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十年全球人文状况的预测

对未来十年全球人文状况的预测

人类有文字记录的历史,目前可以采信的文献材料,告诉人们的是五千年左右的时间范畴。

但是,依据科技赋能于人类日常活动的人文场景,基本可以符合实际的确定为两个时期:互联网科技出现之前为第一时期,之后为第二时期。

两个时期的人文特质有其显著区别,第一时期是被迟滞、阻碍、缺失等情形包裹的人文往来模式,第二时期被赋予实时、叠加、交互的人文活动常态特征。

然而,就第二时期因为互联网科技生发于上世纪60年代末,成熟于本世纪前十年而言,还处于混乱到适应、适应到借力腾飞的渐进过程中;

目前,全球人文就是处于适应阶段。

该阶段普遍显现的特征就是,各种历史积累和沉淀下的区域民众认识,要么否定自己肯定别人,要么肯定自己否定别人,余下的中间派,或者借此成为社会治理的,或者生产力发展的主导者,却因为人生苦短几十年,没有意愿也没有条件,去试图改变这种冲突不断、纠缠于细枝末节事项的人文认识的局限状况,或许也在利用这种状况持续把控既得利益。

笔者无法预测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多长时间,却想贻笑大方的预测,今后十年全球的人文形势。

首先,笔者预测俄乌冲突不会很快结束:多方在战区打打停停中,彼此消耗对方的耐性,寻求更有利己方的条件和时机;

第二,台海危机不会在进一步恶化:美国寻求以之获得中国的大步让利,在中国自有的大战略框架前景下,没有落地的现实条件,又陷入无力越雷池的果决;因为,美国必须面对,台海态势走向极端恶化后,其全球霸主的地位,一定不保的长期恶果,所以,可控的场景才是他制造台海事态,所追求的基础愿望,哪怕是名义上的持续可控;

第三,去中心化认知开启宽泛模式:从最初金融管控与流通领域,漫延向全球政府组织、产业分配、实体经济、学术预判、资本流动等覆盖,这个迹象起于美国,因为俄乌冲突自毁了自定的,国际间往来规则和秩序,各国政治和资本实权人士开始明确,自己可以控制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个肤浅的但是却是最诚实的道理,多心的宽泛往来体系成为人们的理性要求;

第四、东亚四小龙的落寞:一地三国(台、韩、日、新)因为关键产业转移到美国,和全球去中心化路径演变,彻底失去了社会资本和技术替代的积累动能,由于资本自由的天性,他们没有意愿和无力参与中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角逐,将是全球经济未来十年,相较所处大市场,成长最缓慢最不匹配的四小区域;

第五,中国多心之一的关键力量凸显:全球绝大部分的政治家和资本家都没有意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赢的不是物资财富,赢得是产业技术全面渗透和赶超,以及全球人文环境的全域职能和职责的参与度;

中国实现了一个新的可行的,可持续发展壮大的局面,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参照的模式,也是不发达和发达国家族群资本纷纷借鉴的模式,在美国自毁了规矩后,全球群起仿效成为必然;

而在科技赋能条件下,亚欧非超级大陆蓝图,赋予发起国和延展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实体技术,长期有支撑基础的庞大潜力市场,中国政经稳健延伸的特性凸显出来,一带一路以多线条多领域并起的态势,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第六,美国努力维持资本自由旗帜:由于俄乌冲突带给美国产业回归的契机,但又使得美国痛失金融收割利器,如过去50年来收割世界资本的模式,已经成为不可能后,美国面临国际经贸交易一体化市场主导权的衰落,不得不寻求重塑产业中心地位,形成强化欧洲同盟,培养东南亚替代,拉非洲澳洲上车的,相较过往综合实力已然萎缩的,以提升自身实体长期力量,又赋予在高科技领域,实现全球打压中国动能的战略架构思维;

第七、新第三方势力雏形开启:全球各国资本在美国自坏规矩,有了摆脱美国经济霸权的想法,又有意识不屈从中国的产业链建设,世界形成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美与中之间游走的资本,投入方式与产业参与度要求,变化多端,但是由于中国的成本优势和人力优势,相较美国重筑产业覆盖的总体难度,以及所谓人权与民主带给自己国体的反噬,并对其他经济体造成无力构筑长期稳健的基础局面,全球资本寻求人文环境变革成为必然。

在上述情况持续变化下,一种新的人文制度要求,将在各国政要和资本财阀间萌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人文   状况   全球   美国   中国   未来十年   冲突   时期   资本   模式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