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开花 亮点频现-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热点分析

2023年3月,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媒体报道量(包括各级各类报纸数字版、新闻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视频网站等综合来源)大幅上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传云”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相关报道量环比1月增长16.92%。

综合“中传云”大数据平台和其他数据平台相关数据,从重要度、传播量、反馈量、总体热度等多个维度进行梳理后发现,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热点主要有:

文旅发展成为全国两会重要议题,涉文旅提案议案引发热议。两会期间,来自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代表委员们,围绕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言献策。其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革命文物保护、讲好中国故事、加强社会美育、新型文化业态规范发展、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提案议案引发热议。在网络上,文旅热点频频冲上热搜榜,引发舆论关注,互动声量达1.30亿次,体现出广大网友对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和期待。

电竞酒店、自媒体等领域的监管引发行业关注。本月,针对电竞酒店向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等乱象,最高检工作报告着重提出要“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对电竞酒店等新业态予以规范”;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门就加强电竞酒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严禁电竞酒店违规接待未成年人。业界认为,作为兼具住宿和电子竞技娱乐等服务功能的新业态,电竞酒店有望告别“野蛮生长”,迎来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针对依然存在的自媒体乱象,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坚决打击自媒体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全面整治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此外,在行业标准发布方面,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了网络表演领域的首个基础性团体标准《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术语》,首次定义了网络表演领域中直播与短视频平台、经纪机构、主播三方面的相关概念,运用标准化的手段,避免歧义和误解,推动网络表演健康发展。

各地文化和旅游活动多点开花,亮点频现。本月,“向雷锋同志学习”系列主题文艺活动、“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发布活动、2023 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活动、2023非遗品牌大会、2023“发现中国之旅”活动、2023中西文化和旅游年开幕式及开幕音乐会等多项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活动集中举办,涉及文艺、非遗、旅游宣传、对外交流等多个方面。高规格、多样化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活动的密集举办,一方面反映了当前文化和旅游行业回暖后的繁荣发展态势,另一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并有效带动全国活动的开展。

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本月,文化和旅游市场迎来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恢复对涉外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外国人入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等两项政策调整,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在文化市场方面,一是线下演出扎堆,新演艺空间成购物中心“新宠”。演唱会、音乐会、话剧、音乐剧、舞台剧、戏曲、户外音乐节、脱口秀等形式多样的新演艺空间,成为购物中心重要的流量引擎,演艺空间和商业演出越发呈现向购物中心靠拢的趋势。二是随着线下演出热度恢复,线上演出平台转向培育小众多元的直播生态。其中,视频号直播的重点从明星演唱会转向日常直播,重点发力音乐live、舞蹈、嘉年华等小众演出。抖音演出今年将出品100场大型演出、服务1000家演出机构、带来超10000场专业演出,推出音乐节、演唱会、音乐会、脱口秀、主题晚会等多元演出直播内容,为演出行业带来更多增量空间。三是各地延续“博物馆热”,排队观展成常态。本月,热门场馆需要提前预约,热门展览一票难求,双休日、节假日观展排长队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博物馆热”还带动周边文创产品消费持续火热。

旅游市场方面,一是随着旅游业持续升温,多地导游招聘“量价齐飙”。此前,浙江就有县城因百万年薪招导游火“出圈”;本月,海南、广西、浙江、湖南、云南等地旅行社更是出现数量上不设上限招募导游的情况。二是入境机票和酒店价格双降,入境游热度显著攀升。携程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入境游整体订单预订量同比增长46%,其中入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68%,均价降低31%。入境游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7%,酒店预订均价同比降低14%。三是“酒店即目的地”成旅游消费新趋势。越来越多人将休闲目的地锁定为酒店,开启“酒店沉浸式旅游”,不再以观光为目的。四是“旅居热”首次出现在春季旅游市场。近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偏爱侧重“深度体验”的旅游产品,“旅居游”深受游客喜爱。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8%的受访者对“旅居”类产品感兴趣;超过八成表示“愿意尝试‘旅居’系列产品”。五是“五一”假期出游预订提前到来。多个热门景区周边酒店已被提前预订,旅游平台的预订量翻倍提升。去哪儿数据显示,截至3月8日,“五一”期间国内酒店预订量相较2019年暴涨144倍。

“村 BA”再度爆火、鸡鸣寺设置“反悔门”疏散游客等热点事件,引发网友点赞。去年夏天,贵州“村 BA”(指乡村篮球比赛,网友仿照NBA、CBA进行命名而来)火“出圈”;本月,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迎来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再度登上热搜榜。网友们认为,“村 BA”的持续火热,带动了当地旅游热度提升和特色产品销售,成为真正的“体育+旅游”盛会,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同时,为缓解景区游客拥堵,江苏南京鸡鸣寺设置“反悔门”,引导中途放弃游览的游客离开,通过疏导关口前移,有效缓解景区接待压力,提升了旅游体验质量,引发网友点赞。

《乌梅子酱》流量与质疑齐飞、博物馆文创获“拔得头丑”奖等引发广泛争议。近期,李荣浩新歌《乌梅子酱》爆火,在网络上的播放量超过40亿次,但被专业乐评人和乐迷认为“不过是一首‘口水歌’”,引发了流量时代音乐作品“火”与“好”的争论。有网友认为,迎合算法逻辑,或许可以轻松创作出爆款歌曲,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满足和引导乐迷的音乐审美需求与取向。同时,另类评奖现象也引发网友批评。在淘宝发起的“2023丑东西大赛”评选中,部分博物馆主动报名参评,最终获得“拔得头丑”奖。对此,有网友表示,“丑东西”更具有话题度和解压感,有助于一贯以严肃形象示人的文博场馆“出圈”,但更多网友表示,肩负教育公众审美的文博场馆,追求靠“丑”出名,是严肃文化对流量的屈服。

各地古镇“千镇一面”、网络烂梗泛滥、导游辱骂未购物游客等热点,遭到网友一致批评。本月,有媒体报道称,全国各地古镇渐渐“长得”越来越像,对此,网友们认为,古镇的魅力来源于其独特性,“千镇一面”让古镇失去了吸引力,各地应深入挖掘独特性,使古镇重新焕发别样光彩。近期,“鸡你太美”“你这个老6”“海王”“雌竞”等网络烂梗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引发媒体和广大网友批评。网友们认为,这些所谓的网络用语实际上是恶俗烂梗,常常被用来进行网络攻击和谩骂,不仅毫无文化内涵,还具有不良社会影响,应对其进行禁用,以净化网络环境。此外,有游客在海南海口因未购物被导游大骂引发各界关注。广大网友认为,少数辱骂未购物游客导游的存在,会给当地旅游市场复苏和品牌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和处罚力度。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供稿)

责编:陈道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热点   多点   文化   旅游   导游   亮点   演出   游客   酒店   网友   数据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