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创新研究院落地武汉!与楚能新能源有关



湖北新能源电池产业圈又迎来重大事件。


今日,楚能创新研究院在其武汉江夏基地揭牌。该研究院由中科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也是前者在华中地区的首家共建单位。揭牌现场,双方还就新型第三代动力电池材料技术开发、学术交流、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达成战略合作。


中科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介绍,针对第二代动力电池容量及循环寿命不足等痛点,实验室在新型第三代动力电池材料核心技术——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技术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研发的加锂材料和高容量负极材料,已完成中试进入应用阶段,能使动力电池容量在现有里程基础上提升20%,并大幅提升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部分已经成熟的第三代材料,将优先通过研究院和楚能新能源合作,开发出更高水平的动力和储能电池产品”。


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表示,预计今年8月搭载新技术的动力电池将有样品,9月送至相关国家实验室检测,明年可正式量产。新材料创新是研究院的主攻方向,“未来将继续聚焦高性能关键材料和高能量密度电池,力求在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技术等核心领域,进一步实现技术突破”。


业内人士称,楚能创新研究院的落地,将加速产学研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新型电池材料技术攻关,助力湖北跻身全国新能源电池产业第一方阵,带动湖北乃至全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中科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在广东省科技厅指导下,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牵头成立,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实验室之一,于2017年启动建设,2018年完成注册。目前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其“材料科学”被评选进入ESI(国际公认基础科学指标库)前1%。



楚能新能源总部位于武汉,是一家面向全球的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创新科技公司,也是湖北最大的新能源民营企业,成立于2021年,设有武汉、孝感、宜昌三大研发生产基地,规划总产能超350GWh,总投资1350亿元,总占地面积9000亩。公司专注于电化学储能、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动力电池、新能源电池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与产品服务。


截至目前,楚能新能源已完成18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储能和动力产品开发,拥有超210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30%。楚能一号是较有代表性的产品,该产品电芯容量为280Ah,即在供电电流强度为1A时能持续工作280小时,且单体电芯循环寿命超过1万次,具有-30至60 超宽域的应用环境。楚能新能源还在全国储能行业首创“浸默”电池系统,即通过将有热失控风险的区域(Pack箱)采用液体消防介质完全“浸没”,实现3分钟内控制热失控电池。


记者 林楠

编辑丨刘定文 胡馨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新能源   研究院   湖北   武汉   寿命   实验室   电池   动力   材料   动力电池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