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成国《破石四景,“进士村”神奇密码》

来源:【绿色中国】

跨过湖南镇乌溪江大桥,沿乌溪江东行两华里,就来到了衢州湖南镇破石村村口的笔架山风景区。

笔架山风景区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上游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景区。

伫立进入景区的公路上,左手边,雄伟苍翠的湖钟山山脉,犹如一条青龙,舒展着身躯,探着头,正向破石溪汲水;右手边,是矗立乌溪江畔的笔架山。笔架山与湖钟山山脉之间,有两个紧挨着的池塘,是为双砚池。再远望,前方是连绵险峻的叠青峦,峦下是奔腾不息的乌溪江。

放眼整个景区,翠峦叠嶂,尖峰插云,古木参天,碧水萦绕,鸟语花香,曲径幽深。驰名遐迩的破石四景,就点缀在这迷人的湖光山色之间。

(一)玲珑崛起笔架山

笔架山孤峰傲立于乌溪江东岸。

笔架山,山体中部高耸而林木葱郁,南北两端低,有层层褐色岩石。远远望去,细细察看,更像一枚金印,所以古称印山。

让我们轻吟着清代破石诗人余思伦的印山诗去登临印山吧。

“玲珑崛起碧摩空,注势如飞印沼中。沙篆不须猜两岸,山痕岂若认头童。濒看帆影千层合,随着钟声万里通。得气均沾清雨路,依然林木庇笼葱。”

沿着大砚池右侧的林间小道,攀上山顶,低头看,笔架山千仞而壁立于湖钟潭之中。乌溪江从叠青滩到破石滩段,江水平缓,江面开阔,是一独立水域,在笔架山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水潭,是谓湖钟潭。笔架山这枚金印,“噗”地一声,稳稳地印在湖钟潭、双砚池铺就的碧绿书笺之上。

往南面看,乌溪江像一条绿色的大绸带绕叠青峦缓缓平铺到眼前。再闭上眼睛,遥想当年千帆穿梭往来之 场景;竖起耳朵,听湖钟山吹来的习习清风,推动点点白帆上溯乌溪江源头,下流东海之风貌,岂不引发我们那万般思古之幽情

面朝乌溪江,你是否看到当年破石先贤金榜题名,乘着轻舟,荣归家乡的春风得意,以及破石余氏族人在笔架山下的湖钟埠头,夹道欢迎喜跃龙门弟子的狂喜!

面朝乌溪江,你是否梦回明代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看到被迫辞去浙江遂昌县令之职,回归江西临川老家的汤显祖,途经笔架山,弃舟登上那神交日久的笔架山和牡丹台,与之促膝长谈……

面朝乌溪江,你是否认同,汤显祖在辞官回到家乡那一年,写就的被作者自称为“一生四梦,得意处唯有牡丹”的代表作《牡丹亭》取材于破石村代代流传的“余小姐与牧牛少年”的爱情悲剧和牡丹台的神奇传说。如果你认同的话,那么笔架山和牡丹台何其幸运,因为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成就了写就“临川四梦”的汤显祖之“东方莎士比亚”的美名!

山顶平整,坐在岩石上,如是星月交辉的夜晚,你也许能像临川才子汤显祖一样,看到大家闺秀余小姐依偎着牧牛少年互诉相思之苦的情景,听到他们欲要冲破等级藩篱,永结同心的誓言…… 也许能像汤显祖一样,写出不俗的作品。

站在山顶,叉开双腿,展开双臂,你可以深切感受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你也可以深切感受曹操“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志情怀……

印山改称笔架山,源于何时,不得而知。但她形如笔架的山体特点,想必是她改名的主要原因吧。

(二)一黑一红双砚池

我们从原路走下笔架山,回到原点,然后沿着湖钟山麓的蜿蜒小道往前,面前出现一个不小的池塘,水深而呈黑色,泛着涟漪;再移步向前,就是一个小池塘,水浅而呈红色。小池塘以褐色而平整的巨石为底,以黑色岩石为四沿。大小池塘由黑色石头间隔而成。两个池塘形状恰如一个巨大的双池砚台,浑然天成地摆放在笔架山与湖钟山山脉之间。

双砚池内侧的湖钟山麓下,矗立着众多的千年古松古枫,她们犹如一支支巨大的毛笔,直插云峰!

清代破石诗人余汝儒的砚池诗,“双池如砚色非同 ,一墨还兼有一红。为有凹处多聚墨,浓沾文笔插云中”,正道出了双砚池的奇异景色。

你也可以探究一下,大砚池的水为何“墨”,小砚池的水又何以“红”!

(三)神奇灵异牡丹台

探究了笔架山和双砚池后,我们去看看神奇灵异的牡丹台吧。

民国《衢县志》载:牡丹台在破石源余氏祖茔前,四周石栏环之。中植牡丹多种,相传有一种金带围者不易得花,此花一放,村中必有得第者,前后放花十八次,适合得第之数。咸丰中毁,今遗址尚存。

从双砚池继续往前走,就是湖钟埠头。从埠头东向走,就是通往破石村的小路。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拾级而上,就可以看到左手边有一个草坪,牡丹台遗址就在这里。信步登上层层石阶,来到草坪,便可看到一根丈余长、合围粗的大石柱,斜卧在草坪上,一小半陷在泥土中……

大石柱,你历经一百六十五年风雨而不倒,你欲向人们诉说些什么呢?

牡丹台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位于破石余氏三世祖余观,即湖钟太公的陵墓前。坐东朝西,背依湖钟山脉,面朝乌溪江,左挽破石溪,右揽笔架山。

破石余氏族人建造牡丹台,是为了栽植永乐帝赏赐余氏子弟、福建道监察御史余敬的一盆叫“金腰带”的牡丹花。

余敬,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乙未进士。余敬秉承了先授礼科给事中,再转任兵科给事中的余贞的刚正不阿,在任福建道监察御史时就显现出 “刚正端方”,巡按交趾(今越南)而“芳名远播”;后转贵州道监察御史,再迁广西布政使。

牡丹台,更迷人的是她的神奇传说!

“湖光三月春光好,山前一片香风早。种得名花第一流,恰与名流写文藻。荒台曾茁牡丹芽,信是人间富贵花……”清代破石进士余本敦的这首咏牡丹台诗中的“湖山”指的是湖钟山,“荒台”指的则是传说中的牡丹仙子曾经居住过的高台。诗歌不仅点出了“高台”的方位,而且指明了牡丹台那神奇传说由来已久,更道出了当年牡丹台上,牡丹花竞相开放、余氏子弟科场得意互为感应的神奇灵异。

而牡丹台的传说,更具神奇的色彩。相传,有一年春天,洛阳牡丹仙子南游,一日飞抵乌溪江上空,见笔架山四周,山重水碧,繁花似锦,百鸟和鸣,宛如人间仙境,就流连忘返,就在圆石村村口的这块向阳高地上暂住下来。

牡丹仙子看到山民们因村口的一块巨大圆石,挡住出路而过着艰难的日子,就动了慈善之心。她上奏玉皇大帝恩赐生机。玉皇大帝就派霹雳神劈开了圆石,中间豁出一条大道。石破天惊又一村,从此,圆石村就变成了破石村!

牡丹仙子又规劝山民们勤奋读书,并赋予山民超常的天资。在她的帮助下,破石村办书院,兴学校,生聚教训,人才辈出。

这以后,每到春天,牡丹仙子居住过的高台上,就会绽放出艳丽的牡丹花来。牡丹花一开,破石村出秀才,“牡丹花一开,花翎进村来”,这两句话在浙西广为传诵至今!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余贞高登甲申进士,一时轰动远近;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余敬又中乙未进士。这之后,又有余英,余国宾,余懋中分别高登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丙戌进士、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甲戌进士、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庚辰进士。

明代破石村就出了五位进士,大山深处的破石村成为闻名浙西的“进士村”。

清代,破石村又有两位子弟进士出身,分别是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中乙未进士的余本敦,嘉庆十四年(公元1813年)中癸酉进士的余凤喈,破石村“进士村”的美名播扬浙江!

明清两朝,人口最多时也不足八百的破石村,就走出了七位进士,十五位举人,二十六位贡士,七品以上入仕者达七十五人。

七位进士中,余贞、余敬之后的五位:余国宾,在江西按察使任上,擢升江西布政使;余懋中先授淮安府推官,后迁湖广道御史。余英,官拜江南天平府知府。余本敦,先授吏部员外郎,后迁内阁侍读学士。余凤喈,先后任户部员外郎,武英殿纂修官。他们一如余贞、余敬,政绩斐然,且均刚正端方,官声颇佳。

且多雅士,如余国宾,著有《礼部正觉》《韵要》《诗丛集》等。他在《万寿庵碑记》中,第一次将衢州城称之为“柯城”!

再如余本敦,于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以吏部员外郎身份充任戊寅恩科湖北正考官,赶赴武昌,途经黄鹤楼时,写下的“此地绕千秋风月,偶来作半日神仙”名联,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保留在黄鹤楼。余本敦著述颇丰,有《礼记直解》《周官说书》《观史摘编》《郎山诗集》传世。

明代的余敷中、余钰父子,一为举人,一为贡士 ,皆为三衢名儒。

余敷中,万历十六年(公元1618年)举人,曾任淳安教谕,东流知县。著有《太末先生集》《青溪诗集》《春秋麟宝》等,其中《春秋麟宝》收入《四库全书》。

余钰,编有《纯师集》,著有《介丘小草》《龙见堂》等。《纯师集》,孤本,现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他们是,不是“进士”的“进士”,你认同吗?

此时此刻,你听清了那根斜卧着的大石柱的倾诉了吗?

(四)高耸傍云双蝶峰

“双峰高耸傍云开,宛是探花粉蝶来。造化钟灵原秀异,齐飞欲到牡丹台。”

站在牡丹台遗址上,吟着清代破石诗人余汝儒的这首七绝,你看到湖钟山正对着的、破石溪南面的叠青峦上,左右互倚的那对翠绿的山峰了吗?她们像诗人笔下的“粉蝶”吗?她们“齐飞”欲到牡丹台想做什么?她们飞到牡丹台了吗?

让我们再来看清代破石诗人余金鉴的双蝶峰诗,“峭拔双峰隔岸开,云房双蝶载飞来。联翩探得天香后,恰与高岗鸣凤回。”

从这两首双叠峰诗中,找到你想得到的答案了吗?

笔架山、双砚池、牡丹台和双蝶峰,是为破石四景。景景深邃,景景相望,景景扶持,一同护佑着破石、这个大山深处的“进士村”,也造化了笔架山风景区。

破石余氏,自宋乾道初年,始祖武举人智远公从柯城石梁镇大俱源迁到破石后,已繁衍至三十一代,历经八百五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创造了一代代传奇,破石余氏也成为三衢望族。

优美的自然风光,美丽的神话传说,先贤的深情吟唱,一同竖起了破石村巍峨的神秘——破石村也成为诗一样谜一般的村落。而这诗这谜,一直在延续着……

民国时期,破石村英才辈出。积极投身大革命的余贤伟、余贤佐,英勇抗战的余贤俊,号称“破石余氏三杰”。他们是这一时期,破石众多英才的杰出代表。

余贤伟(1907-1950),字祖锡,号述先,中共早期党员。一九二五年考入上海大厦大学,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罢工、罢课、罢市运动。一九二六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秋,以金衢严地区特派员的身份回家乡破石发动工农运动,策应北伐战争。后从事教育工作,卒于破石,墓葬在破石后底山。

余贤佐(1894-1929),字秉钧,号维周,是余贤俊的三兄,中共早期党员。曾任浙江省省长夏超兼任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少将咨议。一九二六年十月,夏超兵败,贤佐辗转各地,一九二九年在宁波遇难,年仅三十六岁。魂归故里,葬破石淤坝。

“三杰”之中,成就最大是余贤俊。余贤俊(1902-1950),字应求,号爱五。省立八中(衢州一中)毕业后,先后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和黄埔军校第五期政治科学习。一九二八年起,先后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少校编辑、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政训部宣传队长、《安徽民国日报》总编辑兼代社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第二厅图书档案室主任。

一九三七年,全国抗战爆发,余贤俊主动请缨,奔赴抗战前线,任闽浙赣皖边区主任公署上校参议。同年转刘建绪第十集团军任职,随部队参加淞沪会战。一九四二年,又随王敬久部参加浙赣会战。一九四六年,获抗战胜利勋章。

全国抗战爆发七十年纪念日,余贤俊又获颁抗战胜利纪念章,被追认为“抗战英烈”!余贤俊诞辰一百一十五年之际,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赵长茂先生为之题词:“文武双全,爱国一心”。

可与“余氏三杰”比肩的,还有始终心怀教育救国救民思想的余贤豪先生。

余贤豪,一九三五年七月考入大厦大学法学院学习。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日本侵占上海,余贤豪毅然决然追随母校西迁完成学业。大厦大学,先迁庐山,再迁贵阳,最终落脚遵义赤水。余贤豪在赤水河畔,完成学业,供职当地。

抗战胜利,余贤豪辞去公职,携夫人陶学楷回家乡从事教育工作。才华横溢的余贤豪、美丽知性的陶学楷女士,用电影《渔光曲》的主题歌“渔光曲”点亮了山乡的早晨。陶女士的父亲陶伯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任上海联华电影公司和昆仑电影公司经理期间,拍摄了《渔光曲》《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

新中国时期,破石同样有一大批英才,活跃在祖国各个岗位上,继续书写着“进士村”的辉煌。

他们中有——

投笔从戎,随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将毕生力量奉献贵州革命、建设的余良仲;毕业于暨南大学金融系,琴棋书画颇有造诣,文学功底深厚,通晓英文的余振华先生;毕业于衢县简师,曾长期担任新衢小学校长,在衢州教育界颇有声望的余金凤老师;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的外科主任医生余金海;曾参加建国十周年全国“群英会”的会计师余耀东;毕业于华东师大的文学教授余良杰;著名中医儿科专家余小琴……

改革开放后,破石村还涌现出一批民营企业家 。

奇山秀水也孕育了著名画家余良鉴先生和民间音乐家余良章先生。

余良鉴先生,一九三二年出生,为余贤俊先生之子。一九五五年七月,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院)绘画系毕业后,分配到济南工作。今已91高龄,仍身体硬朗,画笔不辍,心系家乡。

余良章先生务农间隙,自编自创了许多曲子,用独脚戏这一形式歌唱,唱出了破石村的沧桑巨变,唱出了三衢余氏破石一脉的古今辉煌!

假如,你想彻底破解破石村那诗那谜,你可在阳光明媚的某个春日的清晨,哼着《渔光曲》,登临笔架山山顶,仰望湖钟山上空,那漂浮的缕缕烟霞;你也可在骄阳似火的某个夏日的下午,静坐在牡丹台下那浓荫庇护的石阶上,倾听破石溪那“潺潺”的水声,看小溪东流到西,你也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倘若,你约上三五好友,在某个秋日星辉斑斓的夜晚,像苏子泛赤壁一样,泛舟笔架山下,张开双臂拥抱笔架山;上溯至叠青滩,下流到破石滩,看乌溪江从南到北流淌,我想,你就找到破解她的密码了。

作者:余成国

来源:柯城作协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进士   国宾   钟山   衢州   砚池   牡丹花   池塘   公元   牡丹   神奇   密码   笔架山   余成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