美国银行赚取利差,这就叫“息差套利”。

资本都是逐利的,这儿没有道德问题,作为富豪的你干得没错。

02)货币贬值

随着美联储加息,如果所有人都把英国银行的存款取出来,然后都存进美国银行,那英国的银行肯定受不了,弄不好挤兑、倒闭,整个英国的经济,也会遭遇重创。

但真有这么简单吗?

首先,作为富豪的你,从伦敦银行取出那5亿美金时,其实取的是与5亿美金等价的英镑,因为英国银行利息只与英镑绑定,所以你如果想把钱转存到美国银行吃更高的利息,还得先把英镑换成美元。

怎么换呢?

就是拿着等价5亿美元的英镑,去外汇市场购买美元——在我们国家,一般就去国家指定的各大商业银行,现在可以网上操作,弄好了,按当时的汇率,拿着身份证到指定的网点去取就行了。

不过这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大家都不傻,所以一时间,取英镑兑换美元的人肯定很多——实际上,很多小国家,在美元加息期间,甚至排上5、6天也换不到美元,这就叫外汇紧缺,此时美元的价格也越来越“贵”。

比如,你手里原来价值5亿美金的英镑,等你拿了号排上队时,可能就只能兑换4.5亿美金了。相对的,英镑这时意味着贬值,更“便宜”了,原来1英镑可玩一次过山车,现在要1.5英镑了,这就叫货币贬值。

实际上,美元加息,各国货币都会出现贬值的现象。



03)通货膨胀

货币贬值,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别说你不炒外汇就不会受影响,其实它会影响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

我们前面说过,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就是你去外国卖东西和从外国买东西,都要用美元。

所以当你所在国的货币贬值了,那就意味着你现在要付出更高的价格买同样一件商品。

假设,以前一台索尼录音机,国际市场标记100美金 ,在RMB没有贬值时,商家只需要花670块就能进口,现在RMB贬值了,同样是100美金的国际市场标价,却必须拿出700块才能进口回来。

自然,商家把这台录音机上架至桃店时,价格也会从过去的670块以上,标到700块以上。

实际上,一旦货币贬值,那就意味着,从录音机到耐克鞋、芯片,再到各类大宗能源、商品,尤其是像石油、煤炭生产原来等,都必须花费更高的价格才能进口了。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各大商品涨价,自然每个人的生活成本也会上升。

这就是货币贬值引发的输入性通货膨胀

说到这,我们回顾下这个链条吧:

美元加息 息差套利 货币贬值 商品涨价 通货膨胀 生活成本上升。

实际上,随着美元加息,现在日本、德国、韩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都被高企不下的通货膨胀搞得死去活来。

像德国,4月的通胀率是7.2%,而法国,是5.9%。一般来说,通胀率2-3%左右是正常的,太高太低都不行。

04)资本外流

如果你认为,美元加息,只是上面这点危害,那可就太天真了。

我们前面说了,随着美元加息,作为富豪的你,把存伦敦银行的5亿美金等价英镑取出来,转存到美国纽约银行了。

作为富豪的你,钱多得很,每年利息就1000万美金,根本花不完,手里钱越积越多,所以就拿出了一部分投入到了伦敦的股市,大概1000万英镑。

而且你的运气和眼光不错,人称“浪里小白龙”,一年下来,赚了20%,即400万英镑。

直到美元不断加息,你发现不对劲了,因为英镑不断贬值,从最初10英镑换10美元(假设英镑对美金为1:1),到现在10英镑只能换8.5美元,而且还在不断贬值,所以你好不容易从股市赚来的400万英镑,从原来相当于400万美元,实际变成了340万美元。

你可能以为340万美元也不错啊,可你要知道,不仅你赚的这部分钱在贬值,你的本金,即你投入股市的1000万英镑,也在贬啊,现在贬成了850万美元,加上你赚的,实际你股市的钱,从1400万美元,变成1190万美元。

如果再贬下去,你虽然还是“浪里小白龙”,股市依然赚20%,但整半天,全是虚的,到头来你在股市赚钱的速度,可能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

这时你肯定再次慌了,在还赚119万美元之时,果断卖掉了所有股票,并购买了正在升值、加息的美元以“避险”。

实际上,很多跟你一样聪明的股市小白龙,也跟你一样,都在抛股票换美元,就怕晚了,想换都换不了。但如此一来,伦敦股市,也因为你们这些聪明人的抛售,而跟着下挫,就跟银行挤兑似的,形势急转直下,大震荡乃至大崩盘。

何止股市,债券、房地产,所有资本金融市场,都可能因为美元急速加息,本币贬值,导致类似恐慌性震荡、崩盘。

05)债务违约

除了货币贬值、通货膨胀、资本外流,美元加息还有一种可能的后果,是债务违约。

我们都知道,一般发展中国家,都会向一些国际组织,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钱的。

假设某英国殖民地国家,使用的本币是英镑,2020年4月,因为疫情原因,向某国际组织借了3000万美金,约好了到2023年4月,还回去,加上利息,需要还3900万美金,即年息10%。

这些债务,人家也约好了,必须还美金。该国也算好了,按照现有财政能力,是还得起的。

可随着美元加息,英镑贬值了15%,从原来10英镑换10美元,变成10英镑换8.5美元,所以4月还钱的日子到了,该国就需要拿出4588万英镑才能还上这笔债。

结果,这么一算,超出了该国财政还款能力,而赤字已经很高,又没法再增加了,所以就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

当然,该国际组织也很仁慈,说你还不起没关系,可以再借新债还旧债,不过利息嘛,必须从原来1年10%上涨到20%。

于是该国就开了紧急会议讨论,一派主张借新债,一派主张不借,然后吵起来,接着打起来,然后就乱了。别以为我在瞎编,美元加息,搞乱小国政坛的事,经常发生。实际上,老美自己为了债务,也搞得派系斗争加剧,几乎你死我活。

除了zf债务可能因为美元加息违约,很多私企、大公司,也可能因此违约,搞得资不抵债,最后破产。

06)外贸、生产停滞、混乱

因为美元加息,引发的连锁反应,每一个都可以致命,马上要讲的这个也是如此。

我们前面说过,就是美元加息,尤其那种急速加息,大家都会非常着急把手里的本币换成美元。

但如此一来,势必导致美元稀缺,甚至可能就换不到,在银行排再长的队也没有。

事实上,有些国家,美元外汇储备少,虽然号称可以自由兑换,但为了将仅有的一点美元外汇用在刀刃上,比如我们上面说到的财政债务,都会刻意限制一般民众兑换美元。

结果,外在的我们看到的,就是银行门口排长队。

但内在更麻烦的,是我们看不到的,一些搞外贸的,搞进出口生产的经营者,如热锅蚂蚁,因为急需要美元买原材料、设备,可因为换不到美元,不得不暂停一切经营。

如此一来,生产贸易,当然就会陷入混乱乃至停滞。

说到这,那你可能要问了,既然美元加息的后果这么严重,那有什么办法对冲呢?

其实办法是有的,那就是现在欧洲国家都在采取的办法,加息,即美联储不是加息吸美元嘛,那我们也加息,不让美国吸走。

可加息这玩意,也是七伤拳啊,实质是抬高用钱成本。

01)我们都知道,搞生产,一般都是要跟银行借钱的,而借钱都是要还利息的。加息,不就意味着你借款利息也提高了嘛。

你原来借银行500万英镑,5%的利息,搞蘑菇种植,一年可以赚50万英镑利润,除掉利息,净利25万英镑。可现在英国银行加息了,比如年息5%一下涨到15%,你一年利息从原来25万一下上涨到75万,假设投资回报率不变,那辛苦一年,还要倒欠银行25万英镑。如此一来,你还种啥蘑菇啊,有钱存银行多好啊。

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人不种蘑菇,也不搞实体生产了,经济自然就萎靡了。

02)还有,你租了个店面,卖蘑菇,因为银行利息,从5%上涨到了15%,你的租金,肯定也会跟着上涨。因为这店面的主人,花了500万英镑买的,这500万英镑,如果放银行,每年利息,也从原来25万英镑上涨到75万英镑,那他收取的租金,自然也必须从25万英镑以上,提高至75万英镑以上,否则他就亏了。

其实类似租金这样的金融资产,都会随着银行加息而提价,或者说价格下跌了,不得不提价。

03)我们前面说到一些穷国可能因为美元加息而违约。其实不仅仅是这样,随着欧洲、美国这些发达国家都跟着加息时,很多发展中国家,想借钱都难了,利息因为欧美国家加息而抬太高,根本就借不起。因为他们虽然是向国际组织借,其实这些钱也多是发达国家的。

而没钱,就可能导致饥荒、恶性事件、偷渡等人道主义危机。所以你看现在疫情过后,老美与墨西哥边境的偷渡,又活跃起来了。

所以本币加息对抗美元加息,就相当于以毒攻毒,伤敌八百自损八百。

我们知道,老美这次加息,是为了应付居高不下的通胀,而通胀是因为疫情期间发债、补贴太多,导致美元泛滥。

说老美加息是为了收割全球,可能在美元加息期不一定准确,因为美元加息期内,老美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最近已经连续加速暴雷了三家银行,但老美如果配合后面的降息,那说它收割全球,基本没有问题。

我们前面说过,加息,会导致实体经济疲软、经济萧条,在美国其实也一样。就比如,美国的科技公司,就在这波加息中大幅度裁员了,裁员速度,据说达到每天3-4万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需要取出银行里的存款,以度过这一关。

而这些科技公司的存款,主要就集中在一家叫硅谷银行的银行里。而硅谷银行呢,又把它们的存款,买了长期美债好生点利息,所以当这些科技公司集中要求提款时,它手里就没那么多现金,于是就不得不低价卖掉一部分手里未到期的长期美债,而在加息期内,这类长期美债价格本来就低,这么一抛售,价格就更低了,所以筹不到那么多现金。



结果,科技公司听说硅谷银行筹钱困难,慌了,都抢着去取钱,出现挤兑,硅谷银行更是因此愈加难以应付,于是,暴雷了。

老美现在银行存的美元,来自世界各地,应该是越来越多了。等当美联储降息之际,这些美元就跟洪水出闸一样,先流向老美大资本机构手里,然后这波人拿着便宜的美元去其他国家地区买资产,买什么资产呢?就是那些在美元加息期被迫贬值乃至接近破产的便宜资产——当然也必须安全且有比较好的成长性。

这样,老美才完整地完成了一波通过加息向全球泄通胀、购买便宜资产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美收割。

说到这,我们再回顾下整个链条吧:

美元加息 息差套利 本币贬值 输入型通货膨胀、资金外流 跟着加息 伤害实体、金融资产贬值、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美元集聚美国银行 降息泄洪 美元流向实体经济被伤害、金融资产贬值、债务危机出现的地区 完成收割 老美成功向全球泄通胀,造成一家享受、全球买单的局面,完美收工。


明白了上述老美收割过程,接下来,我们来解释兔子为什么选择降息。

我们前面提到,如果美联储加息,很多经济体也会选择跟着加息,以更好地留住本国资金,对冲美元加息的影响。

说白了,就是美联储实施了“吸星大法”,而这些经济体搞了一招“寒冰真气”冻住资金。所以本质上,就是不让资金溜走。

但留住资金,何必要搞阴毒、伤人伤己的“寒冰真气”呢?其实直接实施外汇资本管制就行了,就是对资金的国内外流动实施严格管制,比如给限额,一次只能兑换五万美元这种,这样就不会造成资金流动过快过猛,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金融动荡。而我们国家,就是采取了资本管制方式堵住资金短时间内流动太快。

但资本管制,也有问题,就是它没办法快速适配资本,会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而且会让外来的资本感觉到压力,有一种进来了就出不去的不安全感,当然就会影响到投资的信心。

著名的经济学家蒙代尔,有个所谓的不可能三角

即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稳定性和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是不可能兼得的。

所以就看你选择优先选择哪两样了,你如果想要资本完全自由流动,那一定会失去独立的货币政策、稳定的汇率,比如你会因为美国加息被迫加息,相对美元,本币也会被迫贬值。

那你可能要问了,既然我们前面说了,本币贬值、被迫加息会造成那么多问题,为什么大家不跟兔子一样实施资本管制呢?难道是他们信仰不一样。

其实还真不是,选择哪一种政策,是每个国家根据自家国情理性选择的结果。

我们国家实施资本管制,是敢于牺牲国内外资本投资一部分安全感和增加部分投资成本为代价的,而这是需要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成长性、投资收益的稳定性、高回报性、安全性作为保障的。

否则,逐利的资本也不傻,选择在兔子国投资,肯定是计算过方方面面的损失和收益的。据目前咱们国家极强的外资吸引能力来看,显然,我们这套资本管制方式是合适我们国情的。

像印度也是资本管制国,其吸引外资的能力也非常强,主要也是靠经济的高速成长性和十几亿人口超大的市场潜力。

不过三哥动不动没收冻结外资,比如小米最近就有这方面的遭遇,实际上它也冻结了很多欧美资本。所以说实话,在这国家投资的安全性存疑,很不讲诚信,跟流氓一样明抢,这样搞多了,一定会影响未来外资的投资信心。

总之,通过管控资本自由流动,在美元加息周期,我们获得了汇率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所以不必跟着老美加息而加息。

但即使资本自由流动,不跟着加息也可以啊,就跟日本那样,关键是,我们不仅不加息,为什么还要降息?

这就要说到我们目前的经济基本状况了。简单来说,就八个字,需求不足,产能过剩。

需求端,你看CPI就知道了。总之就是已经连续三月低于2%。

再看ppI,即生产价格指数,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个PPI其实就是生产者消费价格指数,就是企业采购原材料、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也是在持续走弱。

生产端,有一个叫产能利用率的指标,低于80%就是产能过剩,低于75%为严重产能过剩,高于90%为产能不足。

现在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是,产能利用率指标,再次回到2020年上半年那个情况了,就是大部分工业领域处于过剩或严重过剩。

目前,投资、消费和外贸三家马车中,外贸是最强劲的,尤其4月份,贸易顺差暴涨了96.5%。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顺差呢?主要还是进口增速下降比较多。今年前四个月,进口增速仅为0.02%,去年同期已经够低了,但也达到了5%。

为什么进口会降那么多呢?一方面我们前面说了,国内产能已经过剩了,再进口那么多,也卖不出去啊。

另一方面,是过去需要大量进口的几个大宗商品,都从过去的逆差转成了顺差。比如汽车,2023年,前四个月,中国汽车出口暴涨120%,相对的,进口再度暴减28.9%。这说明,大家都买国产车了,而且,还卖了不少给老外。

再有像集成电路,也是进口降速比较厉害的领域。但这跟汽车领域差不多,就是中国国产产能,在迅速攀升,实现了国产替代,尤其是中低端芯片领域。所以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同比下降15.3%,2023年1~4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同比下降21.1%。

这个集成电路、汽车进口下降影响最深的是谁呢?你可能猜到了,就是韩国思密达了。韩国因为这事,对华贸易28年顺差的纪录被打破了。

因为过去韩国对华出口,最多的就是汽车、芯片和手机,手机早凉了,汽车和芯片也刚刚凉了。2023年4月,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同比下降26.5%,为连续11个月下降,其中半导体芯片出口下降41%,为连续第九个月下降。


总之吧,就是在国内需求不足、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势下,我们实施了量化宽松、降息的策略。现在,怎么给老百姓涨收入,让他们敢消费愿意消费,成了当务之急。

淄博烧烤为什么香?还被上面高度表扬了,不是没有原因的。烧烤吃不了多少钱,但那种氛围很好,至少给人一种大家都活得尽兴活得开心的感觉。而这种乐天的社会氛围,正是经济不断向好最坚实的基础。

#财经# #国际# #银行降息# #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本币   美国   英镑   利息   债务   美金   中国   货币   全世界   资本   美元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