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美文欣赏-小说中如何调试镜头中的目标地点场景(二)

在写作小说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往设定的故事情节中填充一些具有识别作用的构筑物,比如屋子、阁楼、海湾等自然景点或由人工建造的景点,为的是让故事中的人物有所依托,增强文本的真实感和故事的现实感。以下是我从一些小说中摘录出来的片段,作者手法十分巧妙,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

1

出城一条,过河西走坝脚下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

——冯文炳《竹林的故事》

这句话的目的在于“茅屋”。作者的叙述镜头从“城”出发,然后“过河”,再“西走”,来到“坝脚下”的“一簇竹林”。由“城”到“竹林”的过程其实就是人行走的路线,这条路线并不是被安排在一条康庄大道上,而存在阻碍——“河”。作者对路线的设计十分讲究,他把城市和郊外、乡村等地区别开来了。“河”不仅是一个障碍,还是一个标识,它把城和乡划分开来,是一条分界线,意味着城市和乡村的差距。“茅屋”的出现,作者用的是“露”一词,营造了一片密林竹林里是曲折的,并不是一镜到底,“一重茅屋”的“重”展现了画面的层次感,这样的描绘使得场景具有乡村的特色。最后介绍“茅屋”两边的“菜园”,其实是为了进一步修饰“茅屋”,更加凸显了“茅屋”田园的气息

2

奶妈的家,离城有二十里路,是个环山绕水的村落,她的屋子,是用茅草和黄泥筑成的,一共四间,屋子前面有一座竹篱笆,篱笆外有一道小溪,溪的隔岸,是一片田地碧绿的麦秀,被风吹着如波纹般涌漾

——庐隐《海滨故人》

这一片段与上一片段类似,都是将镜头瞄准一个建筑物,但二者又有区别。第二个片段以“城”为参照通过距离的表述省略了城与村之间具体的路线。作者将重点放在了描写“屋子”的位置、外观、环境上,通过“茅草”、“竹篱笆”、“小溪”、“麦秀”等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意象的运用,极力描绘了一幅自然优美的风景图。其中,“黄”、“碧绿”色彩的强调,使得这幅风景画氛围感更强烈。“小溪”的流动和“被风吹着如波纹般涌漾”的“麦秀”给这幅艺术品带来了生气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结合,提高了读者阅读过程的体验感。

3

当我从火车站下来,上离车站不远的一个暑期英算补习学校——这学校也真是倒霉,简直是像上海的专吃二房东饭的人家两间阁楼——里去看他的时候,他正在那里上课。

——郁达夫《杨梅烧酒》

这一句话选自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杨梅烧酒》,它的叙述背景是“我”坐火车去探望旧友。这里,“我”从火车站出来,前往目的地。作者这个描写手法有点特别,他并没有先介绍“阁楼”的大概位置,然后再提及这“阁楼”的用途,而是先介绍用途,再刻画“楼阁”的外观、位置。显然,作者的重点在于后者。“倒霉”、“简直是像上海的专吃二房东饭的人家的”道出了这所学校的运营条件差极了。作者将用以形容人的词语赋予学校,使得这所学校有人一般的生气但卑微、不起眼,在地理位置上吃了亏。

4

前面左右是碧油油的海湾港市中,也有一座小山,三面滨海的通衢里,建筑着许多颜色很沉郁的洋房商务已经不如从前的盛了,然而富室和赌场很多,所以处处有庭园,处处有别墅。沿港的街上,有两列很大的榕树排列在那里。在榕树下的长椅上休息着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都带有些舒服的态度

——郁达夫《过去》

这一段又与前三段有所不同,这里介绍的对象比乡村的房屋更带有都市气味。“港市”有山有海,显然是得到人类的开发而形成的区域。“碧油油的海湾”、“小山”与“沉郁的洋房”分别是自然与人工的象征,二者共同构成了这座“港市”,显示出这里环境条件的优越。但后面接着介绍,“商务”大不如前,即经济方面已经开始衰落,也就意味着人对这个区域的经营正在走下坡。“处处有庭园,处处有别墅”则说明依然有很多的住户,人们的生活“都带有些舒服的态度”,可见这里环境中的人所表现出的满足感,亦有不思进取的消极。作者在环境中引入了“人”,一定程度上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生气,但整个片段给人的感觉依旧有阴郁、消极的氛围感,这大概是文中的“我”的情绪所致

希望以上四个关于地点场景的描写片段对热爱写作的你有所帮助,

一起加入阅读和写作的行列吧!


······愿你我都能在文学的

世界中,寻得一片净土······

图片来自网络,侵图联系必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港市   竹林   茅屋   阁楼   海湾   美文   片段   乡村   屋子   场景   镜头   地点   目标   学校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