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三个“奇怪”的现象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就是让大家消费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今年的五一调休方案是经由30余位研究人员,历时半年之久,从100多套方案中精选后确定下来的。换句话说,假日办好不容易前借后挪“凑出”的5天假期,就是为了配合今年的消费复苏、经济复苏。

一言概之,今年的五一调休式放假,一点都不纯粹。

当然了,大家也并未辜负假日办的“好意”。5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

此情此景,唯有用白云大妈的话才能形容:今年五一,可以说是,全国各地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说实话,铁锤非常乐于看到这种景象,举国欢庆,游人如织,各地景区开启“人从众”模式,这是国泰民安的表现,是一片盛世的模样。

然而,当我们抽丝剥茧,细细拆分五一假期的各种数据,不难发现,今年的五一假期出现了三个“奇怪”的现象。

第一,楼市惨遭冷落,各地售楼处门可罗雀,二手房带看量骤降

据我所知,今年的五一假期前,很多地方都信誓旦旦要让楼市小阳春“续热”,头部30强开发商,很多项目都早早制定了节日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层面也有一些利好性政策出台,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报复性购房、抢房的场景并未出现,开发商绞尽脑汁谋划的降价促销也惨淡收场。

在北京,有记者实探五一楼市后得出的感受是:二手房带看量、成交量均大幅下降,和往年相比至少下降了一半以上。不过新房优惠力度则整体比较大。根本原因是,开发商中期业绩压力较大,所以在“五一”期间积极引流、蓄客,北京很多楼盘推出了特价房、一口价房源活动。但购房者似乎不配合,假期的流量竟然不如平日。北京房产圈,不少专业人士也感叹,“今年是三年来最惨淡的五一”。

在深圳,时代周报报道,“五一”小长假,深圳楼市雷声大,雨点小。不少开发商推出特价房源,百万左右的降价幅度并不少见,最高降幅甚至超过1000万元,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在广州,据不完全统计,五一假期期间有67个项目扎堆入市,全市预计供货量过万套,但房子仍然不好卖,11个楼盘开盘平均去化率不足2成。另外,不论中心六区还是外围五区,各大楼盘的营销套路,以特价房源和一口价房源为主,部分楼盘甚至推出了超长首付分期。

在青岛,有人5天探8盘,得出“青岛楼市经历最冷五一”的结论。此外,成都、苏州、南京、重庆、济南、西安等热点城市,今年五一楼市的表现,也远不如预期。

一句话总结,今年五一被寄予厚望的楼市,出现了极其反常的表现,大家的购房热情,仿佛一夜之间彻底消失了。

事实上,今年五一楼市惨淡的结局其实早有征兆,4月份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的表现都远不如3月份——4月全月,67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3%,较2021年同期-47%。3月、2月全月同比分别为+20.4%、+7%。土地成交疲软,4月3日-30日四周,百城住宅类土地累计成交面积同比-57.8%,3月、2月同比分别为-34%、+23%。

从近段时期,各地不断出台调控政策救市,国家层面的核弹级大招一个接一个投掷,但老百姓对于买房始终提不起兴趣来看,需求端疲软、改善缺位仍然是二季度楼市面临的重大挑战。

今年五一买房黄金节点,楼市却惨遭忽视,我想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大家真的急着出去旅游散心,于是不得不把买房这件“大事”,抛诸脑后;二是需求在2、3、4月份已经彻底释放完了,该买的房子买了,剩下的是想买的没钱,不想买的无论怎么刺激都没用了。

第二,“特种兵旅游”受追捧,传统热门旅游城市遇冷,小众旅游目的地成顶流

特种兵旅游通俗点说就是,在短时间内打卡更多景点和热门体验,白天开启暴走模式,晚上也不停歇,每天换一个城市,一天打卡十几个景点,以大学生等年轻群体为主。他们可以不住宿,累了在酒店大堂凑合,在山顶短暂休息,在山道楼梯上眯一会儿。除去车资,基本不花钱,主打的就是打卡看景。

当“特种兵旅游”受追捧时,情况就出现了奇妙的变化,今年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旅游热门城市,却惨遭游客抛弃,其中最典型的城市有三个:丽江、杭州和三亚。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众旅游目的地成顶流,比如淄博、德宏、甘南、伊犁、喀什、淮安、盐城、自贡、威海、日照、揭阳等相对冷门城市。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上述城市五一酒店预订量比2019年增长10倍以上,其中淄博增长20倍,德宏增长22倍。

为什么会这样?个人觉得是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主流旅游人群没多少经济能力,所以短时间打卡更多景点是最经济的方式;第二,现在不是信息封闭时代,哪些城市有哪些宰人、态度恶劣等黑历史,网友都心知肚明,再加上很多景点并非非去不可,所以游客也都在用脚投票。一句话,被伤害了的心,断时间难以抚平;第三,有更多更好的去处。比如最近成为顶流的淄博,政通人和,当地人上下一心搞好服务、做好口碑,这种能够给去游玩的人带来极致体验的服务,试问谁不想去感受一下呢?

在网上,有丽江商家发视频叫苦,等了4天也没等来游客,储备的食材货物,都卖不掉了,损失惨重。铁锤却看到底下的评论清一色都是挖苦商家,而非同情,根本原因是,他们自己把生意做绝了,怨不得他人。

第三,民宿酒店价格离谱,中产被无情收割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人均消费540元。

华丽数据背后,其实是商家在趁机大赚特赚,很多民宿酒店价格高得离谱,说明了一切。毁约、酒店刺客、99元大厅睡沙发等屡屡登上热门的奇葩事件,也让我们领略了最另类、最充满商业味道的五一小长假。

每年的旅游旺季,很多酒店民宿都会上调价格。但必须承认,今年的涨价幅度,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很多酒店都是数倍上涨。很显然,商家是想把过去三年损失的钱一夜赚回来。

酒店涨价也有人愿意买单,价格受供需影响,无可厚非。但从城市长远发展来看,很显然这种涨价毁约潮,逢节假日就漫天要价的做法,不仅给游客添堵、给城市抹黑,于整个旅游市场秩序而言,也是一种破坏。

作为消费者,感受不到旅游部门的地主之谊和热情,感到的是满满的生意经和傲慢。生意经多了,再加上地方管理不周,缺乏待客之道,必然遭到反噬,结果就是臭名声越传越远,很多人都不愿意来了。

当然,令人我感到奇怪的不仅仅是商家涨价的底气,还有游客疯狂抢着买单,甘愿被割的勇气。莫非很多人真的是人傻钱多吗?还是说有些人五一一次出游,就花光了一年的预算?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已经翻篇,铁锤虽然未切身实地出游,但在家也云旅游了,我的真实感受就是,疫情退去后,我们确实迎来了线下消费场景的完美复苏,尤其是今年五一的出游量已经证明了一切。

但旅游向来都有“旺丁不旺财的虚假繁荣”说法,尤其是房地产日渐式微后,不买房不贷款后,旅游才能得以爆发式增长,归根结底是因为房地产消费转移到了其它领域。这么想来,很多原本奇怪的事情,也就变得不足为奇了。毕竟旅游、小吃、烧烤、住宿、交通等消费和购房消费不是一个量级,再通俗点说,一线城市一个月的房贷,都够出去玩好几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淄博   铁锤   景点   长假   楼市   假期   奇怪   现象   游客   酒店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