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决定人生,资产改变命运!普通人该如何找准机会翻身?

当金融危机来临时,我们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的话,那就是金融资产短期内迅速贬值,而债务相对来说变得很大,资产负债表短时间内失衡。


人们提到经济危机,可能想到的是历史上的雷曼兄弟破产、贝尔斯登被接管,美林证券被收购……好像倒霉的总是富人,其实你看到的只是表面,富人受到的损失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他们恢复得很快。

客观上讲,经济危机并没有刻意剥削穷人,穷人的收入本来就一直在下降。经济危机对穷人的影响比富人更大,美国贫富分化的大趋势,依然愈演愈烈。

实现财富自由的精髓,在于盘活闲置资金,同时控制风险,让钱为你工作。欢迎关注公众号:互联网倍增思维。

我们永远要记住一句话:历史上的富人,他们不断的在建立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在不停的购买债务。资产是能够给你带来现金流的东西,让未来的钱不断地向你靠拢。

而负债就是让你的钱,不断变少的东西(如房贷、车贷等)。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时代,穷人的抗风险能力,远不如富人,面对经济危机,毫无招架之力。

经济危机当然可怕,因为富人往往可以通过金融资产,来抵御各种危机和风险,通过各种投资途径,还能获得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如果穷人的资产,只够维持底层的生活,或是没有任何资产的话,不好意思,你就只能一辈子维持那种生活,并且还得祈祷上天,不要出现什么灾难。

穷人和富人的根本差别,归根结底在于,他们处于两种不同的“圈子”,富人的圈子更加复杂和高效,而穷人在单一和低效的弱势圈内,最终成为了别人眼里的穷人。

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讲到:“贫穷就像一道陷阱,让深陷其中的人无法逃离。尽管有逃出陷阱的梯子存在,但梯子并不总是放在正确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踏上梯子。”

在金融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不是经济危机在剥削穷人,而是复杂的现代金融社会,更不利于穷人的生存发展。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富人不仅更富了,而且还富得毫无悬念。

经济危机,加速了贫富分化过程,然危机与机遇并存。圈子决定人生,资产改变命运。穷人翻身改命的机会(梯子)在哪里?

01、趁早理财;

理财越早开始越好,就越多收获。假设有人从20岁开始理财,30岁那年取出本息,他每年存一万,连续存款十年,利息3.5%,计算复利,十年后本息可以达到121419.92元。

而有的人起步晚,25岁才明白理财的意义,他每年存一万,连续存款十年,利息3.5%,计算复利,一样到了三十岁才取出55501.5元。这其中的差别,想必不用我说。

02、不断的学习知识;

学习,是最少的投资,却能得到最大的回报。学习能让你的眼光更卓越。亚洲首富依旧坚持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对他来说,是成为富豪最重要的投资。

学习财商知识,能让你有更好的金融市场的嗅觉、和更准确的市场预判能力,尤其在当前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放弃学习的人,终究被社会所抛弃,被财富所抛弃。

03、要学会控制风险;

投资理财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好风险。了解风险,控制风险是投资时的首要大关,无论做什么事,选择怎样的投资都会有风险,你要做的就是控制风险,求得收益。

成功的投资者还懂得“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他们会将财富分散到股票、基金、长期投资、房地产等各种投资渠道中。选择组合式的投资方法,才能保证风险最小化。

04、投资要保本;

让自己有后路,别赌上自己的人生。股神巴菲特曾有句人人皆知的投资三原则:第一条,不要亏钱;第二条,不要亏钱;第三条,牢记前两条。

投资是无法避免风险的,但是我们却可以控制风险,使得风险来临时,依然能全身而退。

建议你在投资前,一定要坚持闲钱理财的原则,哪怕投资的那部分资金亏损,也不至于让你的生活过的窘迫。切记,不要拿你的全部资产去投资,那样跟赌上自己的人生没有区别,一旦一步下错,则满盘皆输。

05、耐心坚持;

无论是工作还是做事业,都遵循一个通用原则:心态+坚持+耐心=成功!没有好的心态看不到希望,不能坚持的人笑不到最后,没有耐心的人更是得不到成功和财富。

理财是一件长远的计划和过程,切记不要半途而废,理财的艰辛在于花心思和坚持,不在于使自己捉襟见肘。

投资不是一时热情,而是一种生活习惯;理财,不仅是理钱,让钱保值增值,还是打理人生,做好人生财务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资产   复利   人生   本息   经济危机   梯子   富人   普通人   穷人   圈子   风险   财富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