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白龙山:以文化人,以文聚力

春暖花开四月天,风和日丽百花妍。4月9日,在诸城市百尺河镇的白龙山苹果种植基地,果花盛开、满园飘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诸城市作家协会在此举行了创作基地挂牌成立仪式。

挂牌后,这里将充分发挥白龙山集历史文化、田园赏玩与绿色品食为一体的独特优势,与社会各界共享白龙山文化资源,“引爆诸城绿色文旅”,实现全面发展乡村振兴。

白龙山海拔119.5米,在历史上曾是著名的药材山,佛教道教圣地,天神地神水神的敬奉地,也是千年来的军事重地,被称为“一山四圣地”。其历史悠久,山巅原有古寺,东、西麓有黑、白二龙泉,山上有古墓群。据历史记载,白龙山自古便有种植中草药的传统,享有“东方药都”之盛誉,白龙山药会曾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相传每年农历二月、十月,国内外药商云集山上,市声鼎沸,人流如织,药材交易十分繁盛。目前,白龙山中草药种植基地以白龙山为核心,东西跨度15公里,南北5公里,以种植金银花、丹参、黄芩等中草药为主,致力于再塑白龙山药会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方土地生生不息的血脉,也是一方人民心灵的归属。如果说经济是区域发展的风骨,那么文化则是地方内在的灵魂。白龙山共享果园负责人郑镁钢说:“这个苹果种植基地选在此处,坐落白龙山、南靠百尺河,人杰地灵,历史源远。此地水土非常适宜果树种植,我将把这350亩共享果园项目打造成以苹果种植为主体,集农业、旅游、文化、研学等为一体的大型种植新业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白龙山矗立、百尺河环绕,百尺河镇作为历史文化古镇依山傍水可谓‘山河锦绣’。千年药都济华夏,百尺河水有人家,万亩白龙山文化绵长是诸城独有的文化圣地,被称为‘参水’的黑龙池更是这片土地馈赠给诸城人民的瑰宝。”诸城市作家协会主席黄鑫说,北宋时期也曾在此修建舍利塔,目前现存于诸城市博物馆内的舍利子就是自白龙山挖掘。

百尺河,古称密水,其发源于林家村镇鲁山北麓,全长45.6公里,百尺河镇段9公里。据《水经注》记载,“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后因密水发水百尺,淹没了九十九尺高的围墙,自此人们将密水河改称“百尺河”。百尺河是潍河的主要支流之一,镇域内其有一条支流,名为韩信沟。相传,公元前204年,楚汉战争中韩信率军东击齐王田广,打响了潍水之战。如今2200多年过去了,百尺河作为历史沧桑巨变的见证者,依旧自东南逶迤而来,环绕百尺河村,迤逦西去,守护着这片祥和静谧的土地。

百尺河镇八十岁的老文化站站长台顺基说:“百尺河镇有含‘龙’字地名15处之多,像是龙池子、东龙泉、西龙泉、小龙泉、白龙山、九龙河等,反映出该地‘龙性’十足。厚德载物白龙山,上善若水百尺河,百尺河镇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传说故事层出不穷,是诸城民间文学的重要源泉。”

地方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的发展取决于传承。近年来,百尺河镇充分利用本地本土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元素,坚持将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先后保护传承了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路大鼓、高家朱村古墓群、白龙山(百尺河)驴肉加工工艺等传统文化,开展了日记节文化、国防老人刘光伟国防教育文化、民间艺人台顺基民俗文化等文化活动。同时,百尺河镇积极探索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路径,大力发展乡风文明,扎实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四美家庭创建、三好家庭创建、红榜积分制管理等活动,助力文明乡风建设,营造起人人有责、人人履责、人人尽责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下步,百尺河镇将以本次诸城市作家协会白龙山创作基地挂牌为契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聚魂、以文兴业,大力传承弘扬、持续挖掘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倡树时代新风、倡导文明乡风,为绘就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注入强大的精神和文化动力。”百尺河镇宣传统战委员王江说。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孙晓君 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诸城   诸城市   龙泉   圣地   文化人   中草药   传统文化   乡村   基地   文化   历史   白龙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