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不承担,总找借口,父母的做法是关键

妈妈收拾家务,哥哥和弟弟正开心的在客厅玩,突然间哥哥很用力的推了弟弟,妈妈走过去问发生了什么,哥哥说是弟弟不小心摔倒了

寒假马上结束了,妈妈问奇奇寒假作业完成怎么样呢?奇奇停了一会说没完成,太难了。

无论是哥哥因为什么原因故意推到弟弟,还是奇奇没能按时完成作业,面对父母的疑问,孩子都选择了用推卸责任的方式,甚至找各种借口来搪塞父母。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遇事有承担,有责任的人,但现实却是很多孩子做错事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哪怕是显而易见甚至板上钉钉的事情,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可能的原因分析:

1、担心做错事会受到惩罚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被沿用了几十年的养育理念已经身体力行的在很多父母心里留下了重要烙印,惩罚,说教,批评,指责,辱骂甚至暴力只要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做的不好的方式都会成为孩子做错事后的应该承担的后果,因为父母坚信这有这样,孩子才会记住,下次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孩子会通过父母和外界对自己行为的反馈,内化为对自我的认知,父母总是惩罚孩子,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什么都做不好,是一个无能的人,从而表现出低自尊。

虽然孩子的确记住了惩罚带给自己的伤痛,但是却并非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恰当,记住的只是父母对自己心里和身体的伤害,这份伤痛让他们学会了“自我保护”,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不能对父母真诚相待,因为说真话会受到惩罚,所以他们选择编造谎言找各种理由,为的只是让父母开心。



2、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承担

孩子刚学会走路,一不小心摔倒地上,奶奶赶过来对着地面就是一顿狂锤,都怪你,都怪你,让我们宝宝摔疼了;

妈妈忙了一上午没有按时做午饭,宝宝哭闹,妈妈说“都怪妈妈都有按时做饭,饿着宝宝了”

孩子吃饭太烫,怪老师饭没有凉就让我们吃,总之就是出了错全是因为别人的原因。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特殊的,自己永远是对的,其他人都应该围着我转,我犯错了都是你们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不需要承担责任。

而这样的孩子成人后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或者工作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当他发现自己不再是大家的中心,没有人愿意接受他的自我,大家都不喜欢他,就会出现自卑,失落或者羞愧的情绪,严重者难以融入群体,进而对社会出现错误的认知,甚至出现极端的反社会行为,



3、家庭中父母的“榜样”

“我今天又迟到了,都怪今天早上路上太堵了”

“我今天又被老板骂了一顿,都怪我那个同事”

孩子在学校犯错误,妈妈说都怪爸爸平时陪伴太少,爸爸说都怪妈妈平时没有管教好

总之个人出现问题都是别人的错,家庭出现问题,夫妻双方也是互相抱怨,推卸责任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现在的样子就是孩子未来的样子。孩子不愿意承担责任,总找借口,父母是否也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自己给孩子示范了承担还是找借口?


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做错事总找借口,并推卸责任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关注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

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从0到100,再从100到1000,从1000到10000。。。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所以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说法。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就像一棵小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春耕,浇水,施肥,会遇到病虫害,这时候就需要植物医生或者喷洒药物来治病,再长大一些就又会长出很多枝丫,这时候又会需要花匠的修剪,只有这样才不会无故生出很多无用的枝枝蔓蔓。

孩子也是一样,成长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惩罚既然会产生如此多的不良后果,那么关注问题本身,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智慧父母所行。

孩子行为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结合上面几点原因来分析孩子做错事找借口,不愿意承担背后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够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二、多使用正向积极的语言和孩子沟通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做“标签效应”(Labeling theory),是指当一个人被外界用某个/某些词汇描述和分类时,他的自我认同和行为会受到影响,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经常会不自主的使用负面的消极的语言,以此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做得不好。

“你竟然打弟弟,你太坏了

“这点小事都干不好,还能干什么

你怎么这么笨

当父母经常用这种负面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时,孩子也就开始慢慢相信自己就是父母口中的样子,妈妈说我是坏孩子,所以我就是个坏孩子,老师说我调皮捣蛋,所以我就是个坏学生,我很笨,所以我什么都干不好,也不配拥有大家的赞赏。



曾经有个7岁的孩子因为写作业比较慢,妈妈经常说你是不是脑子坏掉了,有一天当妈妈再次逼迫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孩子说我就是脑子坏掉了。

所以父母要多使用正向的,积极的的语言和沟通例如上面的话可以这样说:

“打弟弟是不对的,你可以这样做”

“这件事你都做到了,其他事你也可以”

“你努力了,所以你做到了”

虽然你做的不对,但你有勇气说出来,妈妈给你点赞

当孩子开始意识到做错事不要紧,只要勇于承担就会获得认可和肯定,那么孩子也就开始拥有了对承担的积极态度。



三、及时纠正,坚定立场,持续行动

在接触了很多孩子关于行为的矫正训练后,我们发现那些最终无效的训练都大都是因为父母的“半途而废”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父母意识到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那么在执行的过程一定要坚持原则,及时纠正,持续行动。

孩子能够特别敏锐的觉察到父母的情绪变化,并且做出对应的行为反馈,当父母非常坚定的时候,孩子自然也就坚定了调整行为的信念,但是如果父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你肯定他,鼓励他,他感觉不错,明天他说不想,你说好,他就会认为不干也可以啊,那我为什么要坚持呢?那么第三天他还会坚持吗?

所以当父母认识到问题,并且知道了方法,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遇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态度立场要坚定,并且能够持续的坚定,那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有一天你会发现即使没有你的监督和提醒,孩子也一样可以做的很好,那么恭喜你,孩子又拥有了一项新的品质。



孩子会通过家长的言行来认识世界,孩子的言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做错事,父母也需要反思自己,是否那些言行给孩子做了错误的示范和引导,育儿先育己,做智慧父母成就优秀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借口   父母   孩子   言行   坚定   弟弟   做法   哥哥   不好   原因   关键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