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应对欧美危机

去年以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大幅收紧货币政策,推升全球债务风险,给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较大压力。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和国际发展合作以应对欧美危机外溢,保持经济相对平稳,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据国际金融协会统计,今年1月,流向新兴市场股市债市的资金规模达到657亿美元,创下过去两年以来最大值。这意味着,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的情况下,新兴市场表现出了更强的韧性,并未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

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正在回升。报告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3年将增长3.9%,2024年将增长4.2%。亚洲地区的发展更为乐观。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23年和202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均有望达到4.8%,较去年的4.2%出现大幅提升。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韧性不断增强,主要在于把握住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增长动力转换带来的机遇,形成彼此间相互促进共同增长的良性循环。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例,自去年生效实施以来,成员国之间的整体贸易结构持续调整,产业合作显著增强,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中间产品8.7万亿元,增长8.5%;东盟对华投资增长8.2%。与此同时,RCEP整体对区域外的贸易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如东亚口岸发往北美的集装箱运量创下历史新高。

从发展趋势来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目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超过发达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致力于以自身发展造福世界,与各国加强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给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也是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开放平台。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了42万个工作岗位,帮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全球发展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支持,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为加快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助力。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让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发展新机遇。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代表着世界发展的未来。面对日趋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各国唯有同舟共济,坚定信心,携手共同营造有利发展环境,才能实现更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孙昌岳 来源:经济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发展中国家   市场   韧性   世界经济   中国   经济体   危机   欧美   国家   全球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