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连、烟台、兰州等城市,买房要小心了!

房价能不能涨?

长期要看人口、看产业、看政策。

但是落到短期,最直接影响市场,一定是供需。

供大于求,房价自然难涨,供不应求,房价想跌也难。

所以想要知道市场到底何时能回暖?哪些城市更容易回暖?哪些城市楼市今年极难翻身?

还是得回归于供需,落到楼市,有三大指标,可以帮我们客观地评判供需:

那就是待收库存、去化速度、土地供应。

我们一一来看。

相信不看数据,大家应该也能感受到现在楼市的库存。

嗯,是大的。

如下图显示,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已经无比接近2014年的水平,来到近5年的新高的位置。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政策在如此积极救市,毕竟救市简单点说就3个字——去库存。

不过,也先不要急着悲观。

去库存,往往伴随着花式政策利好刺激。

随着政策一波一波地袭来,市场紧接着就是一波大涨。

2014年,就是如此。

2014年7月,住建发出去库存的号角,称库存量较大的城市要“千方百计”消化商品房待售面积。

随后各地大力开始刺激楼市,降首付、降低利率、降低购房门槛等等政策应接不暇。

但商品房的库存还是一路抬升,直到2016年1月达到库存堆积的峰值。

后面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

2016年是上一轮全国楼市涨幅最猛的1年。

所以,阶段性的库存走高,并不是楼市最悲观的消息,相反,而对于我们业内人来说,这种时候反而会更加兴奋。

因为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楼市政策最实在的时候。

不仅房价跌得较低,利率也是最低,购房门槛也是最低,每当这种时候都是房地产难得一见的低位机会。

经济有周期,楼市也有周期,库存会波动,政策会波动,有低点也就会有高点。

阶段性库存的高点,有人看到的是楼市困难,有人看到的是黎明前,还有人看到的是低位机会。

不过,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承认:

现在跟2014年有大不同了,全国再难有楼市的普涨,库存问题更需要分城市来看。

深圳库存与鹤岗库存,早已不是一个范畴。

有些城市,楼市警报,已经拉响。


前段时间,克而瑞公布全国重点50城的商品房去化周期,如下图。

什么叫去化周期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座城市的房子按照现在的卖房速度,多久能卖完。

一般来说,去化周期超过24月的,就会被认为库存去化存在压力;如果超过36个月,会被认为压力较大。

按这个标准来看:

1、长春、大连、烟台、兰州、呼和浩特、北海、宜兴库存压力有些过大了。

这几大城市商品房消化周期均超过了36个月,宜兴甚至达到了82个月,算下来要6年才能把现在的房子卖完。

大连、长春也是东北还不错的城市,但是都面临着东北最严峻的问题,就是城镇化率高,人口流失,综合导致的购买力不足的情况。

我的建议是,这几大城市的房子,尽量不要碰了。

2、东莞、江阴、青岛、洛阳、郑州、钦州、晋江、沈阳、汕头库存存在压力。

东莞、青岛、江阴情况稍好些,去化周期刚过24个月。沈阳、汕头情况有些严重,已经无限地接近36个月,建议要慎重入场。

这批城市,倒不需要立马远离,当中不少城市我认为还是有价值的。

比如东莞,这些年人口流入和购买力都很足,等市场回暖,去化加快,供应收紧,还是有希望的。

比如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人口还在持续流入,只是郑州的烂尾楼问题比较严重,买房除了要精选板块之外,还需要精选开发商。

3、合肥、济南、杭州、上海、太仓去化周期在10月以内,非常紧张。

合肥不用多说了,之前就反复跟大家说过,市场极易回暖与上涨,因为供应极其有限。

今年虽然有降温,但是土地供应的基本面没有变过,目前放眼全国仍是楼市比较稳健的选择。

杭州也是,目前核心区在售的新房真的不算多,摇号虽然降温了,但是好房子还是需要抢。

杭州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二手库存,不过新房供应减少了,二手才能进一步回温。

上海更是不用多说了,上海2月去化接近万套,新二手房库存都不算多。上海市场是没问题的,只不过上海的门槛和价格也不低。

最后再说说济南。

济南供应如此紧张,我是有些惊讶的,毕竟济南楼市已经持续阴跌近7年,现在总算出现了好的趋势。

济南今年楼市也出现了明显的小阳春,2月成交非常火热,不过3月势头就出现了放缓。

济南的价值我是认可的,但阴跌太久,人口流入也不强劲,我还是不建议大家纯投资去买。


除了去化周期,还有一大数据,也非常影响市场库存和楼市涨跌,那就是:

土地供应。

这个数据,也是我非常看好今明两年楼市回暖的原因。

此前国土资源部、住建部曾经下文,在消化周期和土地供应之间建立了下面的动态供地机制:

商品房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36至18个月的,要适当减少供地;18至12个月的,维持供地持平水平;12至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要显著增加并加快供地。

但是在去年,全国楼市都经历了一次无差别的被动去供应行动。

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去年开发商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不敢拿地了。

两大数据,大家一看就能明白:

2011年,全年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近五成,近四成百强房企投资暂停。

另一边,2022年全国住宅出让金41750亿元,城投拿地占比54%。

看行业大多数时候就是看头部企业,头部的房企都不拿地,更不用说小房企。

城投拿地大家也懂得都懂,就是政府左手倒右手,开工入市速度非常之慢,不能算作有效供应。

去年拿地少了,这就说明今明两年大多数城市的新房供应,会大幅减少。

比如武汉,目前去化周期22个月,按照土地动态供应机制属于适当减少供应的城市。

但是去年武汉几乎70%的土地出让金来自于城投,这就意味着今明两年入市的土地会大幅减少。

比如重庆,目前去化周期18个月,按规定也属于适当减少土地供应的范畴,但是2022年51%的土地出让金来自于城投。

这些城市今年入市的新盘,无疑会大量减少,这就非常有利于二手房的去化,有助于市场步入正轨。

武汉和重庆,也是我今年比较看好的城市。

供需一定是市场短期能不能回暖最底层的逻辑。

今年已经无比接近2016年楼市的情况,库存虽然在逐步抬升,但供应在巨幅收紧,同时还有不停的利好政策在撩拨刺激。

我判断到下半年,一批库存已经很紧张的城市,马上就要转跌为涨了。

下半年到明年,部分价值城市会缓慢回升,随后就是下一轮大涨。

看懂的,真的要迅速下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城市   兰州   烟台   长春   济南   大连   上海   商品房   楼市   周期   库存   土地   政策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