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压力大、就业压力大,国家终于出手了,四大变化正在发生

在疫情发生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不过在今年开放之后,上层表示中国的经济将会重振。不过已经进入到了四月份,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貌似有着很大压力,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目前我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来看,我国失业率,国家财政支出等数据都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要做出些什么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呢?

一、经济发展压力大

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定下了宏伟的目标,但是想要实现目标却是有很大的压力。比如说从财政方面来讲,政府支出不断扩大,收入却不断减少。

政府支出扩大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发生之后,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确实有不少的支出。虽然2023年这项支出减少,但是其他的支出也随之增加。比如疫情之后的产业振兴补助,养老金改革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而中国的财政收入却在不断地减少,其中有政府主动的行为造成,也有被动因素的影响。主动行为是中国正在改革税制,同时为了早日恢复经济,不少行业也有政策倾斜,减少了税收。而被动因素则在于人民的收入减少,国家最后的税收自然也会随之减少。

经济发展压力大,并不仅仅表现在国家层面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对于劳动者来讲,最大的负担大概是失业,据悉目前中国的失业率在经过疫情之后确实有所上涨。

2023年1月份中国失业率是5.5%,2月份的失业率是5.6%。相比于疫情期间失业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依旧能够看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变化

我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重振中国经济做出了不少的改变。

1、重启地摊经济

首先第一点就是重启地摊经济,带动居民消费。地摊经济是城市烟火气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摊虽小,但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居民幸福感确实不容小视。

中国经济发展低迷,居民消费欲望也随之下降。良好的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催发剂。等到消费被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随之不断变好。

2、保护民营经济

想要经济发展好,最重要的就是多赚钱。而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每年民营经济都能够给我国提供足够多的岗位,同时民营经济因为是私人老板,更加在乎盈利,能够给我国带来不菲的收入。

3、减少政府开支

当然收入增加了,开支也要想办法减少。但是国家开支一直都是用于做利国利民的大事,不可能随便减少。所以国家想到的是从政府干部方面入手。

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反贪污,这些国家政府的蛀虫每年都不知道吞了多少国家财产。领导班子的贪污行为减少,对于国家财产的增加也有不少的好处。

除此之外,就是减少编外人员。我国的政府机构其实并不仅仅只有编制人员,因为人手的短缺还有这不少编外人员的存在。虽然名义上这些编外人员是替国家做事,但实际上他们很多人都是关系户。往往他们拿到的报酬都比他们真正做的事情要多。

4、金融行业降薪

我国的第四个变化在于金融行业的降薪。金融行业的薪水在各国都是顶尖的存在。在中国亦是如此,但是这种情况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在很久以前就有了要求金融行业降薪的呼声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金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风投来进行盈利的行业。不得不承认这种方式来钱确实很快,但是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过于依赖于金融业是绝对不行的。

在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英国的经济发展快,但是仔细看来几乎完全依赖于金融业。所以这就导致了英国在面临特殊情况的时候完全靠不住,要粮食没粮食,要工业品没工业品。

而且金融行业也非常容易大起大落,并不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故而想要中国经济能够长久的以健康的方式发展,必然不能让人将目光全部投向金融业,必须给金融业降降热度。

如何给金融业降热呢?降薪自然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在国家大局面前,金融业必然需要让步于实体经济。

结语

往往大疫发生之后,确实会对经济造成影响。新冠持续了如此长的时间,想要在短时间内恢复确实不大可能。所以大家也不要太过恐慌,我们只需要静静等待灾难过去。国家已经在努力,我们只需要适应好国家政策新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国家   失业率   金融业   疫情   中国   支出   出手   经济发展   财政   发生   我国   经济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