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难求手慢无”,今年“五一”咋就这么火! - 睡前聊一会儿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最近这段时间,淄博火了,各种围绕着淄博烧烤的新闻和故事刷新着人们的朋友圈。时值“五一”假期,居高不下的流量,有了落地开花的可能。然而就在昨天,淄博文化和旅游局发布致广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坦陈“中心城区客流量已超出接待能力”,呼吁“错峰出行、避免扎堆”。不只是淄博,很多地方也有类似“幸福的烦恼”。今年的“五一”,究竟为啥这么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图源网络

小长假向来人多,今年“五一”同样火爆。4月25日,泰山景区管委会发布提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夜间时段的门票预约已满;4月26日,北京交通委表示,全市出行规模不仅将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还将超过2023年春运;根据铁路部门发布的全国车票发售情况显示,旅客出行需求旺盛,开往大理的“有风专列”、开往淄博的“烧烤专列”、开往成都的“熊猫专列”……小长假期间,全国铁路安排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达到10500余列,增开旅客列车1500多列。全国各地的热闹景象,自然也就不难想象。

不只是旅游景区的人山人海,假期消费市场也迎来“井喷”之势。看餐饮,“久闻《狂飙》猪脚面”,那就江门走起!特色美食城市喜迎八方宾客,粤菜、西餐、日料备受追捧,江浙菜、东北菜、湘菜预定量涨幅明显;看影院,“看偶像、看剧情、看特效”,通通满足!10多部影片齐聚“五一档”,青春、喜剧、动作、爱情、奇幻、动画等各种题材竞相辉映;看住宿,不少热门地区周边酒店“手慢无”,特色房型“一房难求”……在热闹的消费场景中,在高涨的消费热情里,在提振的消费信心上,涌动的是经济的澎湃活力,焕发的是生活的无限生机。

图源网络

节日经济向来是观察市场走势的重要窗口。作为疫情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后的首个“五一”假期,这是各种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的时间段,也是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市场提质的时间点。海量游客出行,多元消费火爆,线下与线上“齐飞”,实物与服务“两旺”……当天南海北风驰电掣,当你来我往人声鼎沸,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不仅是一种规律认识、客观事实,更是一种强大能力、坚定信心。

一座城市的声誉,需要流量的加持,更要有常量的供给。今年“五一”假期火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网红城市”的异军突起。淄博的烧烤,潍坊的风筝,洛阳的牡丹,西双版纳的水花……越来越多的“宝藏城市”凭借极富魅力的风土人情,获得广大游客的青睐与厚爱。其实,文旅走红只是表象,更多的秘诀隐藏在妥帖的管理、周到的服务、自发的热情里。毕竟,游客千里迢迢慕名而至,图的是顺心安心,要的是幸福感、满足感。从交通工具到环境卫生,从餐饮住宿到管理服务,任何一个细节都是完整旅程的一部分。越是名声鹊起,越要保持清醒,深耕内涵,努力把湍急的流量变成发展的增量。

当超大规模客流量、超高频率曝光量蜂拥而至,是“一次性收割”还是“争取回头客”,考验城市的格局胸怀和治理效能。“五一”前夕,热门旅游城市酒店价格高企,被很多人称之为“酒店刺客”;一些地方少数人在缺斤少两上动歪脑筋,在打车绕路上花坏心思;有的市场摊位相互串通哄抬物价……这样的“待客之道”,岂能是“发展之道”?针对这些价格乱象,多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管,严肃查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清醒的认识、及时的反应无不证明,纷至沓来只是第一步,如何留住脚步才是做大做强节日经济的关键所在。没有哪个地方能靠“网红”的名头经久不衰,唯有城市的气质、文化的底蕴、温馨的体验,才能让人们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所以问题来了,今年“五一”假期,你出游了吗?

这正是:

人人人,从从从。

众众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会儿   人民日报   淄博   专列   假期   游客   未来   时间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