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丰田研究院Nature子刊:快充有机负极材料合成新策略

第一作者:Nobuhiro Ogihara

通讯作者:Nobuhiro Ogihara

通讯单位:日本丰田研究院

【研究背景】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中应用不断增长,氧化还原活性有机电极材料被视为有希望的候选材料。同时,基于对分子结构的研究和设计,有机电极材料形成了以金属有机框架(MOFs)为代表的材料,其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有机电极材料的问题,如与电子传导相关的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报道的有机电极材料具有较大的充放电极化、高电阻、低的容量利用率等瓶颈问题。

【成果简介】

鉴于此,日本丰田研究院Nobuhiro Ogihara通过机器学习和溶液喷雾干燥法,合成了多芳香单元的芳香族二羧酸盐的插层金属有机骨架(iMOF),然后将其作为负极材料。同时,基于材料表征、快充电极性能、热力学稳定性、晶体结构分析和计算分析的综合结果,讨论了基于相变反应机理的动力学,以确定所提材料的性能增强因素。此外,将具有最佳性能SD-NPB(762202)活性材料的组装了不对称锂离子电容器,并评估了耐用性、循环和高温存储性能。相关研究成果以“Heterogeneous intercala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ctive materials for fast-charging non-aqueous Li-ion capacitor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核心内容】

物理化学表征:如图1a所示,首先通过机器学习来寻找最佳组合,然后通过喷雾干燥法合成所需的多元iMOF溶液。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如图1b所示,进行了XRD分析,每个样品干燥后的XRD图谱表现出空间群块状晶体图谱,而非均相样品表现出两相的混合物。在SD-NBP(762202)和SD-NBP(750718)中,清楚观察到(100)晶面峰呈现出a轴规则,取决于有机连接溶剂的大小,表明有机层的形成是由每个同族芳族基团的π堆积相互作用。由于空间群中的消光定律,萘骨架的(100)晶面峰通常非常小或不存在,而(200)晶面峰清楚地观察到,并且在SD-Naph和SD-NBP(750025)中观察到相同的趋势。相比SD-NBP(750718)和SD-NBP(762202)中萘骨架的(100)晶面峰清晰表示,表明萘骨架的规律性变化抑制了a轴方向的消光规律。此外,SD-NBP(762202)和SD-NBP(750718)的a轴和c轴增加,b轴减小,这是由β角减小引起的(如图1c)。因此,消光规律效应和晶体结构的结果表明,基于萘骨架的a轴取向π堆积杂芳族有机多层膜的形成是SD-NBP(750718)和SD-NBP(762202)的主要成分(如图1a)。

图1. 材料的选择、合成和结构表征。

iMOFs的电化学表征:如图 2a所示,对几种样品进行了充放电测试,在20 mA/g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在 200~220 mAh/g,且初始库仑效率为0.64~0.75。根据每个样品的差分容量分析dQ/dV图计算得出(如图2b),与SD-Naph和SD-NBP(750025)相比,SD-NBP(762202)和SD-NBP(750718)的极化率降低约20%,平均电势降低60mV,从0.839 V降至0.777 V(如图2c)。如图2d为电池的速率性能,SD-Naph和SD-NBP(750025)的充放电曲线随电流倍率升高而表现出较大的轮廓变化,表明较差的倍率性能,而SD-NBP(762202)和SD-NBP(750718)的充放电曲线较小。特别是SD-NBP(762202)在25 mA/g电流密度下表现出200 mAh/g的容量到高倍率400 mA/g下170 mAh/g的容量,具有超过 85%的容量保持率,相当于充电30 min(如图2e)。SD-NBP(762202)的结果表明充电80 min可以达到其容量的15%(如图2f),符合美国能源部的极快速充电目标。此外,在循环特性方面,如图2g所示,SD-NBP(762202)和SD-NBP(750718)表现出更好的容量保持性,表明其可以提供快速充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图2. 非水锂金属电池的电化学测试。

非对称锂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测试: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负极活性材料作为器件的效果,如图3所示,与活性炭正极组合进行测试。如图3a、b所示,SD-Bph表现出较大的充放电极化,导致设计容量范围有限,而SD-NBP(762202)可以设计为宽容量范围。利用FSI-阴离子和锂离子的吸附制造不对称混合电容器,并确认了两者的高容量(如图3c)和低电阻(如图3d)。如图3e所示,基于SD-NBP的电池在1 mA cm-2下循环1000次表现出91%的容量保持率。 此外,在60 C下SD-NPB(762202)电池在0.15mA cm-2下300 h内表现出70%良好的容量保持率,而SD-Bph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50%(如图3f)。 结果表明,提出的多元MOFs不仅具有低电阻和宽的利用性能,而且提高了热力学稳定性,可归因于纳米尺寸形态和晶体结构

图3. 非水系锂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测试。

电荷存储机制的动力学研究:使用锂金属电池的循环伏安法测试,以了解详细动力学行为。如图4a所示,在CV中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分别对应于不同扫描速率下的Li脱嵌和插层反应。如图4b所示,峰值电流(Ip)和扫描速率平方根(v1/2) 呈线性关系,能够从斜率k确定表面反应过程或扩散限制反应过程,k1和 k2分别作为表面反应和固体扩散贡献的系数。k1和 k2的结果表明,k1随SD-Naph,SD-NBP(750025)、SD-NBP(750718)、SD-NBP(762202)的顺序而增加,而k2逐渐减少,k1/k2的比值随上述顺序逐渐较大(如图4c)。如图4d ,SD-NBP(762202)具有表面反应优势,与图2f的高速率性能对应,表明动力学变化导致快速充电特性,以及活性材料的纳米尺寸相关的快速表面反应。如图4e所示,使用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评估电极活性材料内的锂扩散,研究动力学因素。在所有样品的GITT中,计算线性系数R2,其中SD-Naph和SD-NBP(750025)的数值较低,而SD-NBP(762202)和SD-NBP(750718)的数值接近1。结果表明SD-Naph和SD-NBP(750025)表现出较大的偏转剖面,导致平坦的电位,而SD-NBP(750718)和SD-NBP(762202)表现出斜坡状电位剖面。通过计算,如图4f表明SD-NBP(762202)和SD-NBP(750718)中为固溶体反应。 SD-Naph和SD-NBP(750025)的数据图分布广泛,SD-NBP(762202)和SD-NBP(750718)的数据图集中。此外,DLi的值与文献中固溶反应机制区域的电位对应,R2的值高于 0.93(如图4g)。

图4. 电化学分析。

相变机制:为了研究相变机理,如图5所示,使用非原位XRD测量了不同电位下的晶体变化。在SD-Naph中具有(100)晶面峰的两个相,对应于初始和Li插层状态,在α = 0.1后共存(如图5c)。相比之下,在SD-NBP(762202)的XRD图谱中,(100)晶面峰在α = 0.5后不再可见,而Li插层状态下的峰则不存在两个峰(如图5d),表示抑制相分离。结果表明SD-NBP(762202)动力学变化归因于相变的影响,相变比成核更快,扩散系数显著增强

图5. Li插层反应过程中的非原位XRD图谱。

有机框架的振动行为:为了研究影响观察到的相变机制的内在结构因素,如图6所示,通过拉曼光谱进行组合分析,并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其振动模式。结果表明, SD-NBP(762202)和SD-NBP(750718)垂直于萘面弯曲振动(i)所对应的峰值没有被清晰观察到(如图6a),而平行于萘面拉伸振动所对应的峰值(iv)保持不变(如图6b)。前者拉曼光谱差是指抑制结构波动,导致SD-NBP(762202)和SD-NBP(750718)中萘平面度持续存在。弯曲振动的不存在归因于应变结构,并通过减少这些干扰平面度的弯曲振动来保持π电子离域,有助于增强电子转移,避免在Li插层过程中相分离,从而具有高温稳定的快速充电性能

图6. Li插层过程中框架的振动模式。

【结论展望】

本文提出了使用机器学习和溶液喷雾干燥合成具有多芳香结构的iMOF,能够在非水系锂金属电池配置中可逆存储锂离子。基于SD-NBP的电池,在400 mA/g电流密度下具有超过 85%的容量保持率,相当于30 min充满;在1 mA cm-2下循环1000次表现出91%的容量保持率;在60 C下具有70%良好的容量保持率。此外,阐明了电荷存储机制,证明了在Li插层过程中,扭曲的晶体结构通过控制框架振动来促进电子离域。相变抑制了相分离,从而有利于电极的快速充电行为,扩展了低电阻容量区域、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和高的热稳定性。这种方法扩展了有机晶体材料的设计可能性,降低了制造过程中的能耗,为未来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文献信息】

Nobuhiro Ogihara*, Masaki Hasegawa, Hitoshi Kumagai, Riho Mikita, Naoyuki Nagasako, Heterogeneous intercala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ctive materials for fast-charging non-aqueous Li-ion capacitors, 2023, Nature Communication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7120-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负极   材料   丰田   电化学   表征   电极   动力学   日本   晶体   研究院   容量   电池   性能   结构   新策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