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经济“首季报”,发言人详解这些关注点

GDP同比增长4.5%,CPI同比上涨1.3%,服务性消费回升明显,进出口数据高于预期……作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季报”,我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4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对一季度经济数据中的关注点进行了解读。

4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右)对一季度经济数据中的关注点进行解读。图/视觉中国

关注1

消费:如何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从一季度情况看,消费增长明显回升。一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比去年全年明显回升,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从市场销售来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5.8%,去年四季度是下降2.7%,这些都表明消费在逐步回升和改善。

付凌晖表示,从主要特点看,服务性消费回升明显。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消费场景增加,居民外出、餐饮、娱乐、旅游等接触性消费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9%。从居民人均情况看,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6.2%,明显快于全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商品销售增势较好。一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上年四季度是下降1.7%。限额以上单位18类商品零售额类值中,有近七成商品类值同比增长,其中粮油食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5%、9%;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6%、5.9%。

线上线下消费增长加快。随着市场流通情况改善,网上消费持续向好。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随着线下消费场景恢复,实体店零售表现逐步改善。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零售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倾向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2%,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他表示,综合来看,今年以来消费整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下阶段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积极增加优质供给,把扩大消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结合起来,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图/视觉中国

关注2

外贸:进出口增长强劲势头能否持续?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持续增长,非常不容易。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增长8.4%,保持了较快增长。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较大的情况下,实现这样的增长非常不容易。

从下阶段来看,我国进出口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2.8%,比去年增速明显回落。根据WTO的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长1.7%,明显低于去年。同时,外部不确定性比较大。今年以来美欧通胀水平比较高,货币政策持续收紧,近期美欧一些银行流动性危机有所暴露,加剧了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同时地缘政治风险犹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抬头加剧全球经贸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他表示,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但是我国外贸韧性强、活力足的特点明显,在各项稳外贸政策的作用下,全年有望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首先,我国的产业体系比较完整,市场供给能力比较强,能够适应外需市场变化。其次,我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外贸空间。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6.8%;对RCEP其他成员国的进出口增长7.3%,其中出口增长20.2%。此外,我国外贸新动能的成长对于支撑外贸增长的作用逐步显现。近期,海关总署在发布会上也提到,一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66.9%,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增长也比较快。综合来看,下阶段稳外贸政策会持续显效,有利于实现外贸全年促稳提质的目标。

4月4日上午,浙江义乌,铁路口岸的货场上堆满了等待发运的集装箱。图/新华视觉/视觉中国

关注3

CPI:中国经济有没有通缩风险?

付凌晖表示,最近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走入通缩的讨论比较多。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国际上通货紧缩的定义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往往还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经济衰退。但从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保持温和上涨。从货币供应量来看,3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2.7%,保持较快增长。从经济增长情况看,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回升。整体上都不存在通货紧缩的情况。

他表示,一季度CPI的涨幅在回落,主要受一些阶段性因素影响,包括季节性因素、部分食品价格走低、猪肉价格下行、能源价格回落、汽车价格特别是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地缘政治和疫情影响等,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CPI价格同比涨幅回落。

“尽管CPI价格有所回落,但要看到市场供求基本稳定的态势没有变化。”付凌晖说,如果看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核心CPI,一季度核心CPI同比上涨0.8%,和1-2月份持平,较去年四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从服务价格看,一季度同比上涨0.8%,比去年四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从更广义的价格水平看,CPI主要是衡量居民消费领域的价格变化,如果看经济运行价格变化,还要看GDP缩减指数,但今年一季度也是小幅上涨,涨幅比去年四季度回升。综合这些情况判断,不存在通货紧缩的情况。

从下阶段来看,物价会稳步恢复,价格带动会逐步增强,不会出现所谓的通货紧缩情况。预计随着下半年影响因素逐步消除,价格会回到一个合理水平。

4月11日,贵州黔东南,人们在从江县一超市内购物消费。图/视觉中国

关注4

投资:为何近期民间投资一直处于低位?

近段时间以来,民间投资一直处于低位,一季度仅增长0.6%。付凌晖表示,民间投资影响因素比较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因素。民间投资中,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3.8%,下拉民间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当然,民间投资面临近期企业效益下滑、市场预期不稳等制约因素。总的来看,积极推动完善市场环境、积极增加对民间企业的支持将有利于民间投资逐步回稳。”

他介绍,今年以来,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积极发挥投资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资,积极扩大民生领域投资,有效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投资稳定增长为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有力增强了发展后劲。具体表现在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一季度同比增长7%,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5.2%。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8%,为未来持续发展注入了后劲。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增加。一季度同比增长8.3%,其中卫生投资增长21.6%,将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投资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助力长远发展。但是也要看到,投资稳定增长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下阶段要注重提高投资质量,既利当前,更惠长远,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26日,广东惠州,顾客在售楼处看房。图/视觉中国

关注5

就业:青年群体失业率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今年就业季有两个数据备受关注: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今年北京硕博毕业生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与此同时,在一季度数据中,青年人失业率仍然在走高,3月份16-24岁的青年人失业率为19.6%。

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付凌晖表示,青年人失业率上升主要还是由于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但未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市场用工需求的扩大,尤其是高学历就业人群逐渐走入劳动力市场,失业率会逐步改善。

付凌晖介绍,从失业率的情况来看,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2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从主要特点来看,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明显下降。随着经济恢复向好,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上升,带动就业改善。3月份25-59岁劳动力的失业率为4.3%,比上个月回落了0.5个百分点,而这个水平也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同期水平。

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情况也在加快改善。今年以来,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在经济恢复向好、就业帮扶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农民工就业改善明显。3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的失业率为5.3%,比上个月下降了0.7个百分点。其中农民工从业较多的建筑批零等行业恢复较好,对农民工的就业带动作用比较明显。

大城市失业率也稳中有降。去年受疫情冲击,31个大城市的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今年以来,随着经济运行的改善,31个大城市的失业率也在下降。3月份,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降到了5.5%。

“但也要看到,青年人失业率仍在走高。”他介绍,3月份,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达到19.6%,比上月上升了1.5个百分点,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青年人失业率上升主要还是由于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但未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市场用工需求的扩大,青年失业率会逐步改善。“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在我们25-59岁的就业主体人群当中,高学历人群的失业率是最低的。”这也意味着,未来随着高学历就业人群——大学毕业生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失业率也会逐步降低。“当然,对于一些结构性矛盾导致青年人失业率上升的问题还要关注,继续加大对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促进就业持续向好。尤其是要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4月11日,重庆江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创业活动周川渝联合招聘会在观音桥步行街举行,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前来应聘。何蓬磊 摄/视觉中国

关注6

前景:预计二季度经济前景如何?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向好的态势,主要指标企稳回升,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为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考虑到上年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基数比较低,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三、四季度随着基数的升高,增速会比二季度有所回落。如果不考虑基数影响,总的来看,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呈现逐步回升态势。

主要支撑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费拉动作用逐步增强。随着就业形势改善、促消费政策发力和消费场景增多等,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望提升。同时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的大宗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农村市场提质扩容,这些政策都有利于消费的持续增长,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二是投资稳定增长有望持续。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下阶段,随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行业创新发展持续,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有利于投资增长。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7%,快于全部投资增长。下阶段,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我国还将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投资,这也有利于投资扩大。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快于全部投资增长。同时,随着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的释放,房地产销售出现积极变化,房地产开发投资也有望逐步企稳。

三是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作用增强。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产业技术密集程度稳步提升。同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产品需求扩大,传统产业节能降耗改造增多,带动作用也在增强。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都保持了较快增长。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国家统计局   零售额   经济   关注点   失业率   青年人   百分点   发言人   详解   民间   因素   情况   我国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