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郭艾伦不耽误喜欢徐杰,曾凡博、林葳太花哨 刘玉栋太遥远

这篇文章一定是一篇不讨喜的文章。CBA每个球迷也许都有一个自己的主队,每个球员也许都有自己一群死忠的粉丝。但是作为CBA一名看客,头条的一名小小创作者,笔者时刻提醒着自己来头条的初心。

说个笑话:笔者来头条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弘扬正能量的。

诚然,中国篮球这个平台,CBA这个平台,头条这个平台,一个人发声可能如泥牛入海。现代人也不怎么读鲁迅了:凡有一个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句,聊以慰籍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郭艾伦—球痴。如今在CBA中的他一身伤病,但他敢打敢拼,对胜利的渴望,对篮球的执着,少有出其右者。有人专业人士说过,郭艾伦并不是一个篮球天赋特别高的人,他的顶级球感,来自于他最刻苦的训练。对篮球的热爱,支持他一路前行,对有些人而言打球是一项工作,对郭艾伦而言既是他的工作又是他的爱好,人生最幸福的事也莫过于此了。当他凝望篮球,任何人都能感受到他是真心喜欢。篮球给他的回报也很多,他的缺点也不少,但各个行业里让大众欣赏、感动者,不一定非要是喝咖啡的,也可能是平凡的、执着的、努力的,不服输的意志!


徐杰—草根逆袭的故事。诚然徐杰仍然有很长的篮球之路要走。但对他本人而言,他是成功的。没有什么比我们身边“普通人”走向成功,更能撞击平凡人的心灵了。以徐杰的天资,能够打CBA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何况他只是一棵小草,却也成为了一棵大树?饭圈有饭圈的故事,饭圈有饭圈的人情世故。平凡、灵动、逆袭、励志,不懈的努力终于站稳脚跟,直至辉煌。各行各业里的普通人是否也应学习一颗种子卓然破峭壁而出的气概!


笔者之所以把林葳、曾凡博拿出来,有博人眼球之嫌,但确实绝无此意。现代CBA的商业模式和如今社会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必有炫酷的产生。这是社会现象,并非单单的篮球现象。

两个人已经是CBA乃至中国篮球的潜力新星,无论从球技还是知名度,丝毫不比大咖差了。球风更是赏心悦目,为CBA联赛增加了娱乐性、观赏性,更为篮球事业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笔者并非不喜欢二人,而是对CBA这种包装模式辩证的审视。商业推广是成功的,但对后来者的提高意义却不大。

名人堂的讲演中蒋兴权说:没有刻苦的训练,天赋不可能兑现为成绩。

王治郅说:打好球才有鞋穿。

胡卫东高度近视,神准的三分靠的是肌肉记忆。

刘玉栋说:我能进入名人堂靠的是老朋友“十片碎骨”。

乔尔杰维奇初任中国男篮主教练时候带来了三十多套技战术,而当他熟悉弟子们之后,最重视的反而是:投射命中率,罚球基本功!

中国篮球靠着苦练精神达到了世界八强,变得炫酷之后成绩下滑。

杨毅说:有了归化球员不一定能冲劲奥运会,但是没有归化球员一定进不了奥运会。

笔者对林葳、曾凡博没有意见,但对中国篮球的发展导向有这些话要说。CBA要好看离不开林葳、曾凡博们的炫酷,中国篮球要重筑辉煌更离不开苦练精神。

也许暂时不能像王治郅、刘玉栋、胡卫东那样努力无极限,但学习郭艾伦、徐杰努力、拼搏也是励志精神。

中国篮球总要有那么一点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球员   花哨   生人   刻苦   普通人   笔者   中国篮球   努力   篮球   精神   喜欢   平台   曾凡   徐杰   刘玉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