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了就捧,打不好就踩,19岁的他怎么就已经被定义了未来?

广州队和浙江队的系列赛结束了,其中被讨论最多的就是广州队年轻小将崔永熙的表现。

两场比赛,第一场崔永熙13投3中,拿到了9分6篮板4助攻,第二场8投2中,拿到了6分6篮板4助攻。

可以说无论是进攻效率,还是最后的总数据,都不尽如人意。

这个时候,就有部分球迷对崔永熙表达出了“质疑”。

当然,我们不去说所谓的那些他是职业生涯第一次打季后赛,以及8强赛等等,光从目前他还存在的技术“缺陷”来分析,他确实还有提高的地方。

比如,持球。

关于这一点,似乎成为了中国男篮除了后卫球员以外的“通病”,尤其是锋线球员,因为内线球员虽然持球能力也不强,但是内线球员的持球机会也少,大家对其要求也就比较低,自然而然,也就没那么受关注。

但是,随着现代篮球的发展,锋线球员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一来,对于锋线球员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首先,就是要有持球能力,最好是能有像控球后卫那样的水准,因为控卫运球过了半场之后,内线的球员不是往内线沉,就是往外线拉,他们更多的就是一种过渡,或者是完成最后的那一下终结,但是想要让接下来的战术更富有内容,这就必须要锋线球员走上前来把球给接过去,是自己持球去改变对方的防守阵型,形成错位单打的机会,还是持球突破,吸引对方的防守,然后再把球传给机会更好的其他队友。

无论哪一种,都需要锋线能够持球动起来。

但是,现在咱们的锋线球员和内线球员的作用就有点“重叠”了,上来帮助后卫挡一下拆,然后后卫突破,他接到传球跳起来投一下,甚至机会不好,接到球之后站在原地不敢动,还要继续把球给后卫,重新组织这一次的战术。

等于就是,因为不能持球,锋线球员不但没有帮助到球队什么,反而很多战术到了他这还“流产”了。

中国男篮因为这个问题,始终这么些年都无法跟得上世界篮球发展的潮流。

现在好不容易出现了崔永熙这个天赋异禀的少年,大家都希望在他这里能够有所改变,但是通过这一轮系列赛来看,他还是和之前的那些“前辈”一样,持球方面没有任何的长进。

这样一来,大家对于他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期望就又瞬间变成了“失望”,因为如果练不出来持球,就只能是去当一个“3D”,可是要想当好“3D”也不简单,那就是投篮要准,这一点,对于崔永熙来说也不简单。

因为想要投篮准,除了个人私下需要不断的苦练,维持一个好的“肌肉记忆”以及一个优良的手感之外,还需要整个球队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帮助,比如好的战术配合,能够在他这一点传导出来机会,然后让他形成一个相对宽裕的出手空间,众所周知,对于大部分球员来说,没人防的命中率还是要比有人防的时候更高一些。

但是,无论是在广州队还是在国家队,想要达到这样的战术目的都不容易。

所以,崔永熙想要走出一条纯粹的“3D”之路,其难度系数也非常的大。

最主要的是,如果只是成为一个“3D”,很多球迷也觉得有点浪费他的天赋了,如此出众的运动能力和爆发力,他就应该向着丁彦雨航的方向去发展。

其实,单论身体素质,丁彦雨航可能还没有崔永熙这么优秀,但是2015-2018那几个赛季,丁彦雨航之所以能在CBA“所向披靡”,主要就是因为他的“全面”,持球不敢说完全达到了控卫的水准,但是也基本足够支撑他去完成所有他想要完成的动作了,甚至可以说已经达到亚洲锋线球员的“天花板”了。

然后就是他的投篮,无论是三分线外的接球就投,还是运一步再跳起来投,亦或者持球突破后的急停跳投,都是非常有把握。

那真的是,只要丁彦雨航一出手,很多球迷都觉得稳了,包括和他对位的球员也是这么认为。

当然,这其中除了持球好,投篮准之外,更主要的是,在需要摆脱防守,获得出手投篮空间的那一下对抗也非常出色。

篮球说到底就是一项时时刻刻充满了对抗的运动,无论做什么动作,哪怕是正常的持球推进,对方的球员上来防一下,没有一个好的对抗,也有可能就会被直接给抢断了。

所以,对抗才是篮球本领的一项最基本的“基本功”。

一一对照一下这几点,目前的崔永熙都还有欠缺,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季后赛表现不佳的原因。

对方是联赛战绩排名第一的浙江队,防守能力毋容置疑的强大,又加上这是季后赛,崔永熙现在又是“当红炸子鸡”的存在。对于他的关照那肯定也是格外的“上心”。

可是,任何“菜鸟”在起初通往超级巨星的路上,或者是已经成为了超级巨星之后,无不都是这样的待遇。

所以,崔永熙现在需要想的就是,如何去适应和接受这种防守,并且和能够让对方的防守变得形同虚设。

客观地说,这3项能力都不好练,持球和投篮,不但需要非常勤奋和刻苦,也还需要一定的天赋,要不然,咱们的锋线球员也不至于只有一个丁彦雨航练出来了,可能就是对抗还是稍微好一些,足够自律,足够坚持,应该就能有显著的提升。

但是,现在也不顾不得这么些了,先行动起来再说,休赛期就不要再想着如何休息和放松了,赶紧制定一个完善的训练计划,就包括之前有传闻说的要准备去到美国特训,顺便参加一下2023年的NBA选秀。

个人觉得这个非常可行,就是不一定真的要参选上,就只当是去见个世面了,最主要的是那边的训练确实还是更为科学一点,对于运动员的能力提升确实更为显著。

而且,无论以后什么样,就是崔永熙一直都是要留在CBA打球了,但是也要充分的把每个休赛期给利用起来。

把“成长”当成是一件“可持续”性的,长期的事情来做。

这才是对于一个优秀运动员正确的打开方式,而这就需要其球队在背后的鼎力支持了。

不要灰心,不要丧失,小伙子,你才19岁的年龄,未来真的还有无限的可能。

而我们的球迷,也要再多给他一些时间,真的不要打好一场比赛就捧,打不好一场比赛就“踩”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球员   这一点   内线   广州   后卫   战术   球迷   定义   能力   篮球   未来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