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股份一季度净利翻2倍,年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出具保留意见 - 看财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月28日晚,岩石股份(600696.SH)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70.24%;归母净利润3103.46万元,同比增长201.02%。

然而不久前披露的年报显示,岩石股份去年在营收同比增长80.9%的基础上,净利润下滑近4成。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标准有保留意见的审计结论,其原因与公司涉嫌信披违规、遭立案调查有关。

去年净利下降近4成

资料显示,岩石股份(即上海贵酒)是一家产供销一体化的酒业管理集团。公司旗下品牌和产品覆盖酱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和果味酒等多系列产品线。

2022年财报显示,岩石股份实现营收10.91亿元,同比增长80.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724.4万元,同比下滑39.86%;扣非净利润约3397.85万元,同比减少42.68;经营现金流净额约6509.63万元,同比减少73.85%。

主要财务指标,来源:2022年年报

对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岩石股份表示主要是酒类销售增加所致。然而,尽管收入大增,但公司的盈利质量和现金流并未得到改善。

过高的销售费用侵蚀了公司的利润和现金流。财报显示,2022年岩石股份销售费用达到4.5亿元,同比上年度的1.4亿元猛增222.48%,销售费用几乎占了当期营收的四成,且为净利润(3724万元)的12倍左右。

对于销售费用大幅增长的原因,岩石股份解释称主要系公司广告宣传、市场投入和营销人员增加所致。

从区域市场表现来看,岩石股份走的是全国化扩张路线,但营收大头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其他区域表现一般。年报显示,华东区域去年实现营收4.58亿元,同比增长72.41%,营业收入占比为42%。

值得注意的是,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岩石股份202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据悉,岩石股份于2022年7月1日收到上海证监局对公司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上海证监局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称,截止审计报告日,立案调查尚未有最终结论,因此无法判断上述事项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

“更名王”深陷商标争夺战

岩石股份早在1993年登陆A股市场。在30年的资本市场摸爬滚打中,岩石股份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实控人,都经历了多次变更。

从福建豪盛 ST豪盛 利嘉股份 G利嘉 G多伦 多伦股份 匹凸匹 *ST匹凸 ST匹凸 ST岩石 岩石股份,公司因此有了A股“更名王”的称号。

在更名的同时,岩石股份主营业务也轮番变换,涉及各个时期的热门赛道,诸如房地产、矿产、互联网、金融等。近年来,公司开始涉足白酒。

2018年韩宏伟、韩啸父子入主岩石股份(ST岩石),岩石股份主业开始转向白酒,随后以228.24万收购贵州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体更名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贵酒)。在白酒概念股的加持下,岩石股份股价扶摇直上,曾于2020年创下半年涨幅五倍的纪录。

股价走势,来源:Wind

尽管经营主体已更名,但“贵”字号商标的争夺一直困扰上海贵酒。

早在2021年9月,贵州贵酒提起诉讼,要求岩石股份及关联方在官网、微信公号、广告宣传中停止使用“贵”、“贵酒”、“贵酒股份”、“上海贵酒”、“贵酒集团”、“上海贵酒体验中心”等简称、标识,并索赔1000万。

年报显示,2023年2月10日,岩石股份收到法院诉讼材料,贵州贵酒集团在浦东法院起诉包括上海贵酒在内的5名被告,要求相关被告停止在公众号“贵酿酒业”中使用“贵酒集团”、“中国贵酒集团”、“中国贵酒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虚假宣传及擅自使用“贵酒”字号,并索赔2000万元。截至报告出具日,尚未判决。

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曾表示:“在资本市场上凭借各种概念不断推高股价的岩石股份,是需要消费者和投资人、渠道商提高警惕的一个对象。中国真正做酒的企业都需要一种工匠精神、时间的积累、一代一代地传承。白酒行业是一个老实人的行业,不是做概念、务虚就能做大的。”(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多伦   年报   岩石   股份   净利   现金流   净利润   白酒   上海   中国   意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