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化材院周小平/李丹教授团队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金属有机笼相关研究成果

近日,暨南大学周小平/李丹教授团队发展了一种通过外围蒽取代基与带有马来酰亚胺基团的各种功能分子之间的高效 Diels-Alder 环加成反应,对PdnL2n(n = 12,2)型金属有机笼进行了系统的后合成修饰研究,并使其获得多种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该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2023, 62, e2022169)。

金属有机笼(也称为配位笼),因其具有可调节的几何形状、尺寸以及限域空腔等特点,使这类超分子材料在催化、分子识别、药物输送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功能化金属有机笼的构筑通常需要预先合成接枝有特定官能团的有机配体,这往往需要在苛刻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复杂繁琐的有机合成操作,极大地限制了构建此类多功能超分子材料的合成效率以及多样性。因此,开发一种能在温和条件下高效且可以定制功能化金属有机笼的策略非常重要。合成后修饰是一种获取定制功能化金属有机笼的有效策略,但发展具有通用且高效的方法仍然具有挑战性。

在这项工作中,首先通过配位驱动自组装方法成功构筑了含有反应活性蒽基团的 Pd12L24型金属有机笼。然后利用蒽和马来酰亚胺基团可在温和条件下通过[4+2]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的特点,可在该金属有机笼的外围有效接枝多种功能基团(例如BINOL基团、四苯基乙烯基、芘基等),并且具有相当高的产率(> 90%)。对于后合成修饰所得到的金属有机笼,其物理化学性质或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变。例如:BINOL修饰的金属有机笼获得了手性性质,并且在稀溶液中会通过聚集而展现出不寻常的浓度依赖性圆二色性;四苯基乙烯基修饰的金属有机笼则获得了聚集诱导发光功能。

论文第一作者为罗东博士。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和暨南大学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16977

来源:暨南大学新闻网

头条号编辑:赖子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暨南大学   马来   基团   金属   亚胺   苯基   高效   德国   条件下   研究成果   分子   教授   团队   功能   应用化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