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市场“高开高走”态势有望持续

长江日报记者吴曈 常少华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各地旅游市场迎来井喷。数据显示,境内出行活跃度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假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作用进一步增强。仅以武汉为例,武汉地铁在假日期间客流量多日突破500万人次,连创单日新高。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增长超过预期。而随着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预期改善,带动市场销售扩大,服务性消费回升明显。

今年以来,旅游消费是全民关注并参与的热点话题。“淄博烧烤”也成为大江南北津津乐道的现象级传播事件,在推动旅游消费的同时,也让消费对促进经济稳增长更受期待。

“宠”游客的淄博占据流量中心,成为城市营销样本

这几天,又有关于淄博的短视频在网上走红:淄博的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朋友纷纷走出家门,为各地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指路、看管行李、送水等服务。

看似寻常,却能看出一城人为了城市形象体现出来的善意、温情与团结。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淄博却能凭着烧烤火出圈,在过去一段时间持续占据流量。

“其中,社交媒体起到了极大作用,这是最直接的原因,这也成为一个很好的城市营销案例。”在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总统计师马仪亮看来,淄博的走红,更深一层原因是当地对游客的“宠爱”,包括制定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开通烧烤专列、管控市场乱涨价等行动,让大家好感倍增,都想去淄博走一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

烧烤并不稀奇,全国各地的知名烧烤更为数众多,为何偏偏淄博烧烤脱颖而出?“吸引大家的并不只是烧烤本身,更在于一种氛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潇认为,淄博烧烤以亲民、接地气的形象,带动大家释放出游玩热情,政府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式的政策措施,营造出了节日的氛围,让大家都有意愿参与其中。

就在“五一”前期,淄博官方发布了一封致游客信,称“五一”期间淄博客流量已超出接待能力,建议游客错峰出游。不仅如此,还大格局地顺带推荐其他山东城市,感受好客山东的独特魅力。

从全国看,淄博的名气与旅游资源并不丰富,却依然通过旅游消费,为城市的形象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增益,无疑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旅游市场最能打动人的不是景观而是善意

今年“五一”到底有多火?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全国生活服务业线上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133%,成为过去五年来最旺“五一”。其中,全国餐饮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92%,景点门票订票量实现翻倍增长。

人潮涌动之间,彰显国内经济韧性,消费提振跑出加速度。

依然是以淄博为例,虽不能与一线旅游大市直接对比,但作为一座北方小城,淄博在过去几天吸引了超过12万名外地人到来。其他城市,能从淄博学到什么?

“最能打动人的不是景观,而是善意。”马仪亮认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大家的旅游经验越来越丰富,权益意识越来越强,对目的地的环境诉求比以前要高。如果服务、体验不好,很难真正吸引人。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段时间里,淄博凭借全民志愿者、全员主人翁的行为和意识,赢得了线上线下的市场与口碑。

“淄博烧烤有历史和传统,也有人文特色,这是近期能够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认为,旅游消费市场正在发生一种深刻变化,越来越从观光型转换成体验型。客观来看,淄博烧烤很难一直持续爆火,旅游体验需要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其他城市也应当提前发力,让旅游产业链更加完善。最要学习的,是用好现代传播工具,结合城市自身资源禀赋进行推介,避免同质化。”

淄博走红,吸引了不少同类型和同规模城市效仿,各地文旅部门更是拿出“看家本领”,努力抓住流量密码,让城市出圈。例如,借力影视文化的蚌埠、主打历史文化的洛阳等,各地都有独特的城市名片。

一季度9个省份人均消费支出超全国,消费或将成拉动经济增长最强动力

旅游消费市场大热的背后,是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

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分析指出,当前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增长必须重视国内市场。消费将重新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今年一季度,国内有23个省份跑赢全国一季度GDP平均增速,9个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全国,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一季度经济数据再次说明,中国经济拥有强大韧性。”盘和林认为,从消费来看,在人口基数的支撑下,只要有合适的消费场景,仍然值得大力期待。

经历了今年“五一”假期的旅游热潮,国内旅游消费市场能否延续良好势头?在马仪亮看来,“五一”是一个转折点,今年国内旅游消费将保持高开高走的态势,一直延续到年底。

消费如何保持生命力,与收入直接相关。韦潇特别指出,年轻人的消费欲望跟收入有很大的关系。“稳就业一直是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增强抗风险能力,就是在从源头上增强人们的消费能力。”

根据普遍分析和预测,旅游消费将成为各地促消费的重要抓手。当前,各个城市都在酝酿,采取各种方式吸引游客用脚投票。

“各地要更加重视本地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消费场景的构建,只有场景才能留住人。同时,大部分的旅游增量消费其实是从周边地区产生的,应当更积极地打造在地化产品。”马仪亮认为,各地要重视非传统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是现代生活类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与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提高获得感。

马仪亮同时指出,以淄博为样本,各地都应当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游客愿不愿意多留一段时间,不一定取决于这地方有多美,更看这里对游客有多好。”

作者:吴曈 常少华

来源: 长江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淄博   旅游资源   态势   善意   烧烤   场景   游客   国内   城市   经济   旅游   全国   高开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