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为何居民存款还在大幅增长?

4月11日,央行发布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1.71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新增额的一半。

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6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442亿元。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

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去年以来,居民存款的大幅增长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住户存款新增17.84万亿元,比上一年多增了7.9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进入2023年,住户存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惯性。今年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81万亿元,同比多增270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926亿元。

住户存款持续大增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大部分人现在依然偏爱存钱。据央行调查统计司4月3日发布的《2023 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中,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0%,接近六成,虽然比上季减少3.8个百分点,但仍然占了大多数;不过,数据显示,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8.8%,比上季增加3.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比上季增加0.5个百分点。

市场主流观点认为,住户存款的增加主要是受居民消费和投资状况影响,流动性偏好上升;随着宏观经济好转,居民的消费和投资信心都将增强,居民储蓄和投资都将逐步回归常态。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2023年释放的超额储蓄或达5000亿至6000亿元(占超额储蓄总额的12%),将导致实际储蓄率再降低1个百分点至30.5%,并再提振消费1.5至2个百分点。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2023年居民存款将分流至实体部门及资本市场。其中,部分“被动储蓄”将随疫情形势改善而逐步释放,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及购房活动回暖。

但也有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秘书长刘磊和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宇在最新发表的论文中预计,今年居民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并不会降低其存款规模,存款依然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刘磊和王宇指出,居民部门的存款是财富储藏的重要形式,其波动也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且规模高于其他部门。可以把居民存款看作全社会信用创造的总量减去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货币流动性需求后的剩余部门,并不受居民自身储蓄行为的影响。

他们认为,2022年居民存款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整体信用创造环境宽松,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规模较大是主要原因,而与居民消费和房地产投资支出下降的关系并不大。

基于以上分析,王宇和刘磊认为,2023年居民消费会有较大程度的复苏,但这种复苏并不是所谓“超额储蓄”或“超额存款”的作用,而是由于疫情封控等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抑制作用的消失。居民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并不会降低其存款规模,存款依然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政府部门继续扩大债务融资以及影子银行信用收缩规模影响减弱的条件下,全社会总存贷差依然会大幅增加,而新增的存款将继续体现在居民部门中。预计房地产市场相比2022年将有所回暖,居民贷款也会相应恢复,贷款增速将有所提高,由此降低居民部门的存贷缺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住户   存款   居民   央行   百分点   大幅   贷款   较大   人民币   规模   部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