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之下,企业的IPO决定





不管是否全面注册制,我们提请准备IPO的企业反思一个问题:企业上市究竟是为了股东短期利益,还是为了实现企业愿景?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全面注册制下,究竟会利好哪些行业?

有媒体认为是券商、创投、软件开发商等行业。对于这种看法,我们持保留意见。因为全面注册制并不是为某些行业进行的上市制度改革,而是为了提升市场效率。

从目前阶段来看,一批中小银行正在摩拳擦掌。

根据公开信息,全面注册制下,首家IPO新申报企业为“药都银行”,其全称为“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这不是药都银行第一次申请IPO,其早在2014年已经谋划过上市,但8年来一直折戟。

药都银行此前迟迟未能实现上市原因有三个:股权过于分散、涉2000多宗借贷案、不良贷款率问题。

那么,药都银行这次能否通过“问询”程序,最终实现8年来的夙愿呢?静等答案。

药都银行名称很有意思,所谓“药都”之说,是因为公司所在地亳州为中国四大药都之首。根据东方金城的评级报告信息,药都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依托区域内中药材特色产业,对当地中药材种植及相关批发零售业提供金融服务。

但是,根据业绩表现,药都银行在2016年-2020年期间的后段表现,却有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当然,公司将其归咎于疫情影响。

前有历史痛点,后有业绩不稳定,即使药都银行这次借助全面注册制之力实现IPO,但是又将如何面对苛刻的“资本市场”呢?

药都银行不会仅仅是个案,对于正在排队接受“问询”的拟IPO的其他企业来说,是否做好了登陆“资本市场”后的考验准备呢?比如:

对于信息披露会要求更充分,对于违规执法会更严厉。全面注册制下,要求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等各方面承担全面责任,这就使得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会更充分、更真实。

绩差公司的投资风险将加大,流动性可能萎缩。中长期而言,绩差公司、壳公司面临股价大幅下降和退市的风险。

板块估值差可能缩小、少部分分化拉大。由于股票供给量增加,在市场存量资金与增量资金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市场整体估值中枢可能会有所下降。不过,对于新兴行业、高科技公司以及业绩增长的优质标的,可能会维持较高的估值水平。

因此,不管是否全面注册制,我们提请准备IPO的企业反思一个问题:企业上市究竟是为了股东短期利益,还是为了实现企业愿景?

在本因问题之下,还衍生三个维度:第一、公司自身股权体系、管理体系是否对企业发展具有良性作用?第二、上市融资,是基于企业自身的远期发展目标,还是仅仅为了解决现阶段的财务困境?第三、公司当前的业务发展和经营机会,是否确保至少三年的持续增长和盈利?

总之,上市不应该是企业的目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后段   亳州   可能会   企业   经理人   中药材   资本市场   银行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