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BB”到“BBA”,奥迪电动化如何在中国掉队的?- 中国车市“十问”⑦ 德系美系,“大象”如何转身?

摘要:从2026年开始,奥迪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新车型将全面切换为纯电动车,至2033年逐步停止内燃机车型的生产。


记者/吴雪


德国奥迪在3月17日发布了其2022年财报,与此前的奔驰宝马一样,奥迪同样是销量下滑但利润上升,交出了非常好的财报表。利润增加的原因被归结于纯电车型翻倍增长至12万台,另外宾利品牌归奥迪管理后,也提升了其盈利表现。



但客观来讲,奥迪电动化的步伐并不算快。3月3日,奥迪中国通过官微发布《面向未来生产计划》表示,从2026年开始,奥迪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新车型将全面切换为纯电动车,至2033年逐步停止内燃机车型的生产。



也就是说,未来十年奥迪中国仍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发力,然后,才慢慢过渡至新能源车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奥迪中国发生一项重大高层人事变更,曾慧芳(Katy Tsang)于2023年3月1日起出任奥迪中国市场营销及销售执行副总裁,这一变动,对奥迪在华业务发展,能否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尚未可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燃油车老大哥到了电动化这条路上,豪华车的品牌荣光已然褪去。

转型电动化之后的奥迪,有机遇,也有挑战。对于奥迪中国为何实施全面转电的举措,目前转型的困境等,新民周刊记者向奥迪中国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前,暂未收到回复。


下滑9.2%,奥迪开始走下坡路


去年12月,一家奥迪4S店外墙上挂出了“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的横幅,由于表达方式过于直白,引来了网友群嘲。“在别人努力获得更高市场份额的时候,奥迪还在绞尽脑汁突破市场认知,实在太扎心。”


从销量上看,奥迪的电动化之路走得的确不太顺利,相对于奔驰、宝马,奥迪在华新能源车销量明显落后,近几年,奥迪更开始走下坡路,在德系三大豪华品牌中持续垫底。2022年,奥迪品牌在华累计销量为635588辆,同比下滑9.2%。



在国内市场,奥迪在售的电动产品包括Q4 e-tron、e-tron、Q2L e-tron、Q5 e-tron等多款车型,售价区间覆盖20万-50万元,但车型销量表现均十分一般。


几个月前,奥迪一汽新能源项目在长春举行暖封闭仪式,并被寄予厚望。据悉,奥迪在该项目中投资约350亿元,包括成立新公司和新生产基地,包括A6L e-tron和Q6 e-tron等在内三款车型均在计划内。


但这样的大手笔却难以匹配其战绩,引出话题是,当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一众新势力、传统势力率先进入30万元级领域,直接切入传统豪华品牌腹地时,为何奥迪不能有力反击?关键还是在中国这个激烈竞争的电动领域被“内卷”和对比中,少了让人心悸的参数,与产品影响力。


比如,在关键的续航上,一如横幅“至高续航605公里”,很难对比那些动辄超过700公里的高手们,而智能化更是豪华品牌乃至整体外资品牌弱环;网络上有消费者主观评价,也在某种程度上点名了产品力之困:“进奥迪店打开Q4 纯电前舱,看到和大众lD系一模一样的布局,座椅硬梆梆,内饰老陈,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小40万元的售价,瞬间打不起任何兴趣。”


其次是品牌力,在内燃机时代,豪华品牌的品牌就是护城河,仅凭品牌就能让消费者为高溢价买单,但进入电动车时代,这一代消费者正对品牌脱敏。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小满节气,一汽奥迪发布广告视频深陷文案抄袭风波,反映出奥迪营销方面的“怠慢与敷衍”,被视为奥迪转型最重要的一款车型Q4 e-tron,也因此遭遇口碑危机。可仅仅3个月,一位名叫卢卡斯LUCAS用户爆料称,奥迪Q5L的广告涉嫌文案抄袭长安汽车《寻找答案的人》广告片。


弃油转电 并非真心


事实上,奥迪涉足新能源的时间,并不算晚,2009年推出高性能跑车R8 e-tron车型,e-tron这个科技名词,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再往前推,奥迪最早的带电车型可以推至1991年。但成本过大、利润降低等一连串的担忧,让电动化准备不足的奥迪不得不面对一场“兵荒马乱”。


以2009年就启动的e-tron项目,直到2018年9月才正式亮相,用十年时间推出首款量产车型,速度是不是太慢了点?2021年奥迪向电动化转型正式提速,将两款科幻感十足的纯电概念车skysphere和grandsphere置于高光之下,进一步加持了电动化的决心。


接着,一汽-大众奥迪又携MEB平台下首款国产奥迪车型——Q4 e-tron亮相,上汽奥迪也发布首款为中国市场专属打造的纯电SUV Q5 e-tron。但月销仅几百辆的市场给出了答案:对中国燃油车市场了如指掌的奥迪,在电动车市场几乎失语。



按照前奥迪中国总裁安世豪说法,从燃油车时代到电动车时代转型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燃油车和电动车的动力系统,以及车的结构都截然不同。在安世豪看来,中国市场仍存在燃油车需求,2033年以后将继续本地化生产。


很显然,奥迪并不急于争夺电动化带来的红利,而是选择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也必然无法在新势力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至于奥迪电动化为何如此滞后,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奥迪“弃油转电”并非出自真心,而是逼不得已,其迅速转变战略的背后,是巴黎气候目标和中国的“双碳”目标的提出。


在“双碳”的全球目标下,汽车产业逐步走上了绿色发展转型之路,电动化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欧洲国家率先对于“禁售燃油车”明确了时间表:挪威的目标是2025年,德国的目标是2030年,法国是2040年,英国则计划在2050年……


在这一浪潮下,各国汽车企业不得不顺应政府及汽车产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禁售或生产燃油车的具体规划,同时加快实现电动化。而真正让奥迪下定决心彻底转型的原因,还是即将到来的欧七排放法规,这一标准将在2025年正式实施。


要知道,这个标准所规定的超低排放数值,导致车载诊断系统很难给出准确结果,其难度等同于在车上建一座精密实验室。在这样的情况下,内燃机将会变得极端复杂和昂贵,汽车制造商也将对此失去兴趣,被迫向电气化转型。


据了解,为了彻底解决e-tron的问题,奥迪启动了“阿尔忒弥斯项目”,目标是在2024年打造一款世界级的先进纯电动车。就算快马加鞭,诞生于全新PPE平台的车型A6 e-tron和Q6 e-tron,最快也要到2025年量产。


时至今日,把电动车称之为战略核心的奥迪,最迫切的,仍旧是需要有“走下坡路”的决心和勇气。只是,奥迪何时才能拿出真正吸引用户的产品,或许,连他自己也不敢给出承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奥迪   中国   内燃机   销量   新能源   电动车   大象   燃油   车型   目标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