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vs AI︱新贵崛起还是王者归来?

转发自:蚂蚁财富

深度好文,预计5分钟读完


一声巨响之下……

SpaceX的星舰飞船在空中爆炸解体,首飞入轨飞行告一段落。

尽管如此,星舰飞船都可能是未来探索太空的主流模式之一。

不过,「可重复使用」「资源回收」这两大商业可持续发展优势,让低成本探索太空成为大势所趋。

但前沿科技似乎总会遭遇一个规律

势如破竹响彻天际,产业落地困难重重。

以今年火爆的ChatGPT为例,AI产业化应用似乎指日可待。

但现实是,AI研发企业距离盈利还有待时日,科幻电影中AI全面接管人类社会的场景绝非一步登天。

这两周市场上演了一幕大戏:新能源、AI来回绞杀,两周三次反转。

一直在跌的新能源突然反扑,基金经理满仓新能源引起轰动。

一直大涨的AI概念集体闪崩,引发人工智能退潮论。

所以,到底谁是王者???

灵魂拷问三连:

AI商业化突破还需多久?

会像星舰「解体」一样“放烟花”吗?

会像新能源一样,在未来给我们惊喜吗?

今天带着三个问题,我们不仅会深入剖析。

同时替大家严肃拷问汇丰晋信基金经理们,并公开他们实际持仓情况。



01

当下的AI=10年前的新能源?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人工智能AI像极了5-10年前的新能源,正处于艰难的从0到1的突破过程。回顾过去,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投资机会,AI极有可能复制甚至超越新能源的成功。但设想一下5年前,又有多少人愿意投新能源呢?

或许是为避免重蹈覆辙,现在的市场正以2020年投资新能源的热情,追捧AI概念公司。然而,从0到1的道路总是坎坷且充满不确定性。毕竟,没有人能预测出下一个潮流,(目前ChatGPT也不能)。


02

好行业 好机会


不过,无论如何评估AI当前的风向和不确定性,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绝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投资中,好行业、好趋势,并不一定等于好机会

某些行业有大发展,与投资相关的股票能否赚钱是两码事

找到好的投资方向仅是投资的一个维度。

成功的投资还需要其他维度。

核心在于找到被低估的标的。

毕竟老司机都知道,投资操作离不开「买低卖高」原则。

如果公司价值已被高估,不论其是否处于好的投资方向,都可能让投资者亏损。特别是当我们站在下一笔投资的角度来思考时,必须审视:公司是否真正受益?当前的估值是否仍然被低估?对于新技术、新业务,我们还要观察当前的市场预期,是否是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能力实现的。

尤其在今年的数字经济行情中,市场并非完全依赖AI推动,而是有实际的基本面支撑。在去年市场低谷时,计算机行业的许多标的,在中性经营假设下,PE预测值已经不到15倍。对于充满创新机会的行业来说,这样的估值显然是价值洼地

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不少计算机领域的需求正在恢复或重新释放。叠加我国「自主可控」和「自立自强」的需求,当前的数字经济领域呈现出国内外共振、政策与产业共振的状态。尽管未来整体板块的波动性可能加大,但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03

市场需要星舰,也需要长征


对新技术的探索总是充满挑战,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这种挑战和风险。

2022年全球186次轨道发射,SpaceX的猎鹰系列一共61次遥遥领先,彰显了新技术的优势,但还有2/3的任务由中国的长征系列、美国的德尔塔、欧洲的阿丽亚娜等传统火箭承担。特别是载人航天这类求稳的任务,更是与SpaceX绝缘。

回到投资中看,追求创新还是稳健,有时候也是两难抉择。

AI处于发展初期,潜力爆棚,想象空间更是巨大。

而新能源经历了2年的快速渗透,预期市场空间已经从原先的10倍缩减为2-3倍。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投资是多维度的。

不仅要看基本面、盈利、空间,更要关注价格

只要价格合适,即使成长空间不如前,依然有可能带来丰厚的潜在回报


来看一下基金经理们的观点 <<<

数据来源:汇丰晋信基金,截至2023年3月31日。图表所列个股仅为本基金截至各季度末当天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不代表基金在各季度始终持有或未来仍将持有这些个股。列示个股仅作说明用途,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汇丰晋信基金投资总监、基金经理陆彬分析:

尽管当前对于新能源板块存在巨大分歧和争议,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风险,但我们看到未来三年的,新能源板块的投资价值是凸显的。不少行业龙头公司经过本轮调整,对应2025年的估值已经不到10倍。虽然行业上行的强度可能没有过去三年那么大,但未来三年的市场份额、行业的格局,会比2019年更加确定。而且在股价回调和下跌的过程中,往往会放大市场的情绪,但作为基金经理更是要克服贪婪和恐惧,保持理性。

当前我们会重点关注新能源板块中:


01

供应仍然紧张的环节

盈利能够持续稳定向上,例如电池环节;


02

新技术方向

当前找到了一批对应2025年估值不到10倍的投资机会,但过程中不确定性会更高,同样带来的估值提升弹性也会更高。

数据来源:汇丰晋信基金,截至2023年3月31日。图表所列个股仅为本基金截至各季度末当天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不代表基金在各季度始终持有或未来仍将持有这些个股。列示个股仅作说明用途,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汇丰晋信基金经理

吴培文 分析:

站在当前,我会在关注数字经济估值风险的同时 ,去挖掘那些能够切实从产业复苏和政策支持中受益、估值依然偏低、以及市场对其预期相对较低且未来有可能超预期的上市公司。


基金公司简介


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汇丰环球投资管理(英国)与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合资,于2005年正式成立。截至2022年末,公司旗下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为476.63亿元人民币,已拥有34只不同类型基金产品,产品线较为完善,能够为投资人在不同市场风格下提供适合的投资标的。汇丰晋信基金的投资管理理念可以总结为三点——追求投资能力的「可解释、可复制、可预期」。


风险提示

本基金管理人依照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情况下,投资人可能损失全部本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敬请投资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本资料所提供的资讯均根据或来自可靠来源,但并不保证其准确和完整性,仅供参考,不构成对读者的实质性建议。

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详情请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新能源   管理人   新贵   投资人   个股   风险   未来   经理   基金   行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