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刷爆气候“信用卡”的中华文明

时光隧道深度游(四)

在8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不仅拥有极为优质的土地,而且还曾经被地球的气候难以置信的“宠溺”,正是在这种近乎于千年一遇的“宠溺”中,中华文明才更有了在源头拒绝鬼神的勇气。

黄河铺出的地板,,每一寸都都是精品。

就在黄河南岸9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的农民轰轰烈烈的开展农耕的时候,黄河北岸也没有掉链子,大约8300年前,在黄河北岸的河北省磁县一带,诞生了磁山文化,他们也是早期中华大地农耕社会“原始股”的持有者。

图1,磁山文化

远古祭祀神坛--磁山粮食坑遗址

专家发现磁山遗址很奇特,没有发现聚落和墓葬,除了两间很小的房址以外全都是坑穴。

一般来说,早期农耕社会的坑穴这种储存设施,大多都是和聚落配置在一起的,而磁山的坑穴居然远离聚落独立存在,密集分布着大约有近500个形态各异,深浅不一的坑穴,几乎就是一个坑穴“博物馆”。

图2,磁山坑穴:这是磁山坑穴部分遗址

这些坑穴用途不同,其中数量比较多的是一种圆形的浅坑穴,这种坑穴大约一米左右的直径,半米深,里面放着成堆的数以千计的生产工具,有石铲、石斧和石镰等等。

图3,复原的工具坑

磁山这个农耕创业团队把这么多的,远超一般聚落社团劳作所需要的大批量生产工具放在坑里,是什么意思呢?

除了工具坑,这里还有一种比较大的坑穴,这种坑穴里混放着多种器物,这些器物包括生产工具,粮食加工工具以及各种陶器。

图4,“全家福”工具器物坑复原:每个器物组都间隔摆放,类型齐全,很有仪式感

磁山人在这种坑穴里,把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家当都集中在一起,组成很多个“全家福”单元,这究竟又是做什么呢?

困惑的专家,直到在这里又发现了另一种特别的坑穴,才揭开了这个遗址性质的谜底。

这是一种长方形深穴,口径大约一米左右长,半米左右宽,深大约2到3米,在这些深穴里,居然存放着很多的粮食——粟,也就是小米。这些深穴有80多个,其中的小米总量加在一起,有专家判断,可能达到几十吨,这在早期农耕社会,绝对是个惊人的数量。

考察之初,人们以为这些粮食一定是省吃俭用留着储存的,而这么多的粮食集中在一起,很可能是多个聚落共同存放,为了灾年救急之用。

然而,经过深入探查,发现这不是粮仓,这些粮食不是用来储存的,因为在这些粮食坑的底部,事先已经放了一些屠宰了的猪和狗,显然,这些死亡的动物是会腐烂的,粮食和它们掺在一起,必定会被污染,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粮食是不准备再让人食用的。

图5,粮食坑

既然不是仓库,那么,这么大方的浪费难道是疯了。

专家经过分析,排除了多种可能,终于认定这些粮食只有用在一种场合才是合理的——这就是祭祀。

磁山粮食坑遗址表现出的是最原始的祭祀,就是把粮食直接的倒到坑里,包括其中扔进去的猪和狗,连毛都没有褪,他们以一种粗放而慷慨的,没有任何厨艺“料理”的供奉,敬献给逝去的祖先。

由此可以推断,其他的坑穴里那些无论是分门别类,还是混放的各种器物,都可以理解为工具冢和组合器物冢,也是对祖先的一种朴实的怀念和祭祀。

可以说,磁山遗址的近500个坑穴,提供了一个华夏文明源头祭祀祖先的样本,最重要的是,即便在最容易和鬼神邂逅的对待死亡的态度上,这里也没有出现任何鬼神元素,充满了原始到极致的人间烟火气。

磁山遗址没有发现聚落,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太重视祭祀了,从而特别的开辟一个地方进行祭祀的活动,同时,也正因为对祖先的这种惊人慷慨的奉献,我们才能看到那个农耕元年时代的中华大地,是多么的富裕!

这种富裕已经不仅仅能用优质土地的概念所能解释的了。

殷实的华夏“金库”,有四季的偏爱无需造神

实际上,这种“不讲理”的富裕,除了黄河这个地板“狂魔”的土地馈赠之外,还有天上的掉下来的“大红包”锦上添花。

中国,是一个风“吹出来”的文明,因为她位于地球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上,又以宽阔的海岸线面对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根据水陆之间气流冷热交换的物理效应,就产生了最大规模的行星气体对流——东亚季风。

冬天,冷高压驱动强劲的冬季风,从北方裸露的戈壁荒漠,给中国腹地“空运”来大量的沙尘,形成地球上最壮观的土壤库存——黄土高原,而黄河就像“快递”小哥把它们搬运到海湾,铺成了冲积平原,恰恰是这种风与水的完美空地运输接力,把原来死亡戈壁的沙土,变成了世界上最生机勃勃的农耕土地。

夏天,冷高压转移到海洋,它驱动夏季风从太平洋给陆地输送大量的水汽,这恰恰像是专门为农耕社会定制的专属“洒水车”,非常符合庄稼生长的规律,因为天越热,庄稼越需要“喝水”,所以,中国大地不仅有最肥沃的土壤,而且还有“水热同季”的雨水浇灌。

完全可以说,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季风“宠溺”了中国,它既给我们制造了最好的土地,又以最“解渴”的方式灌溉了土地。

这气候的红包真是太爽了!

然而,还不够,中国不仅拥有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常态季风,同时中华大地早期农耕社会刚好又赶上了一波有利于季风增强的气候升温。

图6,贵州茂兰地区石灰岩地区董哥洞的石笋,它们记录着气候史

根据贵州茂兰地区石灰岩溶洞群的石笋采样,以董哥洞作为标本,专家得到的古气候的记录表明,在7000到9000年前,地球持续变暖,气候不断地升温。

这个升温,把原本常态的季风升级为超级季风。

于是黄河制造的极品土地,搭载着增强版季风送来的格外丰沛的雨水,创建了繁荣指数达到五星级“爆棚”的早期农耕社会。

也正是在这样的幸福条件下,中华大地上,真的就没有给善于打苦情牌的鬼神一点降临的机会了。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得到各种资源狂砸“红包”的中华大地上的早期农耕社会,在7300年前左右突然消失了,而且消失得很干净,黄河大平原在此后几百年的时间里,几乎全部变成了考古的空白。

这么优越的土地和气候条件,怎么突然荒无人烟了呢?

根据专家最新研究认为,这很可能就是气候“用力过度”带来的后果,虽然升温让中华大地在创业初期,有了更多的水热红利,却也最终导致了全球性气候的异常,特别是造成极地冰盖的融化,海平面升高。

根据专家们在中国南海一些珊瑚礁岛屿的调研发现,大约7000多年前,世界的海平面比今天高出2米左右,这就意味着,今天的上海,大连,青岛,杭州,广州等海边城市,都被淹没在海水中。

图7,7300年前的海岸线:北极冰层融化,全球海平面升高

精卫填海的传说与生生不息的华夏民族

这个超级大水灾,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其实也有隐喻,这就是著名的“精卫填海”。

故事的大意是:很久很久以前,炎帝有个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常常跑到东海去玩,但不幸被海水淹死。女娃死后,化成了一只小鸟,每天在东海上盘旋、啼叫。它的凄楚叫声像是“精卫”,于是人们就叫这只小鸟精卫。

图8,《山海经》里的精卫鸟:瘦弱的身体蕴藏着不屈的意志

精卫下了决心,一定要填平东海,免得再有其他人也像她一样淹死在那里,于是,它以自己的小小身躯挑战大海,每天都到西山去衔来石子和树枝,把它们丢到东海里,不管春夏秋冬从不停息。

这个故事所说的东海,当然不会是真正的大海(因为华夏民族在远古从来都没有碰过海岸线),而应该是由于海平面升高导致中原大地形成的超大湖泽。

精卫填海故事非常悲情,其中的精卫鸟,很可能就是代表着在大水灾中遇难的人们不屈而无奈的抗争。

这就是华夏民族第一波农耕浪潮,因为得到了“上天”太多的眷顾,而“刷爆”了气候的“信用卡”,最终不得不被“破产清算”。

但,这个“气候信用卡”的刷爆是非常值得的,它使得华夏民族在创业之初,就能够被天地共同发放的各种大红包砸得豪情万丈,根本不屑鬼神的诱惑,从而奠定了千秋万代血脉纽带的牢固基石。

本文作者忻迎一已经出版了一本书——【裂谷长河 悠悠中华】,从源头的脚印开始,竭尽洪荒之力的汲取所有的考古成果,努力把我们祖先的脚印,从远古的尘埃中一点点的扫描出来,并且用电影导演的特有的镜头感,对考古呈现的大量扑朔迷离的元素进行独特的逻辑剖析,让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前所未有完整的,不同视角的9000年的中华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气候   聚落   黄河   华夏   器物   农耕   季风   中华   祭祀   信用卡   粮食   中华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