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通胀更可怕的通缩真的来了么?真相到底是什么?#硬核知识局

通缩真的来了?中国这项数据正在被全世界瞩目。就在不久前,统计局公布了重磅数据,3月的CPI是同比上涨,但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3%。而在过去很多年里,国家的CPI是一直被牢牢控制在3%左右。CPI的下跌就引发了通缩讨论,让很多人感到隐约害怕。甚至国外看热闹的声音也开始来了。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得弄清楚通缩到底意味着什么?比起通缩,大伙可能更清楚它的"好兄弟"通胀。

去年以来美国面临了史诗级的通胀,东西是一天比一天贵,老百姓兜里的钱是越来越不值钱。而通缩呢?恰恰相反,往往是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少,物价也整体下滑。有人就说那这岂不是大好事?东西越来越便宜,我原先十块钱买个煎饼,现在我能买俩了?如果你要是这么以为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通缩、通缩,缩的首先就是穷人的钱。而富人能买到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多了!

如果把CPI比作一个大篮子,那里面不仅包括了蔬菜、大米等等生活用品,还包括了名车、名表、电子产品等等。这些非必需品,咱们所说的CPI持续下滑,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跌的更多的往往是后者。毕竟你看生活用品它属于刚需,现代人再穷也不至于不吃大米、蔬菜,这部分价格也是相对稳定。

表什么的,受到的冲击会更大,这就可能导致有钱人能买一辆车的钱,以后能买两辆了。这事普通人想都不敢想,更可怕的是什么?市场上的钱少了,大伙自然就不愿意花钱,企业就更加不愿意投资了。这么一来,整个经济的增速都会停滞下来,对于经济整体影响巨大。但是单论一个CPI是没有意义。咱们得结合着来看,说说我看到的3月新增社融5.38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3.89万亿,妥妥远超市场预期。更关键的是,居民和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也全线增加,这些可都是经济复苏的前兆。那为什么CPI就偏偏同比下滑了?原因恐怕不是现在物价太低了,而是原先的太高了。

你看去年同期受到口罩和俄乌的影响,菜粮蛋、工业消费品等等都是大幅上涨。不仅油价两连降,猪价也处于下降周期,其他疫情期间受到物流影响,虚高的产品物价也在回落。看图咱们也能发现2022年左右指数是出现了极端峰值,到2023年才逐渐回归到正常水平。更何况这cpi数据才更新到3月份,属于经济复苏的初期。那企业贷款的钱还没用于到扩张上呢?政府基建项目也还在加速建设当中。就连我们国内的消费旅游业也尚未迎来真正的高峰期。但咱们其实能感受到的是啥?各大景点开始人满为患了,餐馆旅店逐渐供不应求,地方政府也齐喊复苏口号。所以你的体感是什么样的?评论区聊一聊,关注我,投资路上不孤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通胀   生活用品   物价   大米   真相   贷款   东西   知识   数据   经济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