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漫长的季节》有无“爹味儿”没有意义

剧快被讨论滥了,我不打算就事论事,说点别的。

我对任何众声喧哗、沸反盈天的舆论热点都兴趣阙如,我相信:在这热点之下,潜伏着难以启齿的民族潜意识和时代的病征。

《漫长的季节》中的男主角是否有“爹味儿”?——这点几乎毋庸置疑。一些影视自媒体人仅仅是指出这点、并为如此优秀的一部剧也在两性塑造上有失偏颇感到不满和失望,仅此而已。

他们没说这部剧不好、也不是要否认剧中的男性角色,就让很多男同胞感觉到被“冒犯”、继而认定这又是无可救药的女权主义者借题发挥、借机“打拳”而对他们的观点大肆挞伐甚至人格攻击......

说实话:那些个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的辩论,我看都懒得看。

只觉得无聊。

一个人要是能被观点冒犯、随便就气成那个样子的话,大概说明这个人没什么观点:他在乎的是群体、身份、标签和面子——如果自卑到了这种程度,我不信他能有什么自己的观点。

否则,你对自己的观点很自信的话,对待别人的不同观点只会嫌他(她)傻,而不是气。

考虑下女性在社会上的真实处境和眼下的影视创作环境,她们敏感于一部现象级剧作的女性视角的缺失、女性角色的不完善并为此较真儿,有什么不对吗?那些动辄被一句话惹毛的男士恰恰证明:他们比女性还敏感。

——就脆弱成这个样子。

那么,我既认同此剧有“爹味儿”,干嘛又说讨论它没有意义呢?

因为“爹味儿”不重要:“爹味儿”只是个表象,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惯性是“父权制”和“家长制”。

长达2000年的基础和惯性所造就的认知,不是能那么轻易动摇的。仿波伏娃的说法,就连女性也是被这基础和惯性“塑造”的。

而且,“家长制”和“父权制”又只是更大的“体制”的一个截面,或曰侧面、局部,而已。它跟人类社会其它国家都有过的“家长制”和“父权制”还不一样。

把这个体制粗到不能再粗地划分一下的话:先秦是一阶段,秦——唐是一阶段,宋——清是一阶段......

相较而言,先秦是我国历史上两性最平等、女性最独立且最自由的时期。彼时,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尚未成型。就看《诗经》中多少描述暗恋、苦恋甚至赤裸裸的“为爱鼓掌”的场面的自由恋爱,后世想都不要想。孔子都说,那是一个“思无邪”的时代。

秦——唐。大一统的帝国模式虽被开创并承袭,但根基并不稳固。“男女有别”、“男上女下”的性别歧视虽已开始,但并未渗透进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每个人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潜意识。就说“三纲五常”、“嫁夫随夫、夫死从子”这些桎梏人的理论虽已出来了,但更多是作为统治者一厢情愿的顶层设计和官方主流学说,在民间收效甚微——支流、末流和潜流都是存在的。不是有卓文君私奔和武则天称帝么?

宋——清。自打二程、朱熹横空出世,中国女性的好运就算走到了尽头。自此,女性彻底失去了主体的独立和人身的自由,沦为男性的附庸和奴隶。一项旨在摧残女性、满足男性变态性心理的裹脚制度,居然绵延了上千年。

我不是要上纲上线,于此时此刻突然翻起老黄历。我想强调的是:从先秦至清,女性的地位其实是伴随着人的地位一起如黄河水泄、一溃千里的。“女性主义”的衰败和人的衰败一直处于同一历史进程。

只一味强调女性的地位如何如何,不考虑人的位置,没有意义。是舍本逐末、空中楼阁。

否则,鲁迅、胡适等一帮新文化干将百年前为了什么、在干什么。

还是胡适说得好:“所以糟到这步田地,都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太对不住了我们的妇女。”

......

时过境迁,一部虚构作品中的女性视角、女性主义都能引发这么大的舆论,算是个进步吧。

不过,也就仅限于此了。虚构作品么......还能讨论什么呢?

对虚拟世界中的“爹味儿”如此严肃以待,却对真实世界的“夫味儿”熟视无睹、见怪不怪。我也搞不清现在的人们是几个意思。

——啥叫“夫味儿”?!

君不见眼下的舆论热点都是些啥?

“黄老师真实年龄39岁引争议,广大网民无法接受”;

“古力娜扎的裤子引争议”;

“古爱凌镂空礼服引争议”;

还有这两天又崩出来一个:

“徐娇泳装太暴露引争议”。

......

我说,热点热的如此千篇一律,不至于吧!但,就是这样。

——“热”的理由就叫“夫味儿”,或换个文雅点的词汇:“意淫味儿”。

......呃,为了不侮辱到贾宝玉,还是把那个“意”字儿去掉?

这难道不比《漫长的季节》里显现出的主创“无意识爹味儿”可怕的多吗!“爹味儿”?那就算不错了......

前两天写了篇关于史航和“挖呀挖”的无聊文字,并提出“挖呀挖”视频爆火背后的大众色情狂心理作祟,惹得一大堆人很不高兴。当然我没说全,这里头还有:低幼到返祖程度的巨婴心理——我看好多也都几十岁的老男人了,自诩一“挖”就是“一上午”......你可千万别告诉我这叫“童心未泯”。

他们对我的“偏激”论点表现出十足的“争议”兴趣,不少人甚而争出结论:“你才是色情狂!你才肮脏!”——我又没骂你,我泛泛地谑称“潜在的史航有5000万”,你激动什么?

这些人对一个“色”观点是如此耿耿于怀。我不知他们对黄老师的年龄、古力娜扎的裤子、古爱凌的礼服还有徐娇的泳衣有没有什么“争议”。

当这一个又一个舆论热点全都是一类且达到此种规模,我不知道跟史航、袁九红这样单独的恶劣行径相比哪个更“严重”。

不是我在这危言耸听。举个例子:好莱坞也曾闹什么艳照门,但从来没有达到过当年陈冠希事件万夫蹲守、坐等更新的程度。也从来不可能因为一张照片、一件衣服就成为万众瞩目的全网热搜。

有这些事,很正常。但热到这种程度,很不正常。

你要让我给“正常”的审美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划个度,那我就举前不久唱《如愿》的云南大学女生的例子:她的抖音粉丝大概两万,留言区也普遍是对她的唱功表示赞叹,顺道恭维一下容貌,这就属于“正常范畴”、“正常情感”(无论男女)。

靠“挖呀挖”吸粉几百万、上亿人点击,这事儿就是变态。

所以,回到刚开头的话题:现实既是这么个情况,还讨论《漫长的季节》有无爹味儿,很重要么?有意义么?

最后:

我挺喜欢那首红极一时的网络歌曲《虞兮叹》。不过我注意到一个问题,不管张国荣的《霸王别姬》有多感人,《史记》中的原文是这样的: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我知道很多人、很多女性朋友都推崇这一爱情悲剧,喜欢项羽这样顶天立地的男人。我也是。

但即便项羽,也是个把女人和马相提并论的“物化女性”的“直男癌”。

没想过么......

那你说咋办?可能,能发自真心为女性“泣数行下”的就已经是好男人了,这总比一眼望不到头的“引争议”强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胡适   项羽   父权制   家长制   热点   先秦   惯性   舆论   有无   漫长   季节   观点   意义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