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交换式旅游”背后的群众诉求 - 特评

交换旅游在社交媒体受到年轻人欢迎。(图片来自社交媒体截图)

文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鑫


所谓的“交换式旅游”是指交换者出行的目的城市对换,一方到对方城市旅行,双方互相提供自己的住处免费供对方使用,并且帮助对方规划行程或者介绍本地的名胜及小吃等。随着“五一”假期临近,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再次出现征集帖,不少网友在博主的发帖下自行组合配对。


“交换式旅游”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主要流行于欧洲,当时有一些背包客和旅游爱好者通过海报、广告等相互交换住宿和旅行经验,而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交换旅游变得更加方便和广泛。2000年左右,第一个专门为交换旅游而设立的网站HomeExchange在法国创立,允许用户在全球范围内用交换住宿的方式旅游,后期也诞生许多类似的网站和社区。可以说,在一些欧美国家,“交换式旅游”算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旅游模式,同时也深受年轻人的欢迎。


当然,这其实也不难理解,最直观地看,“交换式旅游”可以大大节省旅行开销。同时,也有利于深度了解当地文化,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在交换房屋的过程中,双方房主也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不论是“本地人”的“心仪餐厅”,还是藏在城市角落的“宝藏景点”,彼此都能分享经验,把对方安排得“明明白白”,旅行过后还能收获一份友情,这样的旅行方式,何乐而不为?


其实,这次“交换式旅游”能够在国内“火”一把,直接原因也是一些游客担心酒店住宿房价太高,才选择了“交换式旅游”的方法。前段时间,有网友发布了一张“2023年全国各城酒店‘五一’价格对比图”,有酒店房价涨幅达591%,平时159元/晚涨至1099元/晚,令人咋舌。今年“五一”假期是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除春节外的第一个小长假,许多人都“铆足了劲”要出去“玩一玩”“看一看”,领略我国的大好河山。然而住宿供给不足,房价上涨,以及一些地方民宿毁约抬价等现象,确实成为了人们出去游玩的“拦路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五一”假期,一些人选择“交换式旅游”也是应对当前旅游现状的一种“无奈之选”。


当然,“无奈”之外,“交换式旅游”确实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未来,“交换式旅游”或将成为一种普遍的旅游方式,满足更多人的出行需求。而随着“交换式旅游”被更多人认可,可能也会出现新的商业机遇,有专门的平台、中介机构运营,同时,也会在“交换式旅游”达到一定规模后,出台相关的监管措施,让“交换式旅游”沿着合法合规的轨道发展。


这次“交换式旅游”燃起的并非“无名之火”,重要的是要读懂“交换式旅游”“火”起来背后的民众诉求。即便未来“交换式旅游”可能“熄火”,但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让人们出游不再“无奈”,应该成为长期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旅游   社交   房价   假期   群众   无奈   方式   旅行   酒店   媒体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