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创造了生物多样性

1、性的起源

大约在近40亿年前,生命首次在地球上出现,直到约12亿年前才有了有性繁殖,也就是说,在地球生命历程的70%时期里,生物都是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事实上,无性繁殖确实有很多优点,首先,无性繁殖省去了需要寻找合适配偶这种极其复杂伤神的事,这省去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觅食和生存竞争中。其次,无性繁殖能更好地保持物种的稳定,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物种的不确定性。所以,至今还有大量的微生物坚守着无性繁殖的策略,比如数目巨大的病毒和细菌等。就目前的情况看,地球上的动物哺乳动物大概有4300多种,昆虫的种类是动物中最多的,比其他类动物的总和还多,但这些数量跟微生物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微生物的种类和总量都大得惊人,仅是已经命名的就有100多万种,还有大量的微生物没有命名甚至没被观测到。在人类身上,细菌以及微生物的分量占到人体重量的1/10,这些微生物担负着从食物消化吸收到细胞能量制造运输等等各个生命环节,没有微生物,我们人类一分钟也活不下去。人类虽然属于高级动物,但支撑这个高级复杂系统运作的却是众多的低级微小的生物。

对于生物来说,有性繁殖是一种极其复杂和极其不确定性的生存方式,似乎并不是一种好的生存策略,但除了微生物,地球上绝大多数可见的生物都最终选择了有性繁殖呢?也就是说,性是如何起源的呢?对此,生物学上大致有这么几种说法。

(1) 伯恩斯坦(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提出的副本理论。他在研究果蝇时发现,发生基因突变或损伤的果蝇,其基因无法自行修补,也无法重新结合基因,但经过交配产生的下一代却有可能把损伤的基因修正回来,于是伯恩斯坦认为性是为了修补损伤的基因而进化出来的。遗传学认为两性机制确实是从基因修补的机制进化而来的,但是后来人们认为性绝不仅仅是为了修补基因而来。

(2) 穆勒( 1890-1967,美国遗传学家)的照相机理论。无性繁殖缺少物种内基因交流的渠道,将不可逆地积累不利突变,就像不断复印的档案,如果原本丢失,复印本的品质只会越来越差,交配能保证复印的原本不会丢失从而保证副本的品质。

(3) 康德拉修提出与照相机完全相反的理论。无性繁殖导致的基因突变个体将走向死亡,继而突变的基因就消失了。而有性繁殖先天就带有很多突变,而突变几乎都是有害的,有性繁殖将加快这一进程,直到清除物种中可能的基因突变,也就是说性起到了清除突变的作用。

(4) 布雷教区的牧师理论。在16世纪英国的布雷教区,有个牧师为了自己的教职,不断根据当政者的宗教信仰而改变自己的信仰。他先后两次皈依天主教,两次皈依新教(宗教改革时的从天主教改革而来),是典型的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该理论用此故事做比喻,认为有性繁殖的生物演化速度比较快,可以更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更具有生存优势。

(5) 威廉姆斯的彩券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性繁殖最重要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基因多样化的后代,基因相同的个体往往对食物、居所等有相同的需求,生存竞争加剧,而多样化的个体则会适应更广阔的生存环境。威廉姆斯认为重要的不在于后代如何优秀,而在于有性繁殖可以制造差异,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后代。

(6) 贝尔的“纠缠的河岸”理论。该理论认为,无性繁殖可导致个体生存空间过于拥挤,环境资源趋于饱和,而有性繁殖可在饱和的环境中产生具有差异的后代,进而避免彼此的生存竞争。

(7) 寄生虫理论。该理论认为寄生虫是有性繁殖产生的根源。所有生物体内都生活着大量的寄生虫,即各种寄生性微生物,只要有相同的生存环境,它们就能从一个寄主传播到另一个寄主身上。但是这种疯狂的扩张很可能突破寄主的防御系统而威胁到寄主的生命,所以寄主为了自我保护必须不断升级自己的防御系统,有性繁殖就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能产生基因多样化的后代,这对寄生虫来讲便是与原寄主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于是,寄生虫的繁殖得以抑制,它们被迫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尽力去产生不同的能突破寄主防御系统的新子代,而寄主的下一代又产生了基因变化,寄生虫又必须开始一个新的适应过程。这就像猎豹和瞪羚之间的竞争成为一场没有终结的军备竞赛。

这些理论相互支持,都有各自的道理,但越来越多的证据和实验都指向寄生虫理论才是最核心的。在有性繁殖没出现之前,寄生虫与寄主之间无法共生,它们之间要么寄主幸存下来,要么两个全都完蛋,因为那些把寄主赶尽杀绝的寄生虫最后也无路可走。如此一来生命之路死气沉沉,大多时候只能原地踏步。寄生虫与寄主之间最好的局面是合作共赢,事实上,人体内寄生着种类和数量巨大的很多微生物,比如生活在细胞里为每个细胞提供能量的线粒体就来自一种原始微生物。当然微生物这样做绝不是天生就有奉献精神,而是为了获得一个稳定适宜的生存环境。微生物与寄主之间是一个很复杂、有趣、讽刺、吊诡的生态现象,微生物既是动植物的一部分,也可能要了它们的性命,既是动植物要加以防备的对象,还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动植物采取有性繁殖的最核心因素。同时寄生虫也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悬挂在了物种的头上,一个偶然意外就会带来灭顶之灾。单就人类来说,人类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战争和自然灾难,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之间,死于战祸的人数2500万,可接下来一场流感就夺走了相同数量的人口。在有描述的记录中,公元165 年的麻疹、251年的天花、1348年的鼠疫(黑死病)、1492年的梅毒、1800年的肺结核都曾使欧洲大陆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人口剧减,一片荒芜。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在遭受殖民者杀戮的同时,更可怕的是殖民者带入的病毒细菌使他们遭受了灭顶之灾。肆虐全球的疟疾、登革热、禽流感、艾滋病、Sars病毒曾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2019年的新冠病毒曾使世界各地的人类活动处于停摆模式,在严格的现代防护技术条件下还是造成了十几亿人的感染和近千万人的死亡,疫苗研制速度远远不及新冠病毒变异的速度,至今也看不到疫情消停的迹象。寄生物和宿主之间斗智斗勇,开展一场看不见的生死竞赛,这些重大事件都凸显着寄生虫的巨大力量。为了验证寄生虫理论,汉密尔顿还联合他人建立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进化比较电脑模型,并在电脑实验室里证实了寄生虫理论的有效性。他们在电脑中创造一种类似人类的生物,这种生物具有人类的生物特征,比如14岁开始生育,持续到35岁左右每年生育一个子代等。让其中一部分进行有性繁殖,另一部分进行无性繁殖,期间个体死亡都是随机的。每次启动电脑程序,没多久有性繁殖的部分都遭遇了灭种的命运。证明在没有寄生物的情况下,有性繁殖并没有任何优势。后来,他们在其中引进几种寄生物,每种200只。寄生物的威力取决于他们的”毒性基因”,而毒性基因对应宿主的”抵抗基因”,规则是每一代抵抗力最弱的宿主和毒性最低的寄生物都加以淘汰。这个时候无性繁殖部分就不再具有生存优势了,经常获胜的是有性繁殖,并且随着毒性基因和抵抗基因的数目增多,有性繁殖获胜的机会就更多。后来,美国生物学家赖夫利在新西兰的泥螺身上找到了几乎是这种电脑模型的现实版模型,从而在现实中证实了寄生虫理论。而且现实中也有很多案例发生。比如,人类的镰型基因的产生就是为对抗疟原虫的侵害(疟疾)而产生出来的,携带这种镰型基因的人群可以阻击疟原虫的侵害,但是,也可能患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遗传性疾病。这种为了克服某种缺陷进化出来的基因变异,往往又会带来另一种的缺陷,这种现象在动物界大量存在,比如增加人体的储糖能力本是人类为了应对食物短缺有效手段,这项机能在食物供应得不到保证的采集狩猎时代具有极强的生存优势,但是,在食物过剩的今天,这种机能却导致很多人血糖过高,成为所谓的糖尿病患者。镰型基因的例子说明寄生虫与人体防御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紧密的博弈关系。

总之,性是生命摸索出的一条充满不确定性、挑战和机会并存的一条崭新的生存发展之路,毫无疑问,生命因此创造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绚烂无比的生物世界,使我们这个原本寂寥无边的星球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迸发出无穷无尽的生命力量。


2、性是生物的终极追求

地球上物种繁多,以至于到目前为止人们也搞不清地球上具体有多少物种,动物们在外形上有天壤之别,行为习性迥然不同,特别是那些跨界、门、纲、目的物种之间更是找不到多少共同的地方,但这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的背后都受着同一种力量或规律所掌控,它们都从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那个生命演化而来,所有的生物其实都来自同一个祖先,并且都受制于这一祖先的原始力量,似乎有一双无形的上帝之手在掌控着这一切,它就是基因,而传递基因这一原始力量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交配,交配最终成为了生物世界日新月异、多姿多彩的核心力量,每一物种都进化出了独特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繁衍策略,也可以说繁衍策略是决定物种兴衰的核心因素和决定力量。在动物界,每个物种都进化出了独自的繁衍策略,千姿百态又行之有效,绝对称得上是生物世界最为蔚为壮观的一幕。繁衍策略本质上就是一种交配资源分配机制,大部分哺乳动物是按照体力和勇气进行分配,胜利者妻妾成群,失败者孤独终老;有些是按照颜值和表演技能进行分配,比如鸟类、雉类;有些是按照集体抽签的方式进行分配,比如一些鱼类及婚飞交配的昆虫等;有些则是按照世袭的特权进行分配,比如蚁类、蜂类以及非洲鬣狗和非洲野狗等;有些是按照忠贞和勤劳的程度进行分配,比如帝企鹅、信天翁、长臂猿等;有的是按照运气加勇气进行分配,比如螳螂、蜘蛛以及深海里的鮟鱇鱼等;有的是按照配子的数量进行分配,比如珊瑚、多数植物等……在这些无奇不有、令人眼花缭乱的交配策略后面的是基因的狡黠和过人的智慧,只有那些更加关注繁衍的个体的基因才最有资格保存下来。

同时,一个物种的繁衍策略与生存环境紧密相关,它们之间互为因果,不应该把它们分裂开来。比如,鮟鱇鱼生活在大洋50米到100米的黑暗深水处,是一种会使用“鱼饵”(头顶上有一根鳍棘,鳍棘末端有一个会发光的肉团)“钓鱼”的鱼种,成年体长可达近一米,体重可达10公斤,外形长得极其复杂和怪异,长有一个满是尖齿的巨嘴,令人感到恐怖和不适,它们甚至可以吞下比自己身体大两倍的猎物,其凶猛程度与其名字一点也不相符。生物学家最初发现的鮟鱇鱼都是雌性,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这种鱼的雄性个体,都以为这种鱼可能属于无性繁殖生物,最后经过很长时间才搞清楚它们的繁衍模式,鮟鱇鱼其实也采用有性繁殖,不过雄性与雌性外形相差太大,根本不会有人相信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雄性鮟鱇鱼长得又小又弱,只相当于雌性一根鳍枝大小,在黑暗深海里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生存能力更是不堪,但它们有一种神奇的本领,它们有敏锐的嗅觉,能够准确判断雌性鮟鱇鱼的位置,这是它们唯一的生存本领,也是它们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一旦发现雌鮟鱇鱼,它们会紧紧跟踪雌鮟鱇鱼并瞅准机会向雌鮟鱇鱼偌大的身体上咬上一口,接下来奇迹出现了,从此雄鱼就像是被雌鱼黏住了一样紧贴在雌鱼身上,越挨越紧,不久雄鱼就钻进了雌鱼体内完全不见了踪影。雌鱼身上被雄鱼咬住的地方会鼓起一个小包,这个时候其实雄鱼的肉体早已融化了,雄性的很多器官包括眼睛、鳍和内脏等器官都全部消失了,只留下性腺上两个睾丸与雌鱼肉体相连,并能在需要时给雌性输送精子。为何鮟鱇鱼会选择这种奇特的繁衍策略呢?其实,对鮟鱇鱼这个物种来说,要想在漆黑一片、食物稀少的深海里生存下来,这种独特的繁衍方式是最有利于这个物种的生存的,换任何其他的方式都可能无法保证这个物种的延续下来,这种方式拥有有性繁殖的优势,省去了有性繁殖寻找合适配偶的繁复和劳神劳力,又克服了无性繁殖单调退化的缺点,雄性鮟鱇鱼只需要充当一个基因的携带者和传送者就可以了。对这个物种来说,极度苛刻的生存环境,使得一切的浪漫和矫情对它们来说都是多余和极度奢侈的,雄性鮟鱇鱼就像雄螳螂和雄蜘蛛一样,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牺牲自己,这与鮟鱇鱼的生存环境极为相适应。

又比如,在所有的哺乳动物里,雄袋鼩的交配可能是最为贪婪和毫无节制的,一旦发情期来临,便开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交配行动,它们就像一部停不下来的交配机器,会一刻不停与尽量多的雌性交配,持续时间可达十几个小时,直到整个免疫系统被长时间的能量消耗所摧毁,所有器官快速衰竭,最后精尽而亡。而雌性也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矜持和忠贞,几乎都是来者不拒。为何袋鼩会采用如此孤注一掷的极端方式呢?这是由于袋鼩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主要以昆虫为食。在这种地区,袋鼩的主要食物来源(昆虫) 往往采用集体交配方式而大量地聚集,这就造成袋鼩的食物总是呈现出短暂的爆发现象。于是袋鼩也选择了食物丰富的时候进入发情期,采取集中生育的策略,交配也只能是短暂而集中的。雌袋鼩为提高繁殖成功率,会随意与雄性滥交,交配时先把精子储存在体内,在约一两周时间以后才会使用,所以袋鼩交配之后精子之间依然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于是雄袋鼩便进化出了这种过把瘾就死的交配策略,尽量将交配活动延续下去以提高自己基因遗传的成功率。于是,在自然选择的高压之下,浪荡的雌性袋鼩,最终让雄袋鼩选择爽死在爱乡之中。也许当初的雄袋鼩并没有如此舍生忘死,但经不住一些更加具有献身精神的个体的长久坚持,而避免被淘汰出局,并最终导致了整个物种进化出这种奇葩的繁衍方式,袋鼩的这种繁衍策略跟也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

所以,一个物种的繁衍策略都与其生存环境紧密相关,它们一起构成一个互为因果、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地强调某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但有一个始终不变的、万变不离其宗的最高原则,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繁衍,动物们的所有行为和习性也都是围绕这一终极目的而展开,这一切不是某种超自然力量设计的结果,只是自然进化的压力所致。下面有很多这方面的实例,完全可以证明这种说法并不是信口开河。

章鱼科是200多种海洋软体动物的通称,雄章鱼的多条腕中有一条特别的腕,称为化茎腕或交接腕。交接腕实际上就是雄性章鱼的生殖器,从外形看交接腕是雄性章鱼的第三右足,与其他足稍有不同,它尖端平坦、勺状、没有吸力,有一条从根部到尖端的沟槽,沟槽上有一个又大又精致的精子囊,交配时雄章鱼将精子囊射进雌性章鱼的包膜腔中,供雌性章鱼产卵时给卵子受精所用。交配以后雄性章鱼很快死亡,而雌性章鱼在产卵后,会不吃不喝精心呵护受精卵,直到受精卵孵化,随后雌章鱼也会因耗尽能量死去,章鱼的这种交配秘密直到19世纪中叶才被人们发现。

有一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斗篷章鱼,它们的交配方式与鮟鱇鱼如出一辙,它们之所以被叫做斗篷章鱼,是因为它们在游动时能让自己的触须伸开形成类似斗篷形状的一张膜,就像东南亚森林里的飞蛇和飞蜥蜴一样,从树上滑翔时能让自己的身体呈现伞形。斗篷章鱼这样做可能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威猛一些,起到威慑猎食者的作用。雌性斗篷章鱼的身体可长达2米,但雄鱼却非常小,只有几厘米的大小,大小仅是雌鱼的几万分之一,基本上就是一个精子携带器而已,雄鱼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只有一个目的,寻找雌鱼交配,他们会悄无声息地游近雌鱼身边,然后将生殖器(一条类似触须的交接腕)黏附在雌鱼身上,一旦成功交接腕就会自行从雄鱼身上断掉脱落,雄鱼随后游走但很快就会死去。而雄鱼的交接腕会一直在雌鱼身上潜伏,一旦雌鱼的卵发育成熟精囊就会爆裂,让精液与雌鱼的卵子结合,而整个过程都是在雌鱼的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跟章鱼相比更奇妙的是船蛸,而且它们也曾让研究人员大伤脑筋。船蛸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软体动物,是鱿鱼和章鱼的近亲,雌性身体远大过雄性,雄性的交接腕竟然可以自行完成交配,这只交接腕会自行脱离雄性的身体,并通过水中的信息素线索自行找到雌性船蛸,然后把自己吸附在雌性船蛸的身体上,此后这个交接腕便成了雌性船蛸的储精囊,供雌性船蛸产卵时使用。船蛸的这一繁衍习性曾经长期不被认识,生物学家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也没能识别出雄性船蛸的这一伎俩,还以为交接腕可能是一种寄生在雌船蛸身上的另一物种。

20世纪,人们在太平洋海底的沙滩上发现一种类似向日葵的奇妙的沙滩图案,整个图案复杂、对称、规则,图案中心是一个平滑的圆,类似太阳,太阳外边是一条条朝向外部的沙沟,像画中的太阳光,整个图案直径可达2到3米,这显然不是海水的自然流动形成的,人们为了了解这一奇怪图案的秘密整整花了20年的时间。原来这一图案是一种叫窄额豚的雄鱼所为,它之所以要建造这所富丽堂皇的“宫殿”是为了吸引雌鱼前来产卵。这种鱼只有十几厘米长,这与巨大的图案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不是动物学家们用摄像机拍下雄窄额豚建造这一图案的实景过程,没有人会把这个图案与窄额豚联系起来。雄性窄额豚不停扇动它的双鳍来推动海沙,最终形成这偌大的图案。果然,附近的雌鱼很快就会被这种奇妙的图案所吸引,并进入中心地带产卵,雄鱼随即给卵受精。交配后的雌鱼随即离去,只剩下雄鱼独自留下来照顾它们的鱼卵,直到鱼卵孵化。窄额豚交配的时间不过几秒钟,为了这短短的几秒钟,雄鱼要一刻不停地花费差不多一周的时间进行艰苦地建造工作,最后还要承担起看管好鱼卵的重任,为保证鱼卵的健康成长,还需要不停地扰动鱼卵周围的海水,为鱼卵提供足够的氧气,并不时还要清理鱼卵周围的污物。

在日本东海岸,每年都会在同一天的晚上,海面上会泛起星星点点美丽的图案,那是一种叫荧光乌贼的鱼类在集体交配。会发光的乌贼会浮在水面产卵,每只荧光乌贼产出的卵就像青蛙的卵一样形成一条条长线,每条线上有上万枚卵,交配后的雄性和产后的雌性都会死去,每当这个时候也是当地的渔民们下网丰收的时候。事实上,在自然界不管是河流、大海还是沙滩,也不管是在森林、草原还是沼泽,只要有大量的动物突然聚集在一起,毫无疑问没有别的原因,它们都是为了交配而来。

生活在东非大裂谷湖泊中的丽鱼进化出在口中孵卵的习性,雌鱼先把卵排在河床上,等雄鱼受精后就一粒粒含入口中。有一种鲢鱼找到了一种独特的生存之道,它会趁丽鱼在排卵时也把自己的卵跟丽鱼的卵排混在一起,这些外形看起来差不多的卵就会被雌丽鱼全部吸入口中。一段时间后,鲢鱼卵会先于丽鱼卵孵出,于是,这些鲢鱼幼鱼不但在一个安全温馨的环境里孵化,而且一出生就着营养丰富的还未孵化的丽鱼卵作为美食。

生活在有剧毒海葵中间的小丑鱼与海葵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共生关系,每一个鱼群中只有一条雌性,其余都是雄性,而这条雌鱼也是从雄鱼中变性而来的。一旦雌鱼死去,鱼群中最大的雄鱼就会在激素的作用下变成雌鱼,承担起物种繁衍的重任,雌鱼拥有交配的选择权,而大量的雄鱼则面临巨大的竞争,夺得交配权的雄鱼很可能会变成雌鱼死后上位的雌鱼,也就是说,它既是一些小鱼的父亲,后来又可能是另一些小鱼的母亲。在大海中像小丑鱼这样可以变性的鱼并不罕见,比如在太平洋里有一种金黄突额隆头鱼,长有一个突兀的额头,雌雄之间体形差别较大,这意味着雄性竞争很激烈。一片领地只有一头雄鱼,最大的雌性变成雄鱼,这一点恰好与小丑鱼相反,这条雄鱼既可能是一些小鱼的母亲,后来又可能成为另一些小鱼的父亲。

生活在哥斯达黎加太平洋沿岸的雌性丽龟可以像雌性蟑螂那样一生只交配一次,储存足够的精子,以供产卵时取用。神奇的是丽龟出生后一直生活在大洋深处,直到几十年后的某一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出生地产卵,有的甚至要迁徙几千公里跨越大半个太平洋,科学家至今也没搞清楚它们是如何做到步调一致的。

昆虫类是地球上最多的物种,其数量比其他类动物的总和还要多,昆虫中各种奇特的交配方式也最多,也最令人叹为观止。豆娘属于蜻蜓目昆虫,生活在河边区域,它们也有类似乌贼的交配习性,雌性天生放荡,随性滥交,为了对付雌性的放荡行为,雄性进化出一种非凡的技能,交配时雄性首先会用他们扫帚似的性器官在雌性的体内,一定要把雌性体内其他雄性留下的精子扫除干净后才会象喷雾器一样喷出自己的精子。雄性这样做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基因一定得以留传,但没有这种本事的个体早已经被淘汰出局了。

在西班牙塞拉山丛林中有一种蟋蟀,它们在交配时身处下方的雄性会分泌出一个黏糊糊的精子小包,并且把它放入雌性的下部,紧紧的粘在雌性的下体。精包的表面有一层甜蜜可口的营养蜜,交配后的雌性会被甜味吸引并开始慢慢享受这份美餐,这样精包里的精虫就有充足的时间游进雌体内使卵子受精,雄性蟋蟀送出的礼物防止了雌性继续与其他雄性交配的机会。

澳大利亚的燕尾蝶,雄性被人们称为大滑头,它们的行为是绝对称得上这一称呼的。它们进化出了一种令人咂舌的绝门功夫。这种燕尾蝶在交配时,雌雄双方会在一起厮守长达18个小时,交配完成后雄性会分泌一种粘性很强的物质把雌性的性器官牢牢的封住了,类似人类发明的贞洁裤,彻底断绝雌性的非分之想。

有一种毛蚊用生命之躯将贞洁裤的意志贯彻到底,雄性毛蚊的体型一般比雌性小很多,交配时雄性一旦把生殖器插入雌性体内,它就再也不会拔出来,交配后,雄性很快就会死去,雌性只好拖曳着雄性的尸体到处奔波,直到产卵。

一些爬虫类动物也会使用类似贞洁裤的方法。在北半球的寒冷地区,很多动物都有冬眠的习性,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动物要做到的第一件事不是觅食,而是交配,这似乎又让人感到意外,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体内能量已消耗殆尽,苏醒之初竟不是补充能量,而是迫不及待地寻求交配,因为在生物界,交配从来都被看成是优于生命高于生命的生存原则。每逢春季来临,生活在加拿大的红束带蛇很快从冬眠苏醒过来,苏醒过来的雌性红束带蛇会发出交配的气息,雌蛇一生只交配一次,这导致雄性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一时间数万条红束带蛇搅和在一起上演一场追逐大赛,为了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雄蛇进化出了一种奇特的方法,交配后雄蛇会产生一种胶状物质的“交配栓”,堵住雌蛇的生殖道防止雌性再次进行交配。“交配栓”除了强迫雌蛇保持贞洁之外,雄蛇还会在交配栓中储存大量的精子,一旦溶解可以不断释放出精子。

生活在拉美地区的一种斑蝶发明了一种万无一失的方法,雄性斑蝶一般在雌性蛹孵化之前就能通过气味把雌性斑蝶的蛹甄别出来。于是雄性就在雌性蛹周围散发出一种能让其他雄性厌恶的物质,然后他就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这个蛹旁边。当雌性蛹破茧而出还来不及第一次振翅高飞的时候便被那只等待它身旁的雄性紧紧抱住,交配完成之后雄性的使命也已经完成,奄奄一息等待死亡的来临,雌性在产卵后也完成了使命,很快也将死去。

臭虫则是通过创伤性受精完成交配的,雄性有一个尖尖的类似倒钩的阴茎,在交配过程中,雄性臭虫不用寻找雌性的生殖器官,只要随意地把阴茎插入雌性的身体里,精子就可以通过雌性的血液淋巴进入卵巢。这个办法简单粗暴,关键是雌性并不拒绝这种方式,尽管有时还会造成雌性受感染而死。

黍种子甲虫也采取类似臭虫的交配方式,这种甲虫的雄性长有一个恐怖的硕大生殖器,呈尖刺结构,在交配过程中始终刺入雌性身体中,完全不顾雌性的感受和痛苦。

雌蟑螂一生只交配一次,然后把获得的精子储存下来供以后多次使用,产下成百上千的后代。这种交配方式不但省时高效,还避免了频繁的交配可能遭遇到的危险。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家里蟑螂难以清除的重要原因,家里偶尔飞进一只蟑螂,不久就可能蟑满为患。加上蟑螂基因变异频率较高,对各种杀虫剂能很快产生抗体,蟑螂因此成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之一。

金小蜂是一种寄生性昆虫,寄主种类众多、分布广泛,蟑螂是其最喜欢的寄主之一,蟑螂的体型是金小蜂的6倍。雌性金小蜂先用毒液让蟑螂陷入麻痹状态,使蟑螂彻底失去反抗能力,但还不至于致命,然后金小蜂把寄主拖进巢穴中,把卵产在寄主身上,在接下来的几周内金小蜂的毒液会让寄主继续处于麻痹状态,只有这样,刚刚孵化出来的金小蜂幼虫才能吃到新鲜的食物。几周后已孵化的幼虫先在寄主身上钻一个孔,吸食寄主的血液并进入寄主体内以其器官为食,几天后寄主就只剩下一副空壳。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大约6周后一只成年的金小蜂就会从寄主的体内爬出来。这个过程中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金小蜂对毒液的使用非常得当,如果金小蜂注射的毒液太少,寄主就会逃跑,毒液太多,寄主就会很快死去。现代医学在手术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麻醉,麻醉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麻醉师都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否则很容易发生医疗事故。而小小的金小蜂却练就了不可思议的麻醉技术,大自然的神奇令人惊叹。今天,棉花田里常见一种叫红铃虫的害虫,是金小蜂最为喜欢寄生的昆虫之一。为了防害,棉农们会采取人工饲养金小蜂的方法提高棉花产量,这种方法既环保又高效。

黄蜂也是一种寄生性飞虫,更喜欢在蚜虫身上产卵,雌黄蜂在产卵时能感知蚜虫的现状并据此产下不同的卵,一旦发现蚜虫体内已存在可能是别的黄蜂产下的卵,它便只产下一颗未受精的卵,也就是并不往卵中注入精子(雌黄蜂在交配时会把雄蜂射入的精子贮存在贮精囊里),未受精的卵会孵出雄性黄蜂,而受精后的卵则会发育孵出雌性黄蜂。雌黄蜂的聪明之处在于如果蚜虫体内已经有了另一只卵后,能分食的食物量势必减少,而雄性黄蜂的体型和食量都比雌性黄蜂小很多。雌黄蜂这样做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后代的存活率,黄蜂的这项绝技令人赞叹,但如果说小小的黄蜂具有智慧的话肯定是无稽之谈,因为它只有几百个脑细胞,它无法思考,它也不可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它的这一行为只不过是千百万年来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得偶尔拥有这种习性的黄蜂,繁衍了更多的后代,并最终替代了其他的黄蜂。

加里曼丹岛上有两百多种无花果树,无花果并不是不长花,而是它们的花是向内开而不是向外开,榕小蜂是无花果树的唯一传粉者。无花果上长有很细的小孔,雌性榕小蜂为了能进入果内,必须把翅膀和身上的液体都挤掉,变成一个小肉虫爬进无花果内。雌性榕小蜂在无花果内产卵,同时也给无花果传粉,新孵化出来的榕小蜂在无花果内完成交配后才由雄性榕小蜂率先爬出,长有翅膀的雌性榕小蜂才随之爬出,开始下一个轮回。

很多蜘蛛在交配时雌性会吞噬自己配偶。有一种黄蜂蜘蛛外形跟黄蜂极为相似,雄性在交配时会在雌性吞噬自己之前将生殖器溶解在雌性体内,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以为这可能是雄性蜘蛛试图快速逃跑而采取的办法,但研究结果却发现,雄性在溶解自己生殖器的行为反而会导致雌性在吞噬雄性时会更加快速敏捷,雄性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逃跑而是为了帮助雌性把自己吃掉。雄黄蜂蜘蛛在面临生存还是繁衍时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生命。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繁衍行为当属澳大利亚琴蜘蛛,这种雌性琴蜘蛛交配后,会让受精卵在自己的体内孵化,孵化出的小蜘蛛便以母体为巢,并以吸收母体的肉质和体液快速成长,最后从母体干瘪的体壳内鱼贯而出,其过程令人毛骨悚然。在雌性琴蜘蛛看来,生命、肉体和痛苦在繁衍面前都不值一提。

蜂和蚁同属于膜翅目,拥有相似的繁衍策略。蜂后只有一只,全种群中只有蜂后拥有生育的权力,其实蜂后的母亲当初并不是只孵化一只卵而是好几只,未来的蜂后只是最先孵化的那个,先孵化的它就把所有未孵化的兄弟姐妹全部杀死,新的蜂后就此诞生,成为蜂房中唯一可以继承王位的君主。蜂后在交配时会变得十分谨慎,它会从蜂巢内数千只雄蜂中挑选十几只左右进行多次交配,被挑选的雄蜂很幸运,但这并非没有代价,当雄蜂将生殖器插入蜂后体内射精时,生殖器就会爆裂,从而导致雄蜂很快死亡。蜂后会在交配时收集足够的精子储存在储精囊中,以应付以后平均每天产1500个蜂卵的需求,而无需再进行交配。

生活在美国东部的一种17年蝉,交配后雌性把卵产在树上,要到第二年春夏之际,蝉卵才孵化出幼虫来,刚孵出的幼虫会顺着树干爬到地上或掉落到地面上,然后顺着松土钻入地下,幼虫在地下靠吸取树根的汁液为生。它们要在地下待上足足17年,17年后所有的蝉会在同一时间爬出地面,它们的数量极大,最多时可达几百亿只,顷刻间就布满了地面、房屋和树枝。它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出现就是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交配,雄性交配后很快死去,雌性交配后会爬上树梢产卵,然后也很快死去,在短短的几小时交配盛宴后,17年一度的狂欢就会结束,它们的尸体在喂饱所有的觅食者的同时还滋润了大地。新卵在第二年春夏孵出幼虫,钻入地下,开始下一个17年的生命轮回,这是它们被称为17年蝉的原因,它们在地下养精蓄锐、韬光养晦长达17年就是为了这个终极时刻。世上除了有17年蝉,还有11年蝉、13年蝉等等,除了时间不一样,行为都一样。

广泛生活在北美大陆的黑脉金斑蝶,它们绚丽无比、众彩纷呈,属于迁徙中的精灵,科学家们花了很大精力才搞清楚它们来来去去的生存规律,它们一年一度迁徙的路线呈一个闭环形状,周长长达6000多公里,从墨西哥南部一直到达加拿大北部的广大地域,期间要经历3到4个世代。它们会根据各地气候和食物的条件在每年的相应时间里依次准确到达几个不同的目的地,每到一个目的地老一代黑脉金斑蝶都会在交配后死去,下一代黑脉金斑蝶经过从卵变态为毛毛虫,从毛毛虫变态为蛹,从蛹变态为蝴蝶后,再进行下一段路程的迁徙,经过3、4代的不断成长、迁徙后,等到第二年它们的后代们回到出发地时,已经是它们的曾孙辈或玄孙辈了,这些后代回来时很可能就栖息在它们的曾祖辈或高祖辈们曾经栖息过的同一颗树上,这是多么奇妙的生物现象,它们史诗般的生命历程向人们传颂着性、死亡与生命轮回的神奇现象。

所有的海蛞蝓、蛞蝓(鼻涕虫)、蜗牛和扁形虫大都是雌雄同体生物,它们都有两套生殖器,为了获得有性繁殖的好处,它们都会尽量找其他个体进行交配而不会无性繁殖。海蛞蝓和扁形虫在交配时会激烈扭打在一起,双方都想争取成为雄性角色而不愿成为雌性,因为选择了雌性就要承担抚育子女的重担。比如扁形虫在交配时,会挥舞像匕首一样的生殖器官打斗在一起,像剑一样的生殖器平时可用于搜寻食物,但在交配时就成了斗争的武器,最后处于下风的扁形虫会被对方的生殖器刺伤,不得不成为雌性角色。交配完成后,扮演雄性的一方可以继续享受寻花问柳的快乐生活,而扮演雌性的一方却不得不承担起抚育子代的责任。相比扁形虫来说,蛞蝓和蜗牛则采取更为平等而又温和的办法,它们在交配时,双方将恋矢(阴茎)反复刺激对方的生殖孔,经过激烈刺插运动,双方阴茎便都插入对方的阴道中射精,此后双方都会受精怀上对方的宝宝。雌雄同体的动物交配时持续时间一般都比较长,那种缠绵缱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的旋转和起伏,就像一幅动态的阴阳鱼太极图。

在生物界,交配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存在没有竞争和代价的交配,即使是那些采取爆炸式繁殖方式的物种,表面上看,交配似乎是完全靠运气的随意行为,比如蜉蝣、美洲蝉、珊瑚、很多鱼类以及部分植物等,一时间数量众多,似乎人人都有机会。最典型的莫过于珊瑚和某些鱼类,它们只是把大量的精子和卵子胡乱地喷入水中,产生的配子甚至会让大海都变了颜色,无数的受精卵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自生自灭,其中绝大部分都会被其他鱼类吃掉或死去。这是一种以数量取胜的繁衍策略,它们既不对受精卵采取任何的保护,也不在乎受精卵的成活率,因为它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扩大受精卵的数量上了,在受精卵死亡率极高的情况下,只有那些可以产生更多一些受精卵的个体才拥有生存的优势,自然选择和交配竞争照样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繁衍策略都能百分之百的可靠和有效,甚至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在希腊干燥的果园里生活着一种果蝇,雌果蝇会把卵产在果实里,保证它们的幼虫不愁吃喝。这种果蝇在交配前雄果蝇的尾部会分泌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的气味会吸引雌性前来约会,可雄果蝇这种信息被它的一种天敌黄蜂给破解了,结果雄果蝇在召唤雌性时,招来的可能不是心仪的雌果蝇,而是一场杀身之祸。

同样的悲剧也会发生在北美黄灯萤火虫身上。漆黑的野外,飞舞的雄性萤火虫一闪一闪发出光芒可不是在为自己照路,它们是在联络地上的雌性,就像夜间海上相遇的船舰一样通过灯语进行联络。在北美同时生活着黄灯萤火虫和绿灯萤火虫,绿灯萤火虫比黄灯萤火虫个头大,并喜欢以黄灯萤火虫为食。绿灯萤火虫解密了黄灯萤火虫的联系密码,所以当一只兴冲冲黄灯雄性萤火虫赶到地面与意中人相会的时候,迎接他的很可能是他的天敌而不是它的梦中情人。

在昆虫世界发生的奇特故事,在其他动物那里也有类似的故事。有一种叫红眉火尾雀的鸟,雄性既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过人的本领,但他们会使用催情剂,为了吸引雌性,雄性拥有高超的筑巢技能,还会挥舞筑巢的信物,这信物往往是一根羽毛或一根青草,同时载歌载舞,用动人的歌舞对雌鸟进行催眠式的表演,不久雌鸟就被雄鸟的表演搞得神魂颠倒,稀里糊涂就上了贼船。

在欧洲,人们为鸟类修建了很多人工鸟巢,因此人们较容易就观察到了雄性斑姬鹟的风流韵事。不少鸟类都奉行一夫一妻制,但斑姬鹟的雄鸟却是“包二奶”游戏的天生高手,它一般是趁大老婆还在孵卵期的时候,就在离家不远的附近对其他有交配意向的雌鸟发起进攻。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它很容易就勾搭上一个雌鸟组成了另一个家庭。同时又不失时机回到大老婆身边当起了模范丈夫,左右逢源雄鸟两边享乐。等到孩子们都破壳出世,限于自己有限的抚养能力,为了避免鸡飞蛋打,雄鸟一般会选择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大老婆这边,而“二奶”处就只好任其自求多福了,只能偶尔回去安慰一下。

水塘里的水鸭交配就像是群奸现场,一大群雄性会抓住一个雌性,轮流把雌性水鸭按下水,然后不停地用自己螺旋状的阴茎向与阴茎相同形状的雌性阴道射入精子,一遍又一遍,速度极快。雄性的阴茎从一开始的疲软无力到后来的持续射精,其间过程不超过一秒,竞争非常激烈。面对雄性的粗暴行为和霸王硬上弓,雌性也并没有听天由命,进化出了主动出击的办法,并赢得最后的胜利。办法就是雌性水鸭可以选择那些认为适合的精子进入自己的卵巢,而把那些不适合的精子排除到体外。

雌性选择的竞争在鸟、禽以及稚类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大多数雌雄之间外表差异都很大,雄性一般都会长得花枝招展、满身珠光宝气,而雌性大都灰头土脸、极为平凡,因为雌性都是裁判员,雄性是运动员,竞争是如此激烈,雄性把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出色的外表上面去了。同时,雄性也自以为提供了优秀的基因已经功德圆满了,绝不会再在抚养后代方面投入精力了,雌性必须独自承担后代的孵化和抚养。只有那些雌雄差别不大,夫妻双方必须全力以赴才足以让后代存活下来的物种,雄性才会投身于后代的抚育事业中,它们往往采取一夫一妻制,一旦成婚,终生不渝。比如信天翁、鸸鹋、帝企鹅、鹤鸵等等。

对于跟人类更加接近的哺乳动物来说,也有大量出奇制胜的招数。九月是鹿群交配季节,雌鹿们会在同一个时间集体发情,但每只雌鹿只有两天时间可以受孕,雌鹿靠分泌的气味来宣布何时是最好的交配时间,这种广而告之的做法相当于摆下擂台,只等擂主的诞生。对于每一个跃跃欲试的雄性来说,风险很高,但一旦成功,收获也最大,可以垄断一个种群的交配权,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不停的争斗往往使得雄性筋疲力尽,短短几天,体重就会下降四分之一。最后,只有极少量的雄鹿有机会繁衍自己的后代,大部分雄性都成了陪练。因为雌鹿们明白,雄鹿都是些事后不认账的货色,更不会为抚育后代付出代价或任何努力,不值得为此伤神费脑,选择最后胜利者作为孩子的父亲既简单省事又不会受到骚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基因质量有保障。

有一种叫白鼬的动物进化出了一种胡作非为的交配策略。雄性白鼬会趁白鼬母亲外出觅食的时候,偷偷溜进一群没有断奶的小鼬窝里,然后找出所有的雌性小白鼬,便肆无忌惮地强行与雌性小白鼬交配,一阵哀鸿遍野之后他强奸了所有的雌性小白鼬,之后,雌性小白鼬体内便怀揣着雄性白鼬的精子一同成长,直到怀孕生子而不需要再次交配。

外形像鹿的狍子,雌狍的交配周期只有48小时,雄性必须争分夺秒争取交配,交配完毕雌狍也不再交配,但雌狍并没有马上受孕,它们一般在7月交配,但要一直等到12月才开始受孕,它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确保幼崽能在食物充裕的春天出生。

在一些“母权制”物种,如非洲鬣狗、大象、狒狒、吼猴等,种群的统治权掌握在雌性手里,雌性群体中会形成不同等级的阶层,统治权在雌性首领的雌性后代中“世袭”,种群中所有的雄性后代必须在性成熟前离开,独自去融于另外的种群。种群中只有雌性首领或高阶位的雌性才拥有交配生育的权力,而雄性则处于从属地位,没有雌性首领的认可,雄性是不敢轻易与其他雌性暗度陈仓的。在这样的物种里,大象和鬣狗有一些特别,雌性都有一个勃起的假阴茎,其实是外挂的扩大的阴蒂组织,从外表看,很难分辨性别,雌性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假阴茎来选择交配对象,这可杜绝一些粗暴行为的产生。在这样的种群中,动物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高阶位雌性更加倾向于生育雌性后代,而低阶位雌性则倾向于生下雄性后代,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在“母系社会”的群居物种中,低阶位雌性的雌性后代只能世袭到低阶位,在以后的生涯中很难有交配的机会,所以对于低阶位的雌性来说,与其生下一个没多少交配机会的雌性后代还不如生下一个雄性后代,让自己的雄性后代去外面世界放手一搏说不定就可能留下仨瓜俩枣甚至子孙满堂。而对高阶位的雌性来说,由于权力可以世袭,所以生育雌性后代对自己的基因延续更有保障。通常人们都以为是雄性决定子代的性别,其实不然,生育过程远不像人们以为的那么简单,受孕时卵子对精子并不都是先来先得,一定是跑在最前面的那一个摘得头冠,而是拥有相当的鉴别和选择权的。这一点对人类来说也具有同样的意义,虽然婴儿性别是由父亲的精子决定的,并不意味着子女性别的决定权在男人手里,女人的身心状态以及卵子在受精前的状况也是决定子女性别的重要因素,所以,人类婴儿的性别不但跟父亲有关还跟母亲和环境有关。

而在一些“父权制”的物种中,如负鼠、仓鼠、河鼠以及蜘蛛猴等,雌性则采取了不同的做法,雌性往往在食物充足的时候产下雄性,而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产下雌性。这是因为,在父权制物种中,交配权不是世袭而来,雄性必须通过激烈的竞争,胜利者将垄断交配权,而失败者则只能成为旁观者。在食物充足的时候产下的雄性幼崽将会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营养,身体也会更加强壮,成为胜利者的机会就大了许多,一旦成功,回报将是无比丰厚。相反,如果受孕期间食物匮乏,后代的成长一定会遇到更多的波折,与其怀上一个失败的没有交配机会的雄性还不如怀上一个普通的雌性,对于父权制种群的统治者来说,能交配的雌性是多多益善,它们绝不会对雌性挑三拣四。

面对雄性的多情滥交,雌性进化出很多应对的策略。生活在斯里兰卡的犹猴进化出了这样的技能,一些处于发情期的雌性犹猴会对未来的政治格局做出预测。当现有的统治者显露出地位不保的迹象时,一些雌猴会敏感地认为要为自己的未来进行一场赌博,它一面对目前的猴王假装殷勤、阳奉阴违,一面又对有可能成为未来猴王的竞争者眉来眼去,不时还会偷偷地与之快速交配。不久,政局的变化通常会证明这些雌猴确实有过人之处,敢于冒险的雌猴很可能就成为了未来的王后,格外受到新猴王的保护和青睐。

以前很多人都曾认为只有动物才具有复杂的性行为,但是现代生物学家们发现,植物的交配行为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植物为了异株授粉,避免近亲繁殖,进化出了很多妙招。比如一些雌雄同株的植物开花时,雌花常比雄花早开,因而避免了同株授粉。一些植物会把种子用枝叶包裹成一个球体,枝叶干枯后随风滚动到很远的地方,避免同类竞争。有的植物种子成熟后裂开时会被弹到很远的地方。植物通常通过花朵分泌蜜汁吸引昆虫、鸟以及采食鲜花的动物给自己授粉,有的能利用风来进行传粉,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有些则用根、茎、叶繁殖。有些植物甚至能像哺乳动物那样进行胎生繁殖,如生长在热带沿海沼泽地里的红树林,在春季和秋季要开两次花,结的果实倒挂在伸展的树枝上。当小树苗的嫩芽从果实中露出来的时候,这些果实还继续生长在母树上并不落下,小树在果实里像胎儿一样摄取母树的营养,等长到有30公分左右的大小时,便从母体上脱落下来,开始自行生长。

上述这些复杂的交配行为,可能不是一下子就进化到位的,之前可能有一个逐渐形成、相互攀比的过程。一个种群中某些个体进化出某种新的行为习性,刚好这种习性有利于它的生存,这种建立在基因变异基础上的习性与生存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正反馈关系,就像一个只能前进不会后退的棘轮一样发挥作用,只需要几个世代,具有新习性的个体就会占据整个种群。所谓棘轮效应,就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一旦某种习性可以给个体的繁衍带来少许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习性就会得到固化和发扬光大。棘轮效应一旦形成,一定时间后把这种习性发展到一个极限或变态的程度就很可能是早晚的事了。棘轮效应预示了物种只会“前进”,不会“后退”,即是说如果人是猿进化而来,人就不可能再回到猿了,所谓的“返祖”现象只发生再某些行为上或某种器官功能上,但不会发生在整个物种上。始于2019年流行全世界的新冠病毒前面的毒株会比后面的毒株毒性大,但传染性不如后面的毒株,这个规律一般不会倒过来,当然不会绝对避免部分“返祖”现象。事实上,优秀基因并不需要比被淘汰的基因有多大的优势,只需要可以留下更多一点的后代就可以了,自然进化的天平就会偏向这种基因的扩张。在自然进化中,交配起到类似过滤器的作用,目的性非常明确,适者生存的适者就是指那些拥有更多一些子代的个体。自然选择也正是通过交配这个过滤器发挥作用,物种会因为交配而充满了内生性活力。如果没有交配,自然选择将失去支点和抓手,如果某个物种在交配这个环节出了问题,等待它的命运就只有灭绝这一条路了。比如,人类的活动和环境的变化并不是造成大熊猫濒临灭绝的关键因素,关键在于它们在繁衍问题上的“无能”。

动物中广泛存在一种被称为柯立芝效应(Coolidge effect)的现象,说是雄性动物在交媾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原有的配偶就在身边,也不再有交媾行为,这个阶段被称为“性不应期”。每种动物的性不应期长短不一,有的几分钟,有的几小时甚至几天。但是,如果雄性动物在交媾之后,重新发现或遇到一个新的雌性发情对象,它的不应期会大大缩短,甚至会立即再次交媾,这一现象被称为柯立芝效应。柯立芝效应淋漓尽致地表露出了基因毫无节制的扩散原则。它也解释了为什么雄性动物在射精后会很快失去对配偶的兴趣,因为交配一旦完成,繁衍使命大功告成,再次交配等于资源浪费。它还能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动物的交配时间都非常短,因为动物在交配时也是最容易受到捕食和伤害的时候,只有尽快完成交配才符合自然进化原则,一旦射精完成,需要做的是尽快为下一次交配做好准备,而不是把时间和资源浪费在告别或相约的仪式上。动物一生都在为争取交配而努力奋斗,却只能享受到极为短暂的交配时间。比如很多人可能会对鸟类的交配行为难以理解,雄性为了那短暂的呲牙咧嘴一瞬间快乐,不惜要唱歌跳舞几天甚至几周,一不小心还会成为捕食者的美餐,而且整个过程看起来也一点不快乐,即使是射精的一刹那,都还需要极其努力地保持身体的平衡,难以想象交配是如何对它们产生这般魔力的。这其实就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奥秘,大自然并不需要去对生物进行设计,不需要去判定哪个个体有生存的权力,它只需要赋予性特殊的魔力,让生物建立起对性的崇拜就可以了。其实人也是这种魔力的产物,如果谁还在为天堂鸟虚华的外表和夸张的表演仅仅是为了一两秒钟看起来毫无快感的交配感到可笑的话,那些为情所困而从高楼跳下的痴男怨女,或半夜三更飞檐走壁只为拿到一件女人内衣或一只高跟鞋的恋物行为,我们该作何感想呢?这一切与理性无关,只是生物的本能,是性的异化和魔力。道金斯用“自私”二字来描述基因,并没有摒弃其另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基因充满了智慧,因为自私本身就需要有极高的智慧才能做到。生物世界多姿多彩、秩序井然、食物链完整有效,这一切都充满了极高的智慧,好像是某个神祗设计的结果,这也是基督徒为证明上帝存在经常挂在嘴边的说词。但是,上帝并不存在,这一切只是基因的杰作,异彩纷呈的生物世界都只是基因的载体和工具而已。基因就像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生物进化就像特洛伊战争中的双方战士,众神一边在饮酒作乐,一边在观看着特洛伊战争的进程,战争的结局只是他们赌局的开盘,众神们不时给自己喜欢的一方鼓劲打气,不时给自己讨厌的一方使绊下套,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拼杀和流血只是众神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乐趣,众神们毫不在乎哪方最后取胜,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生物界的活动就像这场战争一样,所谓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整个生物链的异彩纷呈,其幕后都受到基因的掌控,物种、个体都是短暂的,只有基因永恒不朽。基因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但这种智慧又是盲目的,就像一只在电脑键盘上不停跳跃的猴子,不断地在电脑屏幕上打出一些字符串,随着时间的流逝,偶尔也会打出一些单词,于是新物种出生了。但有一天,这只猴子竟然打出了一句莎士比亚的诗句,奇迹发生了,人类就此诞生了。

3、恐龙、大熊猫和中国麋鹿

大量的恐龙化石表明,大约6500万年前,已经统治地球近2亿年的恐龙家族好像突然之间销声匿迹了,证据来自于考古成果,考古学家们在世界各地的地层下发现了一个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后的黏土层,在这个黏土层的下面往往会埋藏有大量的恐龙化石,而在它的上部很少发现有恐龙化石。科学家给这层黏土层起名为是KT界线层。KT 界线是指介于白垩纪和第三纪之间的界线,K代表白垩纪,T代表第三纪,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刚好就是约6500万年前。证据显示地球生命曾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大规模的绝种,包括最后的恐龙和很多其他物种,都遭受灭绝的命运。

科学界普遍认为KT界线层是由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撞击地点很可能就是位于北美洲墨西哥境内尤卡坦半岛上的一个直径大约180公里的 “奇克苏鲁布”撞击坑,这个撞击坑的形成时期刚好在6500万年前,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撞击就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外部原因。但后来的考古又发现恐龙的灭绝并不是在某个短时间就完成的,而是前后持续了约三百万年的时间,这样的话,恐龙的灭绝就不是天体撞击的瞬间破坏力所致,而很可能是撞击后引起了地球环境变化的剧烈变化,致使恐龙逐渐灭绝的。同时,考古学家在KT界线层土壤里发现了大量的铱元素,这些铱元素可能是小行星从外太空带来的,也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后从地球内部爆发出来的,因为地球内部也含有大量铱元素。证据显示,铱元素才是导致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因为恐龙家族是卵生动物,实验证明,一定的铱元素含量会阻止动物蛋的正常发育,环境温度也会影响蛋的发育。人们因此有理由相信可能是铱元素使得恐龙蛋的发育出现了异常,致使其孵化率越来越小或出现了孵化终止的问题。所以,导致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可能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物理破坏力直接伤害的结果,而是恐龙自身在繁衍方面出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导致的。可见,一个物种哪怕它强大到天下无敌的程度,一旦繁衍环节出了问题,最终都可能走向灭绝。不过,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恐龙灭绝,我们都应该感谢这个伟大的原因,否则,地球上就不可能有我们人类的出现。事实上,环境的变化对生物进化来说,并不意味着全是灾难,恰恰相反,正是环境或气候的变化才极大地促进了生物进化的进程,巨大的环境变化才可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一些地质考古科学家发现,每次地球环境或气候遭到剧烈变化后一段时间,地球物种就会迎来一次相当规模的多样化时期。有科学家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在银河系中,离银河系中心越近的区域恒星密度越大,太阳系离银河系中心的位置非常适中,这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进化,在太阳系“边缘”存在着由大量小行星组成的奥尔特星云,这是彗星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一旦太阳运动受到另一颗恒星的作用,就会导致彗星的频繁出现,这就会大大增加小行星撞向地球的概率,太阳系所处位置周围刚好恒星的数量不大,所以发生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概率正好适合生命在地球上产生和进化。相反,如果太阳系离银河系中心更远一些,那里的恒星密度很低,太阳系很难受到其他恒星系的影响,地球就可能是一个无灾无难的温柔星球,这样的环境反而不利于生物的产生和进化,即使产生了原始的生命,生物进化的进程也很缓慢。

大熊猫在很早以前由于基因的突变失去了对肉质美味的体验,继而从肉食性动物变为了只吃竹子的素食性动物,很多人认为是因为食物来源单一和栖息地的限制,导致熊猫走向灭绝的边缘。其实,大熊猫走向灭绝边缘的原因不仅仅与栖息地变化有关,更为关键的是,整个大熊猫物种的成年个体对“性事”兴趣不大,即使勉强为之,成功率也不高,这才是熊猫濒于灭绝的关键原因。相对于食物来源的影响,“性冷淡”才是其走向灭绝的内在原因。曾有报道,大熊猫饲养员为了提高大熊猫对性事的兴趣,在饲养房里长时间给它们放其他大熊猫交配的“色情”录像,结果也收效甚微。至今人工授精还是使大熊猫怀孕的主要方法,并且雌性大熊猫也没有当母亲兴趣,也缺乏相应的经验和爱心,经常遗弃或伤害自己的孩子。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大熊猫物种已经丧失了生物属性,一个无法照顾好后代甚至连交配都提不起兴致的物种,是没有资格继续存在于地球动物的名单上的。从基因的角度看,这更是与生物的本质和终极使命格格不入,早晚灭绝是理所当然的。大熊猫如果不能从内心改变对繁衍的不屑态度,不建立起种群内部的基因竞争优胜劣汰机制,长此以往,它们的精子和卵子也会退化,一旦离开人工干预,很快又会步入灭绝的境地。与大熊猫形成鲜明对比的例子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其命运就要乐观很多。中国麋鹿曾在中国广袤大地都留下过它们的足迹,从春秋战国至元明清,古书中曾有大量对麋鹿的记述,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在19世纪末在中国灭绝,但英国在中国麋鹿灭绝前曾从中国引进过几批麋鹿,并在当地留下来一个种群。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英国引进42头麋鹿,为此,中国政府还在长江沼泽地区开辟天鹅洲麋鹿保护区,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野外种群数量就发展到了5千多头数量,这一物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基本解除了灭绝之忧。这群麋鹿之所以在基因来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能迅速壮大种群,只要从它们在交配季节上的表现就能窥探到其中的秘密。它们在发情期到来时,完全看不到在熊猫身上那种扭捏和无所适从,雄麋鹿们那种舍我其谁的冲动充满着生命的力量,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竞争意识和原始力量,以及雌性麋鹿对子代的专业呵护和细心照料能力,这些都是那些在培养基地里坐享其成的熊猫们所不具备的。

4、负屈衔冤的雄孔雀

雄孔雀求偶时的开屏动作很早就引起了人的注意,希腊神话中赫拉迁怒于白眼巨人阿耳戈斯没有帮自己看管好丈夫宙斯的情人伊娥,就取下他的100只眼睛,撒在自己的孔雀尾巴上作装饰,后来赫拉施法让孔雀尾巴上的眼睛升上了天,成为天空中昂首开屏的孔雀星座。中国人信奉的凤凰形象也可能来自孔雀,见过孔雀的人都知道,雄孔雀个个都长得华丽高雅,不但长有一个硕大、醒目、艳丽的尾巴,羽毛上还印有很多虹眼图案。此外,雄孔雀的头顶上还长着一个由几支秀丽的羽毛组成的皇冠,而且它们声音洪亮、身姿优雅、气宇轩昂,活脱脱一个美丽的花瓶。相反雌孔雀一个个都长得色彩单调、灰头土脸、举止猥琐,怎么看都没有沉鱼落雁的吸引力,使雄孔雀付出那么多代价来打扮自己。其实,这种雄性花枝招展、雌性朴实无华的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是由于雌性的性选择所导致的,比如狒狒胸前鲜艳的红色、雄狮脖子上的鬃毛、麋鹿硕大而复杂的头角以及男人硕大的阴茎等等,但是,人类的性选择不但发生在雌性一方,也发生在的雄性一方,比如并不意味着更多乳汁的大乳房以及并不意味着更容易顺产的肥臀翘股等。

由于雌孔雀青睐长有大尾巴的雄孔雀,并且完全掌控了交配的主导权,这导致了雄孔雀的尾巴越来越大。为何雌孔雀要采取这种很可能导致物种走向绝境的审美观呢?这样的审美观有道理吗?如果这完全只是一场误会,那为何类似的审美观能在大量的物种中大行其道呢?这是个长期困扰科学家的难题,到目前为止,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曾出现过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

第一种解释是费希尔(1890 – 1962,英国生物学家)提出的,被称为“费希尔失控选择模式”理论,也称时尚理论。费希尔认为性选择使得那些在某些方面有着大尺码的雄性更加容易得到异性的眷顾,以及有这种爱好的雌性,代代相传,这种大尺码构造就会变得巨大并最终走向失控。比如,只要有一定比例的雌性喜欢大尾巴雄孔雀,大尾巴就会形成雌性追求的时尚,其他雌性就只能随大流喜欢大尾巴,因为某个雌性一旦另辟蹊径喜欢上一个小尾巴雄孔雀,它的雄性后代将继承小尾巴,由于大多数雌性都不喜欢小尾巴,它的后代就有面临断子绝孙的境遇。久而久之,种群中就只剩下大尾巴的雄性以及灰头土脸的雌性。所以在别的雌性都喜欢大尾巴的情形下,雌性们都骑虎难下,没有哪位雌性会甘冒风险与专横的时尚对着干,跟随潮流,紧赶时尚便是唯一的无奈选择。从人类的情况看,这个理论可信度甚高,女人的确热衷于时尚和潮流,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女人都远比男人注重时尚,而且时尚变化的节奏也很快。但是,几乎所有的时尚并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跟随,把追求时尚本身当成了目的,有的为了能赶上时尚不惜伤害身体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第二种解释是以华莱士为代表的被称为“好基因”的理论。雄性孔雀鲜艳硕大的尾巴表明它身体健康,没有寄生虫,基因优良,美丽的羽毛和洪亮的歌声显示它能够生育健康优秀的子代,作为雌性如果不做出抉择将可能损失未来。

第三种解释是现代以色列生物学家扎哈维提出的,他于1970年因为发表不利条件原理而一举成名,不利条件原理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动物不是在做出最冒险、最过分的行为之后侥幸兴旺起来的,而正是因为有这类行为而兴旺。也就是说雌性所青睐的雄性第二性征,一定是那些对雄性生存能力损害最大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显示雄性的优秀。雄性夸张的性征相当于招摇过市的广告,告诉雌性长有大尾巴的雄孔雀不可能是劣等雄性,因为他不但有多余的资源供养这种无用的尾巴,关键是他竟然还活着,并没有被猎食者吃掉,这当然是最好的交配对象,雄性身上的缺陷就是最可靠的雄性质量合格鉴定书,借此显示它们有多么能干、多么大胆。当扎哈维刚提出这一理论时,很多人都认为扎哈维的想法太疯狂,但是,牛津大学生物学家阿兰·葛雷芬用数学模型证明了不利条件原理是有道理的,难怪道金斯在其《自私的基因》里抱怨道:“我们不能再以常识为由排除几乎疯狂到极点的那些理论了”…“假如葛雷芬也是对的----我也认为他是对的……我们对于行为进化的整个看法也许因此必须彻底改变。” 正如扎哈维自己概括的那样:“一桩事可能因为它有危险却能带来更大的机遇。”说到底就是,一些最冒险的行为习性反而具有某种生存竞争优势,这成了动物们普遍采用的法则。

事实证明扎哈维是对的,动物世界中把不利条件原理贯彻到底的例子大量存在,特别是在鸟类、爬虫类以及鹿科动物中,很多物种都采用了这种极端危险的进化策略,比如松鸡、天堂鸟、巨嘴鸟、娇鹟、极乐鸟、园丁鸟、军舰鸟、突眼蝇(一种眼睛长在触角旁的长柄顶端的昆虫)、麋鹿、羚羊等等,这些动物的雄性或有醒目夸张的外表、或有嘹亮的歌喉、或动作古怪的舞蹈、或引人注目的弹跳,而这些特征都会给生存带来极大的风险和不利影响。总之,它们的表现充满了炫耀和显摆,以吸引雌性的注意,同时也吸引了猎食者的关注,还会造成自己行动的不便。

在澳大利亚生活着一种小裙风鸟,其夸张而怪诞的求偶表演让人称奇,雄性小裙风鸟的羽毛与雌鸟完全不同,让第一次见到它们的人很难相信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雄鸟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了奢华的羽毛和引人注目的炫耀技术上,貌不惊人的雌鸟则当起了裁判和评奖人,雌鸟对雄鸟十分挑剔,它们只选择演技最棒的那只雄鸟作为自己的配偶。

在澳大利亚还生活着一种叫缎蓝亭鸟的园丁鸟,雄鸟往往要花上好几天的工夫来建造“求偶亭”,但这种求偶亭并不会作为鸟巢使用,交配后雌鸟会飞走自己搭建鸟巢,雄鸟可以再次利用求偶亭与其他雌鸟交配。缎蓝亭鸟选择蓝色作为浪漫婚房的基调,这样不但与雄鸟的羽毛很相称,主要是对雌鸟很有吸引力,雄鸟把附近几乎能找到的所有蓝色的东西都用上,以增加自己交配的几率。

突眼蝇头部长有两个类似天线的长柄,这实际上是它们大脑的一部分,它们的眼睛长在这两根长柄的顶端,长柄的长度由基因决定。研究表明,雌性突眼蝇更喜欢与长柄更长的雄性突眼蝇交配。雄突眼蝇的长柄基因无疑会大大损害它们的生存能力,可正因为长柄突眼蝇获得了雌性突眼蝇的酷爱,它们不但没有灭绝,而且成了大家追随的榜样。

已经灭绝的爱尔兰大麋鹿曾驰骋于从比利牛斯山脉到俄罗斯大草原大半个欧亚大陆,现在人们只能从它们的化石中一窥其貌,雄性都长有巨大的鹿角,最大的角的宽度竟有3.65米,重达40公斤,任何看到这种巨大化石的人都无不对这种极端花哨和硕大的头角感到困惑难解。很难想象,头顶上顶着个这么个荒诞东西,雄鹿是如何觅食、打斗和抵抗猎食者的,很多人都认为爱尔兰大麋鹿的灭绝就是扎哈维不利条件原理作用失控的极端结果,说到底是雌性无止境的虚荣和雄性无底线的贪婪共同导致了它们的毁灭。

非洲草原上,雄性汤姆逊瞪羚经常以弹跳的方式来逃避猎食者的追击,平常也会以这种方式跑来跑去,这种以牺牲速度的炫耀式奔跑是在告诉雌性瞪羚它是一只多么了不起的雄性,绝对是最好的交配对象。事实上,它确实达到了目的,跳得越高的交配的机会越多。

动物这种为了炫耀而不惜冒生命危险的做法看似不理性和冲动,但这种现象也发生在有理性的人身上,人其实远没有自己所以为的那样理性,好多看似理性的行为后面都是非理性的。我们先来看看在人身体上的生理特点,然后再看看人的行为特点。相对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男人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突出的肌肉线条和相对硕大的阴茎。前一个特点很好理解,明显的肌肉线条在女人们看来意味着更大的力量和更加健康的身体,男人都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以显得更有优势。最让人疑虑的是为何男人要有那么一条相对其体重来说硕大无比又突兀扎眼的阴茎。大猩猩平均体重是人类的两倍,阴茎勃起后平均不到3.2公分,黑猩猩平均体重与人类差不多,阴茎勃起后平均不到3.8公分,而人类阴茎勃起后平均约为13公分。男人硕大的阴茎可能是为了适应人类直立行走后,女人生殖器官发生了前移,还可以采取传统的后插式姿势进行交配。即便如此,也不需要如此又大又长的性器官,何况人完全可以面对面交配,这更有利于双方的交流。所以,男人身上如此显眼的摆设绝不会是某种无用的副产品,一定是某种进化过程的产物。首先,男人的阴茎不但象征着强大的生殖力,而且还具有炫耀的资本。雄性狒狒就经常在雌性面前露出胸口上鲜艳的红色和勃起的阴茎,其目的就是吸引雌性的注意,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当初也有类似的行为,露阴癖是比较普遍的男性心理问题,这种毫无理性的行为很可能就与原始的炫耀冲动有某种联系。其次,男人的阴茎可能还具有适应男人之间竞争的需要,一个硕大的阴茎似乎可以给男人带来更大的信心,千万不要认为这种说法荒唐下流,其实男人都会因为阴茎天生短小而感到自卑的,从各种可以增大阴茎的医疗广告就知道这种推测并非捕风捉影,其实,短小的阴茎对生殖繁衍的影响并不大,也并不影响男人的快感,阴茎短小的男人到处寻医问药的目的不是为了生育而是为了获得配偶的认可。有些男人的阴茎已经接近了平均水平,可他们总是对他们的阴茎尺寸不太满意。在南太平洋新几内亚高地平原,四周都有高山阻隔,是一个封闭的未开发的蛮荒之地,直到1930年才被欧洲人发现,那里的民族繁多,语言种类多,曾是很多人类学家争相前往开展田野考察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科腾班男人每天出门前几乎一丝不挂,但总是戴上一个假阴茎,一种套在男人阴茎上的阳具套,这种套子长的可达60厘米,直径可达10厘米,通常是醒目的鲜红色或者是黄色,顶端用毛皮、树叶或者一个叉状饰物进行装饰。每个科腾班男人都拥有好几个尺寸和饰物有所不同的阳具套,每天清晨出门前都会根据自己的心情选一款戴上,就像当代城市男人上班前会选择某款领带一样。如果你问他们为何要戴阳具套的问题,他们回答说,如果不戴阳具套他们会觉得全身赤裸裸的,不够端庄。可事实上,他们身上除了这个阳具套之外,已经是毫无他物了,有时他们甚至将睾丸都暴露在外面。如果你问他们为何要给阴茎而不是别的什么做个套子,他们回答说,他们这是为了表示一种谦虚,不要太张扬了。难怪有人曾感叹,从来没有见过用如此张扬的方式来表达谦虚的意思了!科腾班男人的这一习俗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解释是比较好理解的,但很难从人类学的视角给出合理的解释。

在动物界,性选择运动往往由雌性发起,雌性充当裁判,而雄性只能是充当运动员。但这种情况在人类身上发生了变化,性选择的主动权不仅仅掌握在女人手里,男人也有当裁判员的时候。人类女性乳房的大小与哺乳功能没有多少关系,较大的乳房并不意味着里面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乳汁。在所有灵长类动物里,只有人类女性的乳房硕大而丰满,其他都是平胸。事实上,硕大乳房并不带来更大的生存优势,相反只会给行动和觅食带来不便,它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吸引男人的眼光。同样的道理,女人的肥臀翘股并不意味着生育过程更加容易,也不带来其他的生存优势。由于人类直立行走后,女人的骨盆发生了变化,加上人类大脑的容量的逐渐变大,人类不得不在婴儿远未成熟的时候就提前生产,即便如此,在人类历史上难产始终是威胁母子生命的巨大威胁。于是,男人误以为肥臀翘股的女人不容易发生难产,以为这样的女人具有更大的生殖潜力,并为这种女人找到了一个“性感”的理由。而事实是男人并没有想错,那些丰乳肥臀的女人确实处在一生中最佳的生殖周期,人类男女之间的审美背后全是基因的狡黠和操控。

生活在非洲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的马赛族勇士,经常一身红装行走在广阔的草原上,狮群见了他们也经常会退避三舍,因为他们是著名的以猎杀狮子为荣的勇猛猎手,他们经常会表演杀死狮子的游戏,他们冒着死亡的风险去到野外猎杀狮子并不是为了吃肉,也不是为了保护家畜,更不是为了锻炼身体,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具有出类拔萃的天质,为自己争取荣誉,从而更容易获得女人的青睐。事实上,这些勇士获得交配的机会远远高于那些胆怯的男人。即使到了现代,男人的这种只为炫耀的非理性行为也是数不胜数的,比如在舞台上表演用喉咙顶湾标枪;或用一双耳朵拉动一辆汽车;或独自乘帆船或坐热气球横渡大洋;或不走正常的旅游路线却要独辟蹊径进入原始景区;或夸张地招惹在动物园里的猛兽;或开着跑车在大街上飙车;或徒手攀爬高楼等等,这些都是男人们喜欢玩的游戏,女人们对此毫无兴致。如果你对这些行为尚能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其他理由的话,下面这两种行为一定会让你对扎哈维的理论印象深刻。

西南太平洋瓦努阿图是现代极限运动蹦极的发源地,这里每年4至6月会举行一个古老的年轻男人参加的传统仪式,他们先用树木和棕榈藤条搭建一个类似瞭望塔的多层高塔,塔的最高处可超过10层楼高。活动的内容是,男人们会爬到高塔的不同高处,然后会在自己的脚踝处拴上藤条,从塔的不同高处鱼跃而下。跳跃过程中,男人们赤身裸体,只穿一条短裤,身上也没有任何的其他防护装备,拴在脚踝处的保命绳索就是当地的棕榈藤条,更加疯狂的是跳跃时必须头朝下,高塔周边地上有一层柔软的土,在头部接近地面的瞬间由其他人负责拉紧拴在跳跃者脚踝上的藤条,以避免跳跃者触地而亡,所以跳跃者的性命完全掌握在其他人的手里,只有最有勇气的男子敢于从最高处往下跳。这项活动成了当地的成人礼或祈福丰收仪式的重头戏,每年定期举行,参观的人大都是年轻的女人。表面上看这项活动跟其他民族的成人礼活动没什么两样,考验的是年轻男人的勇气,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这就是典型的扎哈维不利条件理论的最好案例,男人们在用对他们伤害最大的方式在进行炫耀,目的是获得女人的芳心,如果我们对雄孔雀的大尾巴感到不解和困惑的话,那么孔雀也一定对我们人类的这种行为同样会感到困惑不解。当地还留传一个关于这项活动的文化传说,这项活动的起源跟一对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有关,说是一对夫妻有了冲突,负气的妻子爬上了高高的可可树,悄悄用一种当地弹性很好的蔓藤牢牢绑住脚踝,并威胁要从树上跳下去,没想到丈夫随后也爬上了树,跟着也跳了下去,结果蔓藤救了女人的命,倒霉的丈夫却命丧黄泉。

博厄斯(1858 – 1942,美国人类学家)曾对美国印第安人的”夸富宴”(potlatch,散尽的意思)进行过田野考察。夸富宴曾流行于北美洲西北海岸的各个印第安人部落。通常由宴请的一方做东,主人请来四方宾客,故意在客人面前大量毁坏个人财产并且慷慨地馈赠礼物。在夸富宴上,主人会向应邀前来的客人馈赠大量的礼物。如果对此有不服气的人,可宣布成为下一次夸富宴的主人,他不仅要回请这次宴会的主人,而且要回赠或毁掉更多的财物,否则就得甘拜下风。在馈赠的礼品中,有现金、船只、粮食、毛毯、鱼油等等这些在当时绝对算得上奢侈品的东西。其中最昂贵的礼品是一种盾牌状的大铜片,其价值相当于六七千条毛毯,这是价值连城的财产。但在夸富宴上,财大气粗的主人常常会故意折断这样一块铜片,然后再把残片赠送给各位竞争对手。而其对手在下一次的夸富宴上也绝不甘示弱,往往要拿出一块与前者等价甚至更为昂贵的铜片,当场折断后再将其回赠给主人。更离谱的是,双方为了斗富,有时还要将自己的毛毯、船只、房屋悉数毁掉。夸富宴上印第安人令人咂舌的斗富行为曾让很多人类学家困惑不已,一些人曾对此进行过仔细的研究。莫斯(1872 - 1950,法国人类学家)在其《论礼物》中认为夸富宴不但是一种经济制度,还是一种宗教制度和社会现象,认为夸富宴上的馈赠行为的动机是为赠送者及其家族赢取社会地位、荣誉和尊敬。本尼迪克特(1887 - 1948,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菊与刀》的作者)从文化与人格的角度把这种”千金散尽”的斗富行为看作是一种”妄想自大狂人格”的表现。印第安人的夸富宴情景不由得让人想起中国西晋时期石崇与王恺之间的斗富故事,最后胜者石崇全家被杀,貌美如花的爱妾也被逼上吊了。

事实上,对于像蹦极和夸富宴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人类行为,本质上与雄孔雀的开屏表演没什么区别,其目的就是雄性向雌性表明自己的基因如何优秀,在雌性一代又一代的高标准严要求之下,雄性一次又一次超越自我,在满足雌性奇葩的审美标准上,直到逼近生存的极限。美国进化生物学家莎拉·布莱弗·赫迪这样说道:“在某种特殊程度上,雌性的择偶偏好可能决定了物种进化的方向。因为雌性是择偶行为的主宰者,它们决定了何时交配、和谁交配以及交配的频率。” (《进化心理学》 D﹒M﹒巴斯著 熊哲宏等译,P123)

在人类看来,雄孔雀应该是拔山举鼎的雄性形象,却偏偏是一幅金枝玉叶般婀娜多姿的模样,总觉得有些怪异的感觉。其实,真正怪异的不是孔雀而是人类自身,雄孔雀的艳丽正是把雄性气质发展到了极致的结果,饱含着雌性对优秀基因的期待,也正是这个曾让达尔文一想起就感到恶心的大尾巴,向我们展示了更多的生命秘密。事实上,上帝只需通过发明有性繁殖这个办法,把繁衍转化为基因扩散的手段,每个生命都将变成性的忠实信徒和机会主义者,这就魔幻般地创造了地球生物的生生不息和千姿百态的多样性,造就了从微生物到鲸鱼的无数物种,并且度过了火山爆发、小行星撞击、气候异常等一系列巨大的黑天鹅事件带来的危机,没有一定规模的物种数量,地球生态就会变得脆弱不堪。这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只不过是基因的排列有所不同而已,决定基因序列的只是四种嘌呤物质,波澜壮阔的自然进化只是通过交配不断积累基因突变,然后通过适者生存的进行选择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就完成了,这一原则从有性繁殖诞生的那一刻起十几亿年来从未改变,没有基因交换自然进化就无从谈起,归根结底性才是生物多样性的终极原因。

在生物界,既不存在边沁(1748 - 1832,英国哲学家)只求结果不问动机、追求最大群体的最大利益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更不存在康德(1724 – 1804,德国哲学家)只问动机不求结果的“人为自己立法”的绝对命令,只存在遵循完全自我的基因扩散主义法则。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个毫无自由的必然世界,受着自然法则的约束。人也是进化的产物,但人却有别于动物,一方面,人是如此的卑微渺小,在速度、力量、敏捷度、耐寒耐热、耐饥耐渴等等各个方面都远不如其他动物,肉体上无法摆脱自然法则的桎梏,仅仅拥有了一个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大脑。但另一方面,人又是如此的高贵神圣,拥有最宝贵的理性和自由意志,他的精神完全可以不受自然法则的控制,他拥有动物不可能有的道德力量,他可以为有价值的东西放弃利益甚至付出生命,他的理性可以计算出星空中天体运行的轨道,分秒不差地预测日食、月食和彗星的到来,这是何等的神奇和荣耀。人性根植于动物却绽放出了神性,在最贫瘠的土壤中孕育出不朽的光辉,就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这两样东西向康德发出的邀请,散发着永恒的人性之光,时刻在警示人们人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雄鱼   寄主   雌性   雄性   精子   物种   阴茎   后代   基因   生物多样性   动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