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一定要“动”!做这一件事,就能降低40%的死亡风险!


康康

老了身体变差了,是不是就得待在家里?


要是老人感觉身体状态稍微差一些,就卧床休息比较好吧!

马大姐
健健

其实一动不动反而不利于延年益寿,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还是要多出去走走哦~



每周走路1小时,死亡风险降低40%


2022年,公布于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22)上的一项大样本研究表明,8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步行至少1小时可降低40%全因死亡风险!


与不运动的参与者相比,每周步行至少1小时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40%,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了39%。无论老年人是否进行中等或剧烈活动,步行都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此外,研究人员建议,步行时间不需要很长,每天只需10分钟慢走即可达到最好效果。




只要动,你的身体就获益!


老年人一定要运动!不在乎采取什么样的运动方式,不在乎运动多少,只要动起来就比不动好。



只要动,就能改善睡眠


只要动,就能有一个更好的心情


只要动,就能维护或改善心肺功能,这是长寿的重要保障。


只要动,就能给你更多的自信


只要动,就有助于改善血压、血糖、血脂,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只要动,就能消耗体内储存的脂肪,避免肥胖以及由此引发的多种健康问题。


只要动,就能延缓肌肉萎缩,这是健康的基石。


只要动,就能降低骨质疏松的危险。缺乏运动是发生骨质疏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老人应该如何动起来?


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最佳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也不同。不同老人结合自己身体情况,采取适宜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是维护自身健康的重要保障。


特别是高龄老人运动锻炼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安全第一,避免运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避免过度运动带来的不良影响;二是能动就动,动就比不动好。


如果身体很健壮,没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走路很稳,每天户外行走半小时(大约3000步)是完全可以的,这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维持肌肉容量和力量、维持心肺机能、预防“三高”和心脑血管病都很有益处。



如果身体较虚弱,或者患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病或其他影响身体机能的疾病,进行运动时就要量力而行,原则是保证安全、不能因为运动过量引起不适感,以免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诱发严重后果。



如果因为某些疾病需要长期卧床,只要情况允许,要尽量在床上进行锻炼上下肢的运动,目的在于维持有限的肢体功能、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来源:健康时报


精彩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老人   风险   运动量   老年人   身体   疾病   小时   情况   方式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