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掌声有请张掖闪亮登场!

中国的西北

像一首荡气回肠的史诗

广袤至极,绵延万里,穿越时光

它的辽阔与悠远

牵动着每个人心中对自由的向往

而在甘肃的西北部

有这样一条伟大的丝绸之路


探丝路古城,寻如意甘肃

2023年4月26日晚19:30-21:30

欢迎锁定

@央视一套 新媒体(“央视一套”抖音号、视频号、央视频号、新浪微博)

关注“第11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探会直播特别节目


由国家文旅部、甘肃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第11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将于4月26日至30日在张掖举办。可以欣赏到巍峨连绵的祁连雪峰、浩瀚的大漠戈壁、神奇怪异的雅丹地貌、逶迤远行的沙漠驼队、永不干涸的清泉;可以在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欣赏到世界上最精美、最珍贵的古代壁画和雕塑;可以登上万里长城西段雄伟的关城,在古战场、古遗址中追寻历史的记忆…

今天,让我们一起聚焦中华之美 【知行中国相约甘肃】研学活动。中外学子齐聚张掖,行万里路,深度研学河西走廊,用别样的方式打开如意甘肃之美。

04月26日 中外学员抵达张掖市—参加第十一届敦煌行·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节,活动真是精彩纷呈呀!

【1】领导会见

【2】丝绸之路旅游推介之夜

【3】第11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

【4】甘肃旅游推介及国际旅行商合作大会

【5】甘肃省文旅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

【6】2023年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联席会议

【7】第32届西北旅游协作区会议

【8】世界旅游联盟·丝路对话

【9】中国——中亚旅游文化周

【10】发现中华之美——在华外国青年“知行中国·相约甘肃”研学推广活动


04月27日研学大佛寺、七彩丹霞

大佛寺

丝路名刹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又名“卧佛寺”,为历代皇室敕建的寺院。这里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像和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创于西夏,建于前明,上下数百余年更喜有人修缮果;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游三千世界方知此梦是真空。”这是对张掖大佛寺悠久历史的阐释,也是对佛祖释迦牟(mou)尼涅槃入定的真实写照。卧佛安睡在大殿正中1.2米高的仰覆莲花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

造像木胎泥塑,金妆彩绘,面庞贴金,头枕莲台,侧身而卧,双眼半闭,嘴唇微启,形像丰满端秀,姿态恬静安详。胸前饰"卐”(万)字符号,梵文寓意“吉祥海云相”。


七彩丹霞

都说,张掖是大西北的颜值担当。但沿着丝绸之路进入张掖,从东向西,一路上最吸睛的,还当属张掖的七彩丹霞。如果说,张掖用一座城,点缀丰富了丝绸之路;那么七彩丹霞则用七彩色,侵染装饰了张掖城。所以,行至张掖,一定不能错过七彩丹霞!


举目远眺,一幅幅大型油画呈现眼前,一个个形象逼真的图案进入眼眶,一条条大自然编织的丝绸锦缎。红,黄,绿,白,深浅不同的褐色等色彩层次分明。



有的山脉红黄相间,有的山脉黄白相间,远观气势磅礴,俯瞰包罗万象;如睡美人、小布达拉宫、大扇贝、众僧拜佛、灵猴观海……这哪里是一座座山脉,分明就是大自然创作的一条艺术长廊。


04月28日车赴嘉峪关—悬壁长城—嘉岭关城楼


嘉峪关城楼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其名称就是取自千古雄关嘉峪关。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与山海关、镇北台并称中国长城三大奇观。

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七一冰川等。

嘉峪关关城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关城始建于明朝,是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关城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

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 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市西北14公里处,距嘉峪关关城8公里,此处南山长城为石关峡长城,北山为悬壁长城,它们皆是嘉峪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悬壁长城在峡谷的北面,为南北走向,城墙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

这两条长城形成拱卫之势,共同扼守黑山峡口。景区内参观的主要内容有体现长城文化的悬壁长城,体现古代丝路文化的“丝绸古道”雕塑群和嘉峪关古代兵器展览等。

古丝绸之路雕塑群雕刻了中国古代在嘉峪关地区有过记载的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七位主要历史人物造像及五名随从、二匹马、二峰骆驼和一架马车塑像组成,借以展示石关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内涵。


04月29日车赴玉门—玉门油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老一井,车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玉门油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纪念馆已成为弘扬铁人精神、宣传铁人家乡、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系全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廉政教育基地、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



纪念馆整个展厅分为五个部分(苦难经历、创业玉门、会战大庆、心系家乡、精神永存),共展出了26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图片,以及实物100多件,主要分为日常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学习用品、奖品等,其中棕榈箱尤为珍贵,它是铁人王进喜生前遗物,也是镇馆之宝。同时还有铁人同时期的物品、奖品也尤为重要。这也构成了纪念馆的馆藏基础。



老一井

玉门,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玉门,位于甘肃省境内,历来有“塞垣之襟带,车马之通衢”之说。就是在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尤以石油最为丰富。


玉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地质家前来探险考察。玉门老君庙油田,石油人心中的圣地,在这片史籍载有石油、河水中淌有石油的西北荒凉之地,播下了石油先驱们最初的石油梦想。


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发源地——老君庙,就坐落在玉门石油河的东岸。老一井,即老君庙油田一号井,也是玉门油田的发现井,她静静地伫立在石油河畔。老一井静静地依傍在老君庙旁,与庙堂上的太上老君朝夕相伴。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如遇摩擦振动,便会殷殷发声,有鼓角之声,轻若丝竹,重若雷鸣。故“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数千年来沙山环泉,泉映沙山,在沙山深谷中,“风夹沙而飞响,泉映月而无尘”。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颇为奇观,可以说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足以惊艳所有的时光。山泉共处,沙水共生,鸣沙山月牙泉可以说是大西北最美的千年守望。

04月30日莫高窟—大师讲堂 —车赴莫高里工匠村,泥塑+临墓—观看《又见敦煌》

莫高窟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意为盛大辉煌者,敦煌自诞生的那一刻,就注定着不平凡。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把最美的时光、最美的艺术封存在了大漠石窟中,为后人留下了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目、2000多身彩塑。这些惊心动魄的石窟,美得令人窒息的壁画,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场极致的视觉盛宴。

一、九层楼

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开凿于初唐时期。它高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一尊依山而塑,高35.5米的巨型弥勒佛像真,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也是国内的第三大坐佛,被称为“北大像”

二、220窟

此窟保存有“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的墨书题记置。南北壁通壁分别绘西方净土变和东方药师经变,场面恢宏、白色彩瑰丽、人物众多、构图精细,为唐代佳作;东壁绘维摩诘经变,其中的维摩诘像乃人物画之精品;下部绘听法的帝王群臣,与传世初唐画家阎立本的名作《历代帝王图卷》相比毫不逊色。

三、158窟

感受平静如大海,安详似永恒的莫高窟最大涅槃像。整身佛像头南脚北,神情安详平静,姿态优美典雅,实为莫高窟最具传神魅力感化人心的佛像。此外,在涅槃像周围描绘了

嚎啕大哭的弟子、沉着冷静的菩萨以及非常特殊的以割耳朵 、刺胸、剖腹等百态众生的举哀


莫高里工匠村

莫高里工匠村位于敦煌市莫高镇新墩村三组,公司创始人杜永卫为非遗项目敦煌彩塑技艺传承人,曾荣获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陇原工匠、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莫高里工匠村将敦煌非遗文化、院校美术教育、研学旅游体验三方资源有效整合,旨在打造标志性的文化高地、多元化的艺术园区、大众化的交流平台、特色化的研学基地和公众精神休闲家园,为人们提供一个关于敦煌文化艺术的学习体验场所,让“非遗”真正走入大众生活。

通过工匠、工种、工法及莫高窟典型洞窟复制等古老非遗文化的多维展示,彩塑壁画等古代技艺的挖掘研习,将文化研学与旅游市场接轨,助力非遗保护传承和持续发展,让敦煌古老文化得到更有生命力的延续。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由王潮歌编剧导演的西北唯一的一部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采用“流线式”空间体验方式演出,以“穿越”为指导思想,打破了时空,重建了距离,让观众体验情境交融式演出。

《又见敦煌》以史诗的笔法传承丝路文化,以艺术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国家“一带一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500多专业演员带您重塑历史,让您与古人对话,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完成一次古今穿越。

四个表演区的内容相互牵引,没有时间的界限,只有历史的长流。进入《又见敦煌》剧场,行五十步,您已穿越百年;再行百步,您已穿越千年;行走中观演,体验中再现敦煌的历史。


05月1日车赴阳关,出关仪式—车赴敦煌—敦煌博物馆—依依惜别


阳关

阳关,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

如今,真正意义上的阳关仅剩下一座汉代烽燧堡,孤零零的耸立在墩墩山之巅。古城、街道等,早已荡然无存,随风沙消散。雄浑的塞上风光,独具气象的汉唐军旅文化,又承载无数离愁别绪,如此阳关,更因沧海桑田的巨变而令人更加唏嘘。


敦煌博物馆

敦煌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新博物馆大楼建成于2011年。内设展厅、文物库、放映厅、贵宾厅、休息厅等。以“华戎交汇的都市”为展览主题,共设6个展厅。博物馆内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是弘扬敦煌文化、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敦煌学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敦煌博物馆被列为2008年甘肃省首批免费对外开放的博物馆。

在馆藏和陈列文物中,距今3000-4000年前出土的青铜器时期的夹沙陶罐、石斧、石镰、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证明敦煌 先民们很早就在这块“沙漠绿洲”中生息繁衍;

北凉石塔是已知河西地区最早的佛教艺术珍品。该馆还收藏有流散于敦煌当地的藏经洞文献,其中汉文82卷, 吐蕃文244卷,莢叶式吐蕃文8576页,一些汉文文书和写经,堪称敦煌文献之精品。

来源|甘肃兰神旅行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张掖   莫高窟   玉门   阳关   嘉峪关   敦煌   甘肃省   长城   甘肃   丝绸之路   掌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