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周刊-公办园成为家门口的幸福乐园

从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到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再到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从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园,到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一项项有力举措正在逐渐缓解带娃焦虑,满足家长们多样化、个性化的托育需求。我市加快发展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成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的治本之策。

济宁高新区首家公办托幼一体化试验园

搭上学前教育普及发展的“顺风车”

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充满童趣的教室……日前,记者在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公园里幼儿园看到,远处孩子们正在彩虹跑道上蹦蹦跳跳地做游戏,操场上回荡着他们银铃般悦耳清脆的笑声。作为新建不久的普惠性幼儿园,也是高新区首家公办托幼一体化试验园,搭上了济宁市学前教育普及发展的“顺风车”。

纾解带娃难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育儿观念发生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保姆式”带娃,更加注重培养幼儿创造性、探索欲望以及社会能力。如何引导促进幼儿的早期发展,成为90后父母的头等大事。

洸河街道公园里幼儿园园长张灿告诉记者,家长们对孩子成长的期待,无形中对幼儿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普惠性公办园托幼一体服务的开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长的困扰和忧虑,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

“自我们幼儿园开园以来,得到了济宁高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们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服务,从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保育教育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通过婴幼儿照护和幼儿教育的相互衔接,努力为托班幼儿打造安全、温馨、可探索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为辖区内家庭提供优质普惠的托幼服务。”张灿说。

实施分龄教育

婴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课程设计要兼具系统性和进阶性。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诉求,公园里幼儿园设置了托班、小班、中班和大班。其中,托班主要招收2至3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老师在和孩子们的互动中,更加注重习惯的培养,让他们从多人照顾的状态,学会独立生活并融入集体。

“我们根据孩子特定年龄阶段,创设符合他们需求的课程和游戏。”张灿告诉记者,幼儿通过游戏情景的创设、材料的互动,在感知、体验、操作、探究中获得直接经验,从而促进幼儿习惯、性格、能力全方位的发展。

促进家校共育

分离焦虑是在幼儿园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这是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张灿建议,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家长应该多与老师沟通,在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与做法上,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家长要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孩子。父母要转变观念,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主精神,坚持放手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独立进餐、独立就寝等。

“我们将继续挖掘公办幼儿园托幼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婴幼儿照护新途径,全力打造‘普惠+智慧’的托幼体系,为辖区内家庭提供更优质的托幼服务。”张灿说。

邹城市创新多元化办园模式

家门口的优质公办园多起来

位于邹城市钢山街道四基山路1366号的峄山路小学附属幼儿园里一派热闹景象,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欢呼着、奔跑着,趣意盎然、充满生机,欢声笑语洒满整个校园。园内大型玩具、活动室、盥洗室、综合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发现室、户外的操场、攀爬区、沙池、水池、种植园一应俱全。这是邹城市学前教育加快公办园建设的一个缩影。

鼓励办园主体多元化

目前,邹城市审批注册幼儿园23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41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70.22%。一手抓“数量”,一手抓“质量”,邹城市不断扩充学前教育公办资源,持续提升保教质量,致力于“让家门口的优质公办园多起来”。

邹城市先后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列为重点民生实事。一期(2011至2013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4所;二期(2015至2017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6所;三期(2018至2020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1所。2022年邹城市新增幼儿园7所,新建续建幼儿园5所、配套幼儿园移交2所;新增公办园学位3150个,其中新建3所幼儿园:峄山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十中附属幼儿园、张庄大律幼儿园均已正常开园,新增公办园学位990个,配套幼儿园移交新增公办园学位420个。

在主城区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仅靠现有的优质公办园难以满足群众对“幼有优育”的需求,邹城市建立以政府主导、公办为主、多元化办园的办园机制,探索国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公办园的新路子。邹城市多元化办园模式坚持以教育部门专业引领为支撑,以国有企业统一运营为保障,实行“一园一策”办法,统筹推进园舍建设、装修配套、人事招聘等工作,探索品牌化发展之路。

推行过程中,各幼儿园均执行政府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收费要求,幼儿园教职工实行聘用制,纳入国企职工编制,确保人员稳定及待遇条件。该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既能作为市场主体与专家、高校、国内知名幼儿园、教育集团等加强教研、培训的互动和联系,又能充分运用现代企业高效管理手段,组建专业团队,进一步提升园务和教学的专业化管理,为幼儿园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保育新模式提升教育质量

邹城市不仅致力于解决“入园难”的问题,更致力于解决“入优质园难”的问题,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保教质量等方面入手,让学位“优”起来。

自2011年以来,邹城市一直坚持每年都招考幼儿教师,2021年招考备案制幼儿教师95名,2022年招考备案制幼儿教师100名,2023年拟招考备案制幼儿教师200名,优先保证新增幼儿园(班)正常运转。积极开展幼儿教师全员培训,和高校联合开展高端研修,不断提升教师素养。2023年邹城市计划将新建移交配套园纳入分园管理,通过师资交流、管理输出、人才培养等多项措施,借助原有公办优质师资,提升新建配套园的师资配置,提升办园质量,助力新建配套园迅速打开发展新局面。

邹城市积极助推全市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推进幼儿园围绕科学保教方法,充分挖掘幼儿园资源优势,凸显幼儿园亮点特点,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多角度的提升保教质量活动。鼓励公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帮扶弱园,合作办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采取“示范园带薄弱园、城市园带农村园、公办园带民办园、老园带新园”等形式,促进城乡之间、优质幼儿园和薄弱幼儿园之间协同均衡发展。

多读一点

济宁入选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2022年5月,《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标准(2022年版)》出台,提出了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标准。经城市主动申报、省级评审推荐、国家审核公示等程序,日前命名首批33个示范城市,山东省济南、济宁、聊城三市入选。

我市制定出台了“3岁以下婴幼儿服务能力提升三年工作方案”,以及“托育机构设置标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让更多婴幼儿享受到普惠性托育服务。去年,全市备案托育服务机构315家,新增婴幼儿托位1.3万个,均居全省第1位。

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要点发布

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3月份,《济宁市教育局(中共济宁市委教育工委)2023年工作要点》发布。今年,我市将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推动落实教育提质行动,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我市持续扩增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牵头制定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济宁市专项工作方案,持续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改扩建幼儿园32所,新增学位9000个,学前教育公办率达到65%,省级一类以上优质园占比达到40%以上。

记者:王艳茹 摄影记者:董绍进

通讯员:侯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邹城市   济宁市   济宁   托幼   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   婴幼儿   幼儿园   周刊   幼儿   孩子   幸福   乐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