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业”助推特色农业“百花齐放”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全媒体记者 刘伟 通讯员 唐亮

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沂源县燕崖镇实施产业抱团,发展“一村一业”项目“遍地开花”。该镇有8个村自2022年开始谋划农业种植、生产加工、乡村旅游等“一村一业”发展项目,以樱桃产业为核心,打造大樱桃提质增效先行区;错时发展,以提高时间效能为动力,引入黄烟种植、工艺品加工项目,打造“春色满大棚”四季农忙模式;因地制宜,以农文旅融合为主题,打造藕虾混养项目,结合樱桃采摘和牛郎织女景区项目,形成集采摘、休闲、摄影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

筹措资金建设数字化农牧产业

燕崖村利用省级衔接资金300万元,村集体自筹100万元,建设现代樱桃设施大棚9个,项目共流转土地30亩,采用先进的配套数字化卷帘、温控、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大樱桃种植示范园。村党支部书记齐元民高兴地说:“我们通过现代化的樱桃大棚,采用矮化密植技术种植的‘俄罗斯8号’、‘辉煌’、‘鲁樱’、‘蜜露’等新品种大樱桃,普遍有成熟早、糖分高的优点,现在项目运营正常,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

杏花村则利用省级衔接资金112万元实施纯种山羊养殖项目,该项目能极大带动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和村集体实现增收,通过收入分红等途径实现村集体收入有保障。项目建成后,由村集体负责日常经营、管护,所有管护费用均由村集体承担。每年按照衔接资金额的6%一次性收取收益,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

整合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井子峪村利用承包的70亩土地,由第一书记联系机械施工,请烟草公司技术人员多次现场指导,发展黄烟种植项目。村党支部书记高列章介绍说:“我们村现已完成土地整理,平整烤烟、烟草分拣场地等工作,计划实现黄烟规模化种植、流程化作业、规范化管理,培育烟叶产业工人,实现村内大樱桃和黄烟产业的融合发展。”

去年11月,帽子庵村利用共建单位帮扶资金,由支部领办合作社牵头成立信盛工艺品有限公司,对接青岛的工艺品公司,承接首饰、工艺品加工,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

在共建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沂源分局帮扶下,东白峪村打造“一村一业”项目西瓜、草莓双季种植大棚2个。大棚建成后由支部领办合作社管理运营,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

双泉村立足农家乐、采摘游起步早的优势,在市水务集团的帮扶下,确定实施苹果新品种实验区项目,将苹果老树、老品种逐步淘汰,更换为产量稳定、糖分含量高、口感甜脆的新品种。实验区的建立,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会更好地助力燕崖镇的果业振兴。

学以致用深入挖掘特色资源

河西村通过网上查询、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外出考察学习后,确定了“藕虾混养”项目。“我们村将此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已于今年3月份完成11亩土地的流转和藕池、龙虾池开挖。二期继续流转土地50余亩,开挖藕池15个,龙虾池3个,同时配套铺设园区道路600米、摄影棚1处。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村党支部书记牛玉草介绍项目时,热情邀请大家到河西村赏荷采莲、摄影采风。

龙庄村经外出考察、对接农业种植专家后,通过“四议两公开”确定了无刺花椒种植项目。将位于距离村庄2公里的山陵薄地一次性流转到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引进无刺花椒苗15万株,截至目前已完成100亩的种植,正在有序耕种剩余100亩。项目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村民充分利用荒山、荒地等空闲土地进行栽植,将花椒产业做强做大。

据介绍,燕崖镇将聚力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打造樱山红产业抱团型党建共同体,以强党建促发展、增收益、聚民心,进一步挖掘各村特色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强化科技创新,最终充分发挥带农增收作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打造“一村一业”发展的优秀样板。

编辑:王磊

二审:王磊

终审:李可孝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淄博   百花齐放   花椒   樱桃   大棚   集体   土地   收入   资金   特色   产业   农业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