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为什么没有经历“青春期叛逆”?是因为我做到了这三点



本文配图来源于自家孩子学校“成人礼”部分图片


“育儿圈”有一个共识:养育孩子有一关最难过,那就是青春期。

我家孩子学校即将举行“成人礼”,我突然意识到,孩子马上由少年变为青年了,他的青春期就这么无惊无险地度过了。

再想想,身边好几个朋友的孩子也没有发生青春期特别叛逆的事情,最多也就是闹闹小情绪,而且这些孩子都是比较优秀的。

我发现那些平稳度过青春期的孩子,妈妈们都做到了以下三点。


01

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说过:

“父母对孩子没有一些控制、抑制、约束,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优秀的孩子都是管出来的。”


前几天,和一位姐姐聊天,她的一双儿女都非常优秀,儿子刚刚在最近的“考研”中成功上岸,成绩为全国第六,如愿去了心仪的985院校。

我问她教育孩子的秘诀,她只说了一个字:“管!”

她向我讲了关于她儿子的一个小故事:

儿子在考上大学后,有一次和妈妈聊天,儿子说:“我长这么大,最幸福的就是我妈在一家商场上班的那一年。那一年,我简直过得太自由、太舒服了,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写不好,也不会有人给我撕掉了!想吃什么,自己就拿钱去买什么,也没人管我吃垃圾食品了!哎,那一年,简直是放飞自我啊!”

妈妈还没说话,儿子又接着说:“不过,如果不是后来我妈辞了职,在家管着我,也没有我的今天啊!还不知道到哪里搬砖去了呢!”

姐姐讲完,说:“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千万不能相信放养,和快乐教育那一套。幸亏,我只放养了一年。”

我对姐姐的话深以为然,我对儿子也是一直严格管教,即使偶尔放纵、娇惯,也是有原则、有底线的,最主要的是管孩子要从娃娃抓起。

正如龙应台所说: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有效了。”


记得,儿子刚入幼儿园时,很乖很听话,完全没有不适应和不想去的迹象。有天,我外出不在家,他爸偷偷去幼儿园看他,正好赶上小朋友在室外活动,儿子看到爸爸来了,很高兴。

爸爸看到儿子不哭不闹,正想放心离开,儿子看爸爸想走,“哇”地哭开了。爸爸心疼,与老师沟通,把他接了回来。

第二天,再去送,他就又哭又闹,说什么不肯去,我一生气,找了一根绳,把他绑在了门口的电线杆上。

一会儿功夫,儿子妥协,大声喊着“他要去幼儿园”,求妈妈把他放下来。

其实,绳子绑得很松,他一使劲儿就能挣脱,但他人小心眼儿少,一动不敢动。从那以后,四年幼儿园,再没有闹着不去过。

上了小学,他独自在县城寄宿,有时候便赖着不想去学校。这时,我不再使用强制手段,开始给他讲道理,告诉他送他去县城上学,妈妈也舍不得,但是,是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是故意让他去吃苦。

我对他说,他已经渐渐长大,明白一些事情了,去不去上学这件事,可以由他自己决定。同时,他也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耽误的课程,要他自己想办法补回来。

这时,儿子总是选择去学校,也正因为我从他小时候就放手让他决定自己的事情,到现在,无论是高中选科,还是一些什么其他事情,他都自己早早规划,我只是给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儿子也渐渐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习惯。

因为我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故而,我们母子相处的和平友好,亲子关系非常和谐,并没有像一些家长说的,对孩子管的太严,会更叛逆。

相反,凡是从小就被严格管束、立规矩的孩子,会和父母更亲密,也会更优秀。


02

陪伴是教育的最低配置


有位教育博主说:“陪伴是教育的标配。”

而我觉得,陪伴应该是教育的最低配置。

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陪出来的;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父母陪出来的。

我家儿子独自在县城读小学时,我们没有选择让他住校,而是让他住在校外的“托管所”,为的是接他回家方便。

那时,我们除了周末接他回家,每周三也是固定接他的日子,有时甚至一周中每天都接回来。

很多人都说我们太惯孩子,就连家里老人都指责我们,说这样迟早会把孩子惯坏了。

我和孩子爸不为所动,无论忙与不忙,依然坚持接送孩子。

我觉得一个读小学的孩子,独自一人在外上学,想家想父母太正常了,如果他不想爸妈了,不愿意回家了,那只能证明这个家庭出现问题了。

我为他带了一部老年手机,在不接他回家的日子里,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打电话,上学前再打一次,告诉我他要上学去了。

下午放学后,打电话告诉我“放学了”,然后去写作业。他写作业比较快,写完后就回宿舍,再和我电话聊天,说说在学校的事情。

到了吃饭时间,挂掉电话去吃饭,吃完饭,睡觉前,再打一个“晚安”电话。

整整五年,天天如此,当时,有时候也想我们是不是真的太惯孩子了,但是今天,我发现幸亏我当时那么“惯着”儿子,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而好的陪伴在“质”,不在“量”,陪伴孩子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陪在孩子身边,而在于有没有花心思将爱与陪伴落到孩子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里。

如果孩子不在身边,就利用现在的电话、微信等电子科技产品,和孩子及时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动态,做到有效陪伴。

作家饶雪漫说过:

“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不过是不同方式的陪伴。”


不过,陪伴不是监视、控制,如果把陪伴变成了监管,那么只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和反感。

有位朋友,因为职业原因,很难对孩子做到好的陪伴,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的一举一动,她在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安装了监控。

起初,她常常通过手机和孩子互动,孩子能够和妈妈通过对话,也非常高兴,原本生疏、紧张的亲子关系,也一度得到改善。

后来,朋友把摄像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监控器”,常常看到她在我这儿对着手机喊儿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

时间久了,孩子就常常把摄像头破坏掉,这样一来,妈妈更生气,回到家就是一场“母子大战”,缓和下来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糟糕了。

做到有效陪伴,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才能成长为一个充满正能量、阳光、健康的孩子。


03

共情和理解是爱的基础


所谓共情力,就是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以及想法,并且能对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的能力。

在教育中,智慧的父母都能够对理解孩子,对孩子有共情力。

然而,也有一些父母总是从自己的角度看待孩子,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甚至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家长却毫无察觉。

一位女友最近遇到了一件心力交瘁的事情,读高二的儿子小聪出现了厌学情绪。

其实,小聪的问题在高一时就已经有所显现了,他是擦边儿进入的“普高”,入学之后,发现高中的课程和初中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之间的关键性并不大。

正如高中老师所说,初中到高中课程难度,不是上升了一个台阶,而是跨越了一道天梯。

小聪发现进入高中后,已经不是努力刻苦就能取得好成绩的了,数理化科目根本听不懂,一节课四十分钟,坐在教室里就像听天书一样。

但是他妈妈不这么认为,她坚持说小聪不够努力。

高二分科,小聪选了文科,但是因为厌学情绪已经出现,他确实真的不够努力了,学不懂的学不懂,一些需要下功夫背诵记忆的东西,他也不去花时间了,整天浑浑噩噩地在学校混日子。

下学期,学校建议一些成绩中下、有条件的学生走“艺考”,小聪从小喜欢画画,经常在课本和作业本上涂涂画画,听了老师的建议,便去一家校外美术培训机构试学了几节课。

美术老师发现他还是挺适合绘画的,但是他的父母死活不同意,觉得学画画不但费钱,而且是不务正业,找了很多人给他做思想工作,小聪只得放弃,重新坐回教室,继续“听天书”,继续出神,继续熬时间。

其中一位给他做思想工作的老师对他父母说,如果不让他学美术,最好让他休学一段时间,否则,根据小聪目前的精神状态,后期恐怕会出事。

然而,他的父母不但不重视,还嗤之以鼻,觉得那位老师夸大其词。

我对他妈妈说,现在的孩子出问题的太多了,出意外的也太多了,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2022年抑郁症蓝皮书》中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

难道刚刚过去的“胡鑫宇事件”还不够为我们家长敲响警钟吗?

我把话说到这份儿上,小聪妈妈还是不肯认同,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他就是不学,他只要一用心,成绩就会上去。”

我无语,她根本不能理解孩子每天从早上6点坐到晚上10点,一节课一节课的是怎么熬过来的。小聪选择学画画,不只是为了参加艺考,也是为了释放压力。

他在学校里已经压抑到了极点,在美术班则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到画画上,暂时忘掉,或者说逃避学校课程,缓解紧张的情绪。

可惜,他妈妈根本不理解他,更不可能共情他,这导致了他游走在崩溃的边缘,随时可能发生不幸。

更不幸的是他妈妈对此毫无知觉。

《共情力》的作者乔拉·米卡利说的:

“如果没有共情,我们就无法相互寻求支持、鼓励、温存和爱。”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懂孩子。因为不懂,所以缺乏共情;因为缺乏共情,所以我们的爱,在孩子那里反而成了伤害。

电视剧《重启》里有一句话这样说道:

“安慰一个哭泣的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说‘不要哭了’,而是说‘你一定很痛苦吧,想哭就哭吧’,或者‘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哭。’”


优秀的父母总会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沟通方式,就是共情沟通。学会共情,我们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被孩子信任和接纳,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04


青春期的孩子,真的很难,他们在懵懂与成熟之间跌跌撞撞、努力探索着这个世界,有时难免会走弯路,有时甚至会撞得头破血流。

作为父母,在这个时期,除了爱,还要给予他们理解、共情、适度的自由,你应该更深刻地了解你的孩子。

我喜欢说一句话:

“教育孩子也像打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你如果都不了解你的孩子,又怎么能管教好他们呢?”


而了解的基础和前提就是爱,德国精神医学家维克多说:

“没有一个人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精髓,除非爱他,爱是进入另一个人最深人格的唯一方法。”

很多时候,这句话被理解为描述的爱情,其实它同样适用于父母与儿女之间,愿我们都能以爱的名义理解孩子,共情孩子,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青春期   孩子   好孩子   叛逆   情绪   儿子   我家   父母   事情   妈妈   优秀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