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梁孟松公布7nm后,“国产芯”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文/文评科技

有消息指出,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美国又要加码实施最新一轮打压了,据悉,在美国正在酝酿的最新一轮芯片限制中,将重点限制高通、英特尔等向华为出货4G、WiFi等系列产品,一但美方此举成为现实,对于华为而言,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从刚刚当选华为轮值董事长的孟晚舟“偏向虎山行”,预备赴美出差一事就可看出端倪,孟晚舟此行,估计主要任务也就是谋求华为在芯片领域的破局,或者与美资厂商商讨规避美方禁令等事宜。缺芯,尤其是缺高端芯片,已经是当前国内高科技产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其实早在2020年,作为大陆半导体领域妥妥的“扛把子”,中芯国际就曾经由梁孟松博士间接地表露过,中芯国际在7纳米芯片制程上,已经掌握了必要的工艺技术,并且已经在着手攻关5纳米最艰难的八项工作,只待光刻机到来,就可大力开工制造7纳米制程芯片。


然而,外界均不解,既然中芯国际早在2020年就已经掌握了7纳米晶圆制程技术,如今2年过去了,那为何国产7纳米芯片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呢?

万事俱备,只欠开工

关于中芯国际完成7纳米芯片制程的消息,来源于中芯国际公司执行董事及联合首席执行官梁孟松,当时因为中芯国际的组织架构出现调整,梁孟松预备辞职离开中芯国际,于是在对外公开信上,披露了当时中芯国际的晶圆制程的技术现状。当然,最后梁孟松博士没有出走,中芯国际也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说起梁孟松,那是半导体产业内的一个传奇人物,早年间,梁孟松曾经在台积电工作多年,为奠定台积电的晶圆霸主地位,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此,台积电此前还专门为其塑像表彰。然而因为各种原因,梁孟松离开台积电,先赴韩国三星,随后加入了中芯国际,并在3年时间内带领中芯国际完成从28纳米到7纳米5个时代的技术开发,中芯国际也由此,得以跻身世界一流晶圆代工厂的行列。因此,由梁孟松所表露的中芯国际制程现状,应该是完全可信的。

此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尽管在美国撺掇下,荷兰和日本已经加入了所谓的美日荷三方半导体协定,对于先进制程的半导体光刻机设备实施出口管制。然而,荷兰ASML也表示,尽管先进的EUV光刻机受出口管制的因素无法对华出口,但截止至当下,适用于7纳米晶圆制程的2000i/2050i型DUV光刻机,依然可以正常出货,此前,中芯国际方面已经有消息称,其已花费66亿美元用于购买了这款先进设备。另外,ASML不受禁令限制,一直可供正常出货的1980Di型DUV光刻机,也可以通过多重曝光工艺,实现7纳米制程芯片的生产。


所以,当下中芯国际在工艺技术以及半导体光刻机设备上,对于生产7纳米芯片,已经没有多大的阻碍与难题。但是,如今万事俱备,为何中芯就是不开工制造7纳米芯片呢?

市场形势突变,改变经营重点

的确,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思路,中芯国际其实早就大张旗鼓量产7纳米晶圆芯片了。然而,突如其来的市场机遇改变了中芯国际的经营重点。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的蓬勃发展,全球缺芯的形势日趋严峻,然而,这一轮的“缺芯潮”,主要是在成熟制程的芯片领域,也就是以28纳米以及14纳米为代表的制程范畴。相比之下,由于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不景气,高端芯片反而在市场受挫,而中芯国际预备量产的7纳米芯片夹杂中间,高端不成,中端不就,市场定位十分尴尬。


对此,中芯国际方面果断选择扩产28纳米成熟芯片产能,目前已经增加投资近1500亿元,在7纳米,甚至比28纳米先进一些的14纳米制程上,都没能传出大规模量产的消息。


诚然,当初台积电的崛起,即是依靠智能手机时代所带来的红利,顿时间赚了个盆满钵满,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后来台积电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面对这样一个蓬勃兴起的产业风口,中芯国际自然不肯放过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成熟制程芯片,必将是当前中芯国际着重发力的方向,至于更加先进的7纳米芯片的量产计划,估计只好延后了。

暗渡陈仓,闷声发大财

中国有句古话,叫“闷声发大财”,枪打出头鸟,中芯国际自然也深知这一点,当下中芯国际已经被列入了美国的实体清单,纵然当前在7纳米等芯片制程上,中芯国际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关键技术的积累,然而在半导体行业,由于美欧等发达国家起步早,技术储备雄厚,中芯国际从事晶圆制造时,不可避免地会用到相关的美国技术与外来软硬件设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光刻机了。


所以,对中芯国际而言,虽然当前已经具备7纳米芯片的制造能力,但是尽量不要太冒头,过多刺激美方敏感的神经,不然很有可能遭至美国更严峻的制裁与限制,这也是当下基于中芯现状,最稳妥和最切实际的考虑。

在此前中芯国际出货加拿大某挖矿公司的半导体芯片中,加拿大媒体就曾爆出该芯片采用了相当一部分的7纳米制程工艺,由此可见,中芯国际虽然当下并未大规模量产7纳米晶圆芯片,并不意味着中芯国际没有小批量产出,说不定在已经出货的28纳米和14纳米芯片中,都夹杂了很多7纳米制程的芯片元素。

然而,不论是韬光养晦也好,暗度陈仓也罢,中芯国际已经拥有了7纳米芯片技术,低调发展,也恰恰是当前国内各半导体厂商近期所坚持的发展路径。毕竟,国内对于半导体行业过热的呼声与宣传,也应该恰当地降降温了,好大喜功不是好事,半导体产业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与持续研发的工作,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华为   光刻   美方   量产   美国   出货   半导体   纳米   芯片   奇怪   现象   技术   孟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