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歌手本人的歌还好听”?爆火歌曲被指侵权,AI又惹麻烦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继人工智能(AI)技术在绘画、摄影等领域引发多起版权纠纷后,AI生成的音乐也激起了音乐创作者的抵制。

据美国《纽约时报》20日报道,上周,一名网友以加拿大说唱歌手德雷克(Drake)和加拿大歌手威肯(The Weeknd)的声音为原型,利用AI技术生成了一首时长两分钟的歌曲《我心可鉴》。在发布后,这首歌迅速爆火并传播到了多个平台。截止周一下午,这首歌在TikTok上累计获得了超过1500万次播放量,在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上播放量已超过60万次,在YouTube上获得27.5万次播放。有乐迷认为这首歌“比德雷克本人的歌还好听”,但也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创作的歌曲“好到让人感觉很危险”。

据BBC报道,德雷克所属的音乐公司环球音乐集团认为,这首AI合成歌曲违反了版权法,并已于17日向平台方投诉,令其下架,并要求Spotify和苹果等流媒体平台切断AI对其内部音乐的访问权限,防止开发人员利用其版权音乐训练AI模型。环球音乐集团在音乐杂志《公告牌》上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平台负有法律和道德责任,限制侵权者使用其服务”,“我们将毫不犹豫地采取措施保护我们和音乐人的权利”。

AI音乐近期引发的争议还不止这一起。据犹太电讯社19日报道,两位备受欢迎的已故以色列歌手——被称为“东方麦当娜”的奥芙拉·哈扎和被称为以色列“米兹拉希音乐之王”的佐哈尔·阿戈夫被人通过AI技术“复活”,这名网友利用他们生前的影音资料合成创作了一段二人合唱名为《永远在这里》的歌曲视频。但是,阿戈夫生前曾犯强奸罪,以色列音乐记者萨森认为,如果奥芙拉还活着,并不会愿意跟这样的人合作。奥芙拉的经纪人也表示,AI没能复原她“神圣的声音”,而且这首歌的音乐类型也不是米兹拉希音乐。

AI版权纠纷已引发大量道德及法律层面的讨论。人工智能倡导者塞勒曾3次为AI生成的作品提交版权申请,但均因“作品并非由人类作者创作”而被拒绝。据《纽约时报》报道,关于AI对版权作品进行数据抓取是否属于“合理使用”、谁是AI生成作品的所有者等问题目前仍无定论。关注新兴技术的网站Memia的创始人里德表示,法律体系往往追不上技术的快速发展,但广泛讨论能推动法律快速更新。(王晓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以色列   歌曲   人工智能   环球时报   纽约时报   好听   版权   歌手   作品   平台   技术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