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有爱之人③“恋”上科技 追梦未来

编者按:

5月20日,“520”谐音“我爱你”。

“小爱及人,大爱及众。”

他们,是最美“警”色,用热血表白,为爱逆行;

他们,是最美“春”色,在春风化雨间,收获双向奔赴的爱;

他们,是最美“蓝”色,“恋”上科技,追梦心之所向的“星辰大海”;

他们,是最美“暖”色,在城市摆渡间传递爱与暖。

在这个爱的表白日里,云南网特别策划“520@有爱之人”,聚焦不忘初心、心怀大爱之人,赴一场大爱之约,聆听他们爱的故事,向云岭大地告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有这样一群人

仰望星空,点燃科技之梦

脚踏实地,勇攀科技高峰

他们追梦心之所向的“星辰大海”

以科技赋能向善而行

以创新之火燎原云岭大地

“草果老师”杨毅:风吹草果香两岸

研究推广的养蜂辅助性授粉、草果园低位喷灌等技术,解决了怒江州草果花而不实、产量不稳定等技术难题;

田间生产便道、草果专用生产索道“草果溜索”解决了山区草果运输难,成本高等问题……

1992年,22岁的杨毅自愿报名到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开展科技扶贫工作。这一来,就是扎根独龙江30多年,田垄地角做实验,翻岭涉水推技术,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乡亲的笑脸,杨毅以创新之手,让绿色香料产业火起来。

“从贡山县城出发,徒步走了将近3天。”回忆过往的艰辛,杨毅说,那时的独龙江乡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阶段,首次去推广地膜玉米种植技术很费劲。但也正是这些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普及,撑起了这片绿水青山。

聚焦怒江这颗“红果果”,杨毅在草果行业深耕30多年,专为群众解决草果种植、管理、采摘、运输、加工等技术难题,被亲切地称作“草果老师”。

“长期以来,怒江草果烘干都是采用自然晾晒、土窑烘烤、热泵烘干机烘烤等方式进行,但随着市场对草果质量要求的增高,从草果的外观、气味、滋味及草果中限量有害物质的要求都有所提高,改进与升级烘干方式十分必要。”杨毅介绍说,草果烘干作为怒江州草果产业提质增效、生产绿色健康草果产品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绿色香料产业研究院坚持以草果初加工产品无硫、无苯并芘为主要参考指标,不断开展草果环保型生物质烘烤技术研究,努力提升产品品质。

不仅是烘干,草果种植的每一个环节、细节,杨毅都如数家珍。深耕草果行业三十余年,杨毅三天两头就往草果林里钻,土壤勘察、种植草果、防治病虫害、采摘草果……他早已和草果结下深厚情谊。

2015年,怒江决定大力发展草果产业,成立了怒江州草果产业发展研究所,任命杨毅为所长。在对国内、省内、州内等多地草果生产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后,杨毅和团队制订出《怒江草果产业管理办法》《怒江州香料产业建设方案(2018-2022年)》《怒江州绿色香料产业发展种植规划》等规划、方案,为全州发展绿色香料产业,提供了翔实的理论资料和生产建议。

“种出草果只是第一步。”杨毅说,目前国家草果种质资源苗圃项目建设正酣,未来这里将建设成一个集科研配套及科技培训综合服务区、优良品种种子种苗繁育区、优良品种选育试验区、种质资源核心保存区、优良品种展示及生态种植示范区的高标准国家草果种质资源苗圃基地。

风吹草果香两岸,怒江风景这边好。

沈良帅:解锁工程建设的 “杂家” 探寻设计方案的“最优解”

五百里滇池,万顷碧波,浩浩荡荡。迎着海浪,听着涛声,环绕滇池的绿道和晨练的市民一道醒来。

这条以湿地为主的湖滨生态带像一条环抱滇池的翡翠项链,已经新晋为“有一种生活叫云南”的新去处和打卡点。

“当初,昆明滇池绿道项目的设计中,从‘新’出发,坚持整体规划,倡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与城市未来产业发展相融合,以此实现城市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城建与交通工程院副院长沈良帅,作为滇池绿道建设背后的圆梦人,沈良帅在为滇池绿道美好蓝图“擘画”时,创新始终贯穿于每一版的设计理念。

立足工程,常思常新。沈良帅告诉记者,滇池池绿建设借助“两线”划定契机,以绿道主游径的内边界线作为湖滨生态红线,发挥了“以路守界”的重要物理屏障作用与管控功能,满足“两线”固定的需要,是全面保护并固化湖滨生态湿地空间系统治理,是切实推进还湖于民满足市民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更是作为滇池生态环境共治共享的展示窗口和“两山”理论实践的示范基地。“作为一名工程设计师,要持续更新城市工程建设的理念,延伸城乡建设的传统边界,不断思考工程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不断探索灰色基础设施和蓝绿基础设施高效融合,成为一名‘城乡拼图师’。”

扎根一线工作十余年,沈良帅每一次都在探寻设计方案的“最优解”,一直致力于在工程实践中探索设计-施工深度融合的EPC建设模式,先后参与了港珠澳大桥工程、横琴新区海绵城市第一批示范项目、巫家坝中央公园等国内外100余项工程项目。

“域内深耕,多域统筹”,沈良帅带领团队在道路交通、桥梁隧道、岩土工程、综合管廊、环境综合治理、水利及近海工程等领域不断实践积累,成为一名在项目策划、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杂家”。“作为一名工程师,要把创新养成一种工作习惯,伴随整个职业生涯。”沈良帅说道,以创新为源动力,打破常规思维及行为习惯,更好地解决问题,创造更好的工程产品。“创新无处不在,日积月累,终有厚积薄发的成果。”

相立峰:从医十余载 用心浇灌胚胎之“花”

2008年,相立峰从云南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就来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胚胎实验室工作。

怀揣着对辅助生殖技术的敬畏和热爱之情,他悉心钻研胚胎实验室捡卵、精液优化、体外受精、单细胞卵胞浆内注射、胚胎冷冻解冻和胚胎移植技术,逐渐成长为医院一名骨干胚胎学家。

工作生涯中,他在积累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操作技能的同时,也一直在认真地思考:胚胎为什么能够在体外按照既定的轨迹发育?为什么现有的培养技术只能在体外培养到囊胚阶段?囊胚后阶段的胚胎是如何发育的……

2015年,他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考上了昆明理工大学,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维智的博士研究生,并脱产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工作。

借助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科研工作者可以清晰地了解着床前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由于技术和伦理的限制,对于着床后胚胎发育研究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而相立峰的工作主要聚焦于着床后胚胎发育谱系分离规律的探索。在博士工作期间前两年,他并没有在相关领域做出研究成果,经历多次的失败后甚至产生了更改研究方向的念头。

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看到食蟹猴胚胎着床过程与人类胚胎着床的差异后,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使用的实验方法存在致命缺陷。

通过改良培养体系和探索细胞外基质作用,他建立了一种能够在体外高度模拟着床后人胚胎发育的3D培养模型。在严格的伦理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该体系能够在体外将着床后的胚胎培养到受精后14天阶段,描述了着床后胚胎三谱系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发育特征,在世界上首次绘制了受精后6-14天的人胚胎转录组图谱。该相关工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上发表,单篇引用高达200余次,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为探索胚胎停育、着床失败和早期流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毕业后,他获得了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并且还成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和云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评审专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20年,相立峰重新回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胚胎实验室岗位,负责胚胎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质量管理工作,肩负着每年1万多辅助生殖治疗周期的工作任务。

他坚信

凭借在胚胎发育领域产学研结合领域的经验

将在昆华生殖ART实验室谱写新的美好篇章

策划:杨萍 李星佺 张成

记者:杨萍 彭锡(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云报客户端、科技彩云南)

设计:潘思颖

编辑:郭建丽

相关新闻:

【520@有爱之人①】最美“警”色 为爱逆行

【520@有爱之人②】春风化雨 一场双向奔赴的爱

【520@有爱之人④】“城市摆渡人” 传递爱与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怒江   草果   着床   胚胎   体外   香料   未来   产业   工程   工作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