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裸辞,回乡旅行,我靠短视频逆袭

旅行博主,可能是很多人都曾向往过的职业。

一边游览好山好水,一边收获流量关注,玩着就能把钱挣了。在现代人普遍困于“有钱没时间”与“有时间没钱”的大环境中,没有比这更理想的生活方式了。

但远距离的旁观,通常只会看到好的一面,不实际去做的话,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困难。

旅行博主@乐天Ryan告诉我,“在所有的博主分类中,旅行博主是门槛最高,制作过程最累,挣钱最少的赛道之一。”他直到全职做旅行博主的第8个月,才赚到了第一笔钱。

好在乐天是热爱的,坚持的,也是幸运的。自2019年10月至今,他以平均一周一部的频率,共制作了172部短视频,如今的他在抖音已获得超过120万粉丝的关注。

@乐天Ryan的抖音主页

三年间,乐天的视频内容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从最初的纯自然风光拍摄,变成了现在更加偏重人文类的深度探访。他纯自费制作的“记录100个中国非遗技艺”专辑,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这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助力了“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从省台主持人,到北漂“购物专家”,再回到家乡,乐天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也放弃了很多。是什么让他下定决心踏上旅行博主的路,又是什么让他把镜头转向了普通博主较少触碰的人文与乡村?

以下是@乐天Ryan的自述。

主持人裸辞成了“北漂”

因为简介里写着“节目主持人”的原因,有很多人以为我之前是做旅游节目主持人的,但其实不是。

我之前在贵州省电视台做主持人,不过是做房地产相关的财经资讯类节目,与旅游并不沾边。在全职做旅行博主之前,我的职业经历和旅游没有一点关系,做这一行是一种机缘巧合。

说实话,我是很羡慕那些艺术名校毕业的孩子们,他们拥有最好的平台和资源。我的大学是在贵州师范大学念的。报考前我没有参加过艺考培训,不过却误打误撞地考上了播音主持专业。

毕业后的乐天,成为了省台的一名主持人

在二本院校念三本,看起来好像没啥没竞争力,不过刚入学那会我很雄心壮志,发誓要当一名电台主持人。当时有人说,你那口“贵普”还是算了吧。于是,我每天早起练功,刻苦专业练习,大学生活我过得比高三更努力。

为了成为一名主持人,大二暑假就去电视台实习,端茶倒水拿外卖,机器脚架一起扛。给新闻配音到凌晨三点,回不了宿舍睡网吧。就是靠着这些付出,我大学毕业顺利地成为了省台的一名主持人。

这份工作我做了三年。按道理来说,省台主持人的工作是体面的,但我总觉得有遗憾。

一方面,因为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出过省,总感觉自己没有见过世面。另一方面,地方台的资源有限,我担心这份工作会干到退休,这样就磨灭了一生中所有的可能性。

于是,我在25岁那年裸辞去了北京。我卖了贵阳的房子,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

刚到北京不认识任何人,也一时半会找不到好的平台吸纳,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电视购物平台的“购物专家”。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带货主播。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份工作比之前的电视台主持人差,但我其实很感激这份工作。以往做主持人基本上就是照着稿子读,像一个播音员。而购物专家则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没有什么稿子给到你,需要的是完完全全的临场反应,反而更像是字面意义上的主持人。

就这样“魔鬼训练”了10个月,我的现场能力大幅提升,但也知道了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我还是想做内容,那种正儿八经的内容。

乐天在某档节目的录制片场

我参加了一个爱奇艺的主持人比赛,通过比赛接触到了网络综艺节目的主持。后来我进了互联网“大厂”,做了很多产品发布会的主持人。这些节目和发布会都是项目制,周期一阵一阵的,所以我也变得忙得时候特别忙,闲的时候比较闲。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待久了时常会感到emo。我是典型的双子座,也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我是那种外表看起来阳光开朗,但实际上内心敏感多虑的人。在北京大多数都是泛泛之交,缺乏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的状态变得糟糕。

看了心理医生后,建议我回老家休养一下。就这样,离开贵州四年后,我再次回到了贵州。

决定上路

回到贵州以后,我感到了久违的舒适。

天气、饮食、家人、朋友……在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做什么似乎都如鱼得水。就在同事们以为我还会回到北京的时候,我做出了一个决定——留在贵阳。

与四年前的裸辞一样,这次的移居又是没有退路。不同的是,我成长了一些,也更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在北京工作的四年,我发现还是内容制作类的工作让我感到有成就感。比起主持人,我其实更想做一个类似于制片人的角色。

在我看来,短视频平台是一个可以“以小博大”的平台。即便成本有限,但只要努力耕耘,做出自己的特色,产出优质的内容,也有可能获得相当体量的关注,从而实现经济收益。

比起职场,这里也公平得多,一切以作品说话,这让我觉得即便身处小城市,比起北上广深的创作者们也没有明显劣势。

考虑到因地制宜的关系,我准备从贵州的风土人情做起,做一个旅行博主。

乐天在贵州拍摄

提到贵州,外地人对它的印象其实普遍单薄。茅台、黄果树瀑布、老干妈辣酱、“好嗨哟”的毛毛姐之外,似乎贵州只剩下了穷、偏远和少数民族多的印象。

我最初的目标就是打破这种成见,把贵州的“好山好水好人”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来到贵州并喜欢上贵州。

最初做的是长视频,分发的平台是B站与微博,而后又剪了个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发在抖音上。结果我发现,抖音上的数据要比其他平台好很多,一是流量确实大,二是算法推荐很友好,你很容易找到喜欢你的那部分粉丝,喜欢看非遗内容的网友比我想象中多,有粉丝还会提供非遗技艺等线索,于是我们就主做抖音了。

乐天与参与拍摄的当地村民合影留念

第一条视频其实就不错,上来就有5000多个赞,这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至少让我感觉这样的方向是对的。现在回看之前的视频,其实会感到很青涩,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我从来没有删过那些视频。因为我觉得这是我努力过的证明,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变好。

说来也是有趣,我决定做旅行博主不久,就赶上了新冠疫情的爆发。新冠三年,我做旅行也做了三年,其间摸爬滚打,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好在疫情已经过去,我们也获得了不错的结果。

做文旅视频,最俗的套路就是剪几段风景,配段轻音乐,吟几句诗词歌赋。这很无聊,也缺乏个性,我就一直留意着如何将视频做出自己的特色。

粉丝们常常说我的视频很治愈,我很开心听到这类评价。如何让文案直抵人心的同时,又不尴尬煽情,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拍旅行风景,实际上并不轻松。有时候为了一朵云,一处雪,我们常常会等待几个小时,甚至来回穿越多次景区。这些制作过程显得并不那么有“性价比”。有时候各种不顺,或者数据不达标的时候,我也有想过放弃和躺平。

但只要每次发布后,看到粉丝们的评论,尤其是那种“拍得很好”“我很喜欢你的内容”评论,真的会成为自己坚持拍下去的动力。

记录下去

最开始我拍的纯风景比较多,但到后来我发现很多风景如果不加人为破坏,会一直在那里。但如果是人文类的东西,特别是非遗技艺等内容,你不去记录,你不去讲述,它会消失的。

这个体验在我去拍安顺地戏的时候感触最深。

安顺有个地方叫天龙屯堡。这不是少数民族村落,而是明朝时期从江浙地区遣调过来的汉族士兵聚居处,战时为兵,安时为民,在这里居住了六百多年。

这里住着安顺地戏的传承人陈先松,2020年我去拍摄时,老爷子细致地和我讲述关于地戏的种种。一个镜头不行,就补拍下一个,陈老先生十分配合地我完成了所有拍摄。与他交谈时,看到他讲到地戏时眼里是冒着光的,那种迸发的热爱让人十分感动。

但当我今年再去安顺拍摄,想再约陈老先生时间时,他的家人告诉我他已经去世了。那一瞬间,我特别难过。曾经在你镜头里那么鲜活的一个人就这样静静地走了。更令人遗憾的是,随着“非遗传承人”的离开,很多与地戏相关的文化也都入土了,对于安顺地戏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文化的陨落呢?

从此往后,每每遇到这类“非遗选题”,我都会留意传承人的年龄。很多传承人都是高龄了,一些人也没能熬过疫情爆发的那个冬天。

乐天与赛龙舟·龙头雕“非遗传承人”合影

“记录100个中国非遗技艺”专辑,我是纯自费去做的,用其他视频的收益去补贴,但我会坚持做下去,对于我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真希望我的抖音能成为一部“非遗技艺百科全书”。

一个博主的力量虽然有限,但我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这其中可能就会有感兴趣的人前来学习也未可知。

旅行中,有很多触动人心的故事,如果可以的话我都想记录下来。拿我置顶的那条视频来说,那是在贵州黔东南的岜沙苗寨。很多人去那,只是因为“中国最后一个合法持枪部落”的噱头。

但真正触动我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生老病死的终点。从小孩出生开始,岜沙的父母就会为孩子种下一棵树。去世后,寨子里的人会把这棵树砍下来做成他的棺木,埋进密林深处。然后再在上面种上一棵小树,没有坟头,没有墓碑,只有这么一棵越长越大的树。

生不带来一根丝,走不带来一寸木,不过如此了。

《再回岜沙》视频下网友们的评论

很多人觉得做博主很光鲜,来钱很容易,其实不然。做自媒体,避不开的一件事是流量焦虑。常常因为数据不理想就会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生命周期到了?粉丝可能很难再增加了?它是一段伴随着不断自我和解,又不断自我突破的过程。

这样的自我拉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的确很煎熬,但我也认知到了这可能是网络创作者的某种宿命。

乐天在黄果树大瀑布旁剪片子赶更新

我会看书、看电影、听歌,从文艺作品中汲取养分,获得力量,积极用于下一次的创作中。每次只要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也会觉得很开心。

做视频也带给了我一些附加的东西,比如“贵州乡村振兴旅游形象大使”和“贵州优秀青年视听大V”的称号,抖音也给了我“乡村守护人”的身份,平台还为我的乡村非遗等视频专门提供流量支持。我去过一些村落和景区后,客流量得到了提升,我也免费给他们做了一些直播带货,他们可能就觉得这个小孩还挺有情怀的。

很多人都说“网红”的尽头是带货,不仅是“带”文旅客流量,也不仅是“带”对贵州的认知,未来我也想把家乡好的农产品通过网络给更好地“带”出去。回想到我曾经在北京的“购物专家”生涯,只能感叹生命中的每段旅程都有它的意义啊。


作者 | 古月一刀

编辑 | 木 土

统筹 | 杨园园

排版 | 静 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安顺   旅行   视频   贵州   回乡   乐天   技艺   北京   主持人   工作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