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给人的是力量

读书,给人的是力量

文丨赵万荣


“腹有诗书气自华。”凭借知识有人大胆地说:“我很聪明。”凭借知识我们有人可以大胆地说:“我能行!”知识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知识永远浇灌着我们的大脑。从读书中获取知识对我们来说更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一种力量。


我爱读书,上小学后我爱和同学们一起朗诵。早晨,随着一声铃响,同学们井然有序地走进了校园,安静的学校变得沸腾起来,充满了生机。伴随着一阵音乐,同学们开始晨读了,仔细倾听其中的故事,我的脚就挪不动了,自然加入了读书的队伍。我读得津津有味,有时书中的人物笑,我也捧腹大笑;书中的人物哭,我也泪流满面,我的生活中几乎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喜怒哀乐。小学六年级上半年,校长指定我去县里参加阅读比赛,阅读内容是《祖国的第一宝岛》,除问答题外,填充、选择、是非三大类题我获得了全胜,居然获得亚军的殊荣。这是读书给了我力量。


初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小学教育工作,我开始读政治书、业务书,我要从书中明确方向,获取力量。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喜欢坐在台灯下捧着一本书,伴着一轮明月,阅读那《方志敏》、《刘胡兰》等一篇篇动人的先进革命人物传纪;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那一部部历史名著;阅读那《高玉宝》、《铁人王进喜》等一个个励志故事;阅读《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一篇篇长篇小说;阅读《凯洛夫》等著的一本本教育学,《小学语文教学》一期期业务书刊。一天天,一年年永远也没有读够的时候,永远也有不愿放下它的感觉。一次次地沉迷于书中,一次次地从书中获取知识、力量、感动、勇气,每一次的感觉都是那么的不一样,都是那么令人回味,我想说:“我爱读书,我愿永远沉迷于书海。”

有一次语文课上向学生讲述“夸张”,我引用了从书上看来的小故事:“从前,两个秀才同住在一家客店。一天吃饭时,他们各自夸奖起家乡的名胜来。四川秀才说:‘峨眉山,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你看,有比这还高的吗?’杭州秀才说:‘古人云:六和塔,六和塔,离天只有一尺八。它比峨眉山还高一尺五呢!’这时,店小二给他们添酒,听了笑着说:‘你们的峨眉山、六和塔都不算高!’两人一愣。店小二说:‘古诗写道:黄鹤楼,黄鹤楼,钻进九天五尺六。’两人听了,顿时目瞪口呆。”这个故事的引用,形象、生动,准确地表明了什么是夸张。学生不讲自通。读书给了我教学生掌握知识的力量。阅读又促使我提起笔来写。于是坚持又读又写。我的一篇又一篇教育论文,走进了全国除西藏、台湾两地外的所有省市级以上的教育刊物中。这又是读书,给了我力量。


在后来的读书中,我喜欢给书找茬。在我第四遍读《西游记》时找到了一个时间上的茬。《西游记》十二回明确点明,故事发生的那一年为贞观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39年。唐僧从长安出发正式走了前往西天取经的大道,很快就路遇五指山下的孙大圣,山下老伯说是王莽当皇帝时,天降此山。我查了下资料,王莽当皇帝应该是公元9年到23年的事,保守点,也就是说大圣被压的时长应该是639减23,即616年。而《西游记》中明确表明孙大圣在五指山下受苦受难了500年,不知是老伯记性不好,还是作者吴承恩有误呢?我大胆地找茬儿,这又是读书给了我知识的力量。


21年前,我退休了,人退休了可心没有呀,我在寻找美文,来满足我那读不够的欲望。来满足我那颗渴望知识的心。我常想到天上的星星数不完,世上的知识学不完;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更比一山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悠悠读书,以读促写,以写助读。为了书写《引导学生作文创新》,我买了书、订了刊,几乎月月读遍全国作文杂志和作文新书,终于受到启发,悟出门道,在一年中总结出了74个创新之法,在全国报刊上撰文介绍。特别是2016年1月开始《家庭教育》为我开辟了专栏“怎样辅导孩子作文与时俱进”为时一年。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编著了《小学作文技法》一书,1000多个小学生作文的有关方法,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作了分门别类介绍。上海《作文大王》从2016年2月开始2万字一期,分6期刊完。这个以读促写的力量来自何处?我没有高学历,更不具天才,我的力量来自读书,它又是读书给人力量的例证。


“一日不食腹中饥,一时不读心乃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个性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爱,被适合自己的好书吸引进而既广又深地坚持终身阅读吧!让我和阅读的不解之缘一直延续下去,直至最后……

来源:上虞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王莽   峨眉山   西游记   力量   黄鹤楼   老伯   秀才   人物   小学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