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约吗?英德的“夜间经济”很有烟火气

夜微凉,灯影醉。随着夜幕降临,在英德北江边、城南防洪堤段的10多家休闲饮品店渐次点亮。微黄的灯光下,忙碌了一天的市民约上三五知己,坐在沙滩椅上,点上饮料小吃,互诉着白天的趣事。英德的夜生活从充满人气的北江边开始。

英德打造多个旅游休闲夜间经济集聚区,力争实现“出圈”“破圈”。曾德韬 摄

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大众的出游需求增长,夜间消费重归火爆。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英德正把握文旅融合新风口,着力发展夜经济,打造多个旅游休闲夜经济集聚区,力争实现“出圈”“破圈”。

商圈增添“烟火气”

在月桂湖市民广场,不少年轻人在摆摊创业。受访者供图

麻辣烫、柠檬茶、螺蛳粉、章鱼小丸子……华灯初上,英德市区迎春巷步行街的“一步一美食”让行人眼花缭乱。这里位于明珠广场商圈周围,每晚都会吸引不少前来就餐、购物的市民。

店主周女士在迎春巷经营着一家奶茶饮品店,她表示,凭借着商圈“自带流量”,每天傍晚开始,迎春巷人流往来、络绎不绝,她与员工时常连续“奋战”三四个小时,到晚上9点半后才稍微空闲下来。“气温逐渐回暖,柠檬茶、果茶等冷饮特别受欢迎。”

市民潘春燕刚与同事在明珠广场吃完晚饭,然后走进一家服装店选购春夏季的衣服。作为本地人,她认为,商业中心最重要的是环境干净整洁。“以前的迎春巷环境脏乱差,这几年经过创文整治后,路宽敞了,地面干净了,逛起街来也会舒心。”

商圈吸引的不仅仅是人流,还有知名品牌商家。周末饭市,英德合地广场内人来人往,不少年轻人提着饮品,排队等待餐厅的叫号。英德合地广场项目总监曾珍介绍,近年来,合地广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发展规划,重点引进品牌餐饮商家,广场人流量得以大幅度提升。“去年,广场引进了12家品牌餐饮,瞄准年轻消费群体。如今广场日均人流量达上万人次,同比提升20%。”

近年来,英德结合市民及游客的消费特点,大力支持特色餐饮、步行街区和景区景点扩容增质,打造了西门町特色旅游街区、月桂湖城市休闲公园、奥园巧克力王国等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夜间经济集聚区,丰富了夜购、夜宵、夜娱、夜游等消费业态。同时,公安、城综、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治安管理、噪声控制、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等问题监管力度,为市民打造安全、卫生、干净、有序的夜间环境。

据统计,2022年英德全年接待游客21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43亿元。在2022年全省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英德群众安全感在清远各县(区)排名第一。

“想你的风”吹旺夜间经济

市民在“网红路牌”拍照打卡。受访者供图

前段时间,位于英德北江防洪堤的“网红路牌”在网上火了一把,吸引了不少年轻男女前往拍照打卡。

去年,在北江防洪堤外堤开休闲吧的杨女士从网上发现“网红路牌”的文案后,在店门口设置了一块“路牌”。“想你的风终究是吹到了英德”“我在英德很想你”。充满文艺范的“路牌”立即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天气暖的时候店外都坐满了人。”杨女士表示,选择在外堤开店主要是看中这里临近北江边,江风迎面吹来十分舒适,同时周边也有空余的位置方便顾客停车。如今,外堤已有10多家休闲餐饮店进驻,同时还自发形成不少大大小小的摊位。

一张桌子,几张沙滩椅子,几杯饮料,便吸引年轻人前来消费。大家从工作谈到爱情,从爱情谈到未来,倚着北江的防洪堤外堤,逐渐孕育出独特的夜间文化。

“老板,来一杯鸭屎香柠檬茶。”“好的,要正常糖还是少糖?”

每到周末,市区月桂湖市民广场总能被各式摊贩的灯光照亮。这里充斥着烟火气、食物的香气和人潮涌动的乐趣,嘈杂声不绝于耳,却又很动听。

2020年,英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把便民服务、保障民生和城市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不占消防通道、不占盲道、不占绿地、不侵占他人利益、不扰民的前提下,在此设置灯光夜市安置点,丰富了夜市业态。

大学生唐其旺在寒假期间与朋友在广场经营了一家鸡尾酒摊档,打算在放假期间积累创业经验。“不想整个假期都宅在家里打游戏,想自己体验一下创业的乐趣与困难。”唐其旺说,广场人流比较多,几乎每天晚上由6点忙到10点,有时也会骑上电动车送外卖。“虽然很忙,但我还是挺喜欢这种充满‘烟火气’的氛围。”

在偌大的广场里,摊主们或以地摊形式经营套圈圈、打气球等项目,或架起“网红”摆摊工具车卖起饮料小吃。

让唐其旺印象深刻的是,尽管广场每晚都人来人往,但直到他们收摊回家时,地上很少会看到成堆的垃圾,前来消费的市民和摊主都会自觉地把垃圾放进垃圾桶里。“这得益于近几年英德大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市民的素质越来越高,城市的形象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

夜间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在北江防洪堤城南段,市民约上知己在此休闲聊天。受访者供图

作为广东地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英德市户籍人口超过120万,且自然生态资源得天独厚,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势突出,消费市场潜力较大。尤其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英德的年轻消费群体越来越多。据英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统计,2022年,英德市区新增餐饮业经营单位675户,餐饮消费市场日趋旺盛。

随着夜间经济的火爆,市容、交通、卫生等管理也在考验着一座城市,特别是缺少管理的“野外”场地。

此前,英德江湾大桥旁曾流行起“车尾箱”夜间经济,摊主们大多以三轮车、后备箱作为摊位,售卖奶茶、柠檬茶、啤酒等饮品。虽然一开始得到了不少市民的青睐,但后续因缺少管理,每晚草地上都留下成堆垃圾,且部分车辆违规停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交通秩序,从而引来市民投诉。城综、交警等部门也对该路段进行了专项整治。

尽管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英德的夜间经济迅速复苏,但其仍属于粗放式发展,融合特色文化符号、生活氛围和商业业态的夜秀、夜阅等特色活动还未丰富,商文旅产业高度融合的夜间经济有待全面发展。

在日前召开的英德市委十四届第53次常委会(扩大)会议上,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指出,对新经济新业态,要坚持以市场主导为主、政府引导为辅,推动安全有序发展,想方设法做好经济数据纳统,保障好新业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着力完善新经济新业态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引导新业态新模式成长为英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曾珍认为,一个城市要发展,需要夜间经济的锦上添花。目前,英德的夜市场所仍相对分散,缺少一个集中管理、商家可抱团取暖的区域。“希望政府部门能在合适的地方开辟一些规范的夜市场所,同时可以参考淄博烧烤的‘爆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打造英德特色的夜间文化经济。”

英德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相关职能部门要着力提升配套服务,包括改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加大治安管理、噪声控制、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监管力度,打造安全、卫生、干净、有序的夜间环境。同时,要积极推进夜间康养、文化、休闲、旅游等新业态,满足百姓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

有专家指出,“夜间经济”不能跟“日经济”一样,应该按照其经济特点和规律办事。相关部门应鼓励扶持“夜间经济”,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扶持、多一点顺势而为,从而拓宽社会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关报道

“夜市”延伸到乡镇

乡镇“夜市”,吸引了不少群众前往体验。受访者供图

夜色搭台、集市热闹……从年初以来,“夜市”的火在英德多个乡镇也燃起了,来自珠三角的企业瞄准英德乡镇这个潜力市场,相继开展了规模盛大的夜市活动。

4月14日至18日,英德沙口镇举行办了“2023七彩缤纷潮玩星空集市”,打造出一个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全新夜消费场景,热气腾腾的夜间消费,吸引十里八村的人前往体验,刺激文旅商业消费市场。“很新鲜、很热闹,以前要到市区才能体验,镇里很少举办这样大的活动。”不少群众感慨道。

值得关注的是,乡镇夜市不仅集齐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还以灯光科技文化为主线,引进了大量霓虹灯组作为主场地气氛点缀,形成美丽的灯光景观。夜市的主办单位是来自珠三角的一家展览公司,现场负责人介绍,其间有五十多家商户入驻夜市,还设置有商品区和儿童游乐区,五天的消费额有20多万元。

该企业并非首次到英德乡镇举办夜市,“我们的业务覆盖全省各地,主要负责布置场地、安排水电、维持秩序,给商家提供平台,前几年在英红镇做过几次,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看好这方面的市场,今年开始进入英德其他乡镇。”该负责人介绍,近期他们还在浛洸镇举办了夜市活动,消费额达到50多万元。

乡镇夜市如一股春风,一定程度激发群众的消费欲,带旺了当地的夜间经济,但摊位撤去后留下的却是“一地鸡毛”,叫好却不叫座。

“除去成本,我们实际上是没有什么钱挣的。”该负责人坦言,每个乡镇虽然夜市开展头两天很热闹,虽然人气旺,但是受限乡镇的消费群体大部分是老人小孩,消费力不高,只有人口比较多的乡镇效益才比较好一些。

对于当地镇区群众来说,夜市很热闹,但是并没有达到期望值,不少人吐槽,夜市卖的物品普遍偏贵,而且味道也一般,仅仅只是图个热闹。“希望以后的夜市能够更好地结合本地特色和消费特点。”

记者观察

夜间经济如何“出圈”“破圈”?

山东淄博烧烤“霸屏”两个月、湖南长沙网红美食店文和友排队到7000多号一座难求、珠海夏湾夜间特色小吃街“烟火气”一夜爆火……

近年来,“夜间经济”作为一种新型文旅业态,正在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发力点。纵观网络的爆火城市能实现文化引领夜间经济“破圈”,背后都离不开一个神秘的“推手”——当地政府。

尽管目前英德的夜间经济仍处于粗放发展、起步阶段,但英德作为广东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坐拥120万人口,有着中国红茶之乡、中国麻竹笋之乡、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旅游强市等诸多称号,在发展夜间经济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笔者认为,想要发展好夜间经济,应该在政策、文化和品牌上下功夫。

一方面,建立夜间经济协调推进机制,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以英德特色文化为主线,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市场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开发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培育一批夜间经济主题街区,举办一批夜间经济特色活动;相关职能部门要提升综合体、步行街、商圈等平台的精细化运营,为国内外品牌进入英德提供便利、营造良好环境。

另一方面,夜间经济不仅仅要在“吃喝玩乐”上做文章,同时也要在文化内涵上下功夫,推动夜间经济与饮食文化、民俗文化、节庆会展文化等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美食+文创IP”“传统手工艺+AI技术”等跨界联动,培育能够“出圈”的特色首店、网红店。

同时,要统筹好公安、交通、文广旅体、城综、应急、消防等部门,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夜间公共服务保障,提高重点地区街面见警率,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治安环境。

而在夜间经济向乡镇延伸方面,当地政府应该积极主导策划符合自身特色的长久夜市,针对部分乡镇常住人口并不多等情况,可以分区域分片区开展,吸引商家入驻,激发乡镇夜间经济活力。

【南方+记者】陈咏怀

【通讯员】英宣

【作者】 陈咏怀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英德   英德市   北江   夜间   防洪堤   经济   夜市   烟火   乡镇   今晚   市民   广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