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断直连”,想说爱你也不容易

断直连比断舍离还纠结。

手工劳动 /挖哥

手工编辑 /角叔

出品/独角兽挖掘机


“断直连”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作为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整改的关键一环,同时也关系着个人信息如何使用,“断直连”距离6月30日的“大限”日只有不到3个月时间,。


从市场各方信息反馈来看,各家机构完成情况似乎并不乐观。此前就有声音传出,“验收”时间可能会延后。《独角兽挖掘机》了解到,目前完全能达标的机构并不多,个别已经达标的机构,对外也是极为低调,担心调子高了被业内嘲讽。


2021年7月,监管约谈了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现京东科技)、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360数科(现奇富科技)、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携程金融等13家网络平台企业,首次提出了“断直连”。


此后《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即14号文)陆续出台,对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游戏规则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


站在行业角度,“断直连”是一把砍向此前征信市场打擦边球、无照经营、个人信息遭滥用等乱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推行一年多来,这把剑越来越像一把双刃剑,在整顿规范市场的同时,也衍生了一些新问题,推进起来难度也远超预期。


站在从业者的角度,不管是消费金融机构,还是中小银行,认可“断直连”等监管新规有利于规范行业,激浊扬清,但由此带来的成本上升等问题,让他们对于断直连是: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01

什么是“断直连”?


2021年7月,监管在约谈13家机构时提出:“平台机构在与金融机构开展引流、助贷、联合贷等业务合作中,不得将个人主动提交的信息、平台内产生的信息或从外部获取的信息以申请信息、身份信息、基础信息、个人画像评分信息等名义直接向金融机构提供,须实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全面‘断直连’。”


2022年1月开始施行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第五条明确“金融机构不得与未取得合法征信业务资质的市场机构开展商业合作获取征信服务。”


在这之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百融、同盾这样的第三方大数据公司;另一类是互联网平台。


“断直连”后,此前提供数据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和一些数据公司,将不能继续这个模式,需要断开与金融机构的直接连接。


不能直接连,后面怎么连?通过有合法征信业务资质的机构来连。


目前,国内持有个人征信牌照的市场化机构只有百行征信和朴道征信两家。


其中,百行征信是国内第一家获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市场化征信机构,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华道征信等8家市场机构按照共同发起组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八家征信公司分别持股8%。


朴道征信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二家持有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的市场化征信机构。朴道征信的第一大股东为北京金融集团(35%),其次为京东数科(现京东科技)持股25%,小米和旷视科技均持股17.5%,北京聚信优享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则持股5%。


02

比“断舍离”还纠结

错过

断直连比断舍离还要纠结。


一位业界人士表示,征信整改是个复杂的大工程。涉及银行、互联网企业、数据服务机构、征信公司等众多参与市场主体间的磋商,同时还要消化《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要求,因此推进起来难度非常大。


“断直连”政策下,信贷业务定价、风控、催收等系列流程中,信用数据使用均增加了一个环节——征信公司,也就增加了利益主体、责任主体和权力主体,相应地也会增加经济成本、业务时间、风控难度等。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中间成本的增加。


一家消金机构给《独角兽挖掘机》算了笔账,他们对接连持牌征信机构,首先需要100多万的启动费,每增加一家银行还需要交数十万元,这些属于一次性投入,后面每笔放款额相当于增加了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助贷课题组初步估算:“断直连”可能增加大型互联网平台导流收费5%—6%,小型互联网平台的成本可以推高超过8%左右。


另外,对于许多中小银行来说,过去都使用助贷平台或者是大数据公司的评分产品,现在可能不得不另起炉灶,自己去开发全套个人信息测试系统、评价系统和风控系统,投入的时间周期和研发成本,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成本的增加,最后都或多或少会传递到终端的借贷人身上,本来“断直连”的初衷最想保护的就是这部分群体,结果受益者可能成为受伤者。


所以,也不难理解,大家都知道“断直连”的初衷是规范行业更加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操作后,却又比“断舍离”还要纠结。


从“断直连”来看,似乎最受益的是两家持牌的征信机构。但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去“平替”此前多年已经成形的大数据市场,对技术能力要求也是非常大的。其中有一家官方背景深的机构,前阵还短暂出现过服务中断的故障。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告诉《独角兽挖掘机》,在百行中心挂牌时,最开始的打算是只发一家个人征信牌照了。


当时还是网贷最盛行时,行业痛点集中在机构之间存在信息孤岛,过度多头借贷、诈骗借贷猖獗;一张征信牌照有利于化解信息孤岛的困局,打破信息壁垒。如果发展多家个人征信机构,会造成信息的分割,会把原先的许多信息“小孤岛”,发展成为多个“大孤岛”,不利于信息共享,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壁垒问题。


但想法跟不上变化,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从朴道征信第二张牌照落地,到已处于受理状态的钱塘征信,市场的变化,让监管意识到了供需平衡的问题。


03

如何迎难而上?


从个人征信牌照的发放变化可以看出,监管对于市场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也是与时俱进的。


临近整改验收日,市场对于开始有不同声音传出,也是源于当前的大环境与1年多前开始“断直连”时,也有了新的变化。


一是监管环境。2022年7月,银保监会的14号文肯定了互联网贷款的普惠作用:互联网贷款作为传统线下贷款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更便捷地满足企业和居民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提高金融便利度和普惠覆盖面。


今年1月,监管确认包括蚂蚁集团在内的“13+1”家金融科技平台的金融业务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也正在抓紧解决。


二是宏观经济环境,促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终点,发挥消费金融机构的普惠性、便利性,对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具有积极意义。


在“断直连”下,数据服务机构为金融信贷活动提供数据服务的动力降低,金融机构考虑到成本和风险两大因素,也倾向于减少为缺乏信贷记录、只有少量借贷记录的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导致其贷款可得性降低,这是不利于普惠金融发展。


所以,有业内人士建议暂时不将信用数据在精准营销、运营等非风控环节的分享和应用纳入“断直连”范围,在确保个人信息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避免因过度约束数据流通而导致信用数据分享行业整体萎缩。


新网副行长兼首席运营官刘波认为,只要金融机构要发展数字金融业务,都必须接入征信机构,长久来看,中国4000多家银行都将使用个人征信机构提供的数据服务。供需的失衡,使得金融机构和助贷机构都不具备与征信机构进行公平、正常的商务协商的可能,对征信机构缺乏对等的话语权。


刘波建议能成立更多个人征信机构,让市场供需平衡。同时明确征信定价方案并制定收费上限,不光要制定单笔数据服务收费上限,还要制定数据服务收费占比年化利息的上限,两者取低,控制数据成本。


3月30日,人民银行召开征信工作电视会议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展和规范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共享和安全的关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征信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在发展和规范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这是非常考验智慧的。(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牌照   金融机构   成本   机构   业务   金融   数据   市场   平台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