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3)

在上世纪90年代,山西省政府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太原经济圈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引领太原经济圈发展的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构想便跃然纸上。但近三十年发展,太原晋中一体化进程缓慢,成效甚微,仅仅办了几件看得见的实事。相比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太原晋中一体化的速度显然是太慢了。通过比较太原晋中两市在经济总量、三产构成、基础设置、文旅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性,进一步探寻两市同城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太原文旅等服务业发展较为一般,对晋中的外溢效应较小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经济决定地位,文化决定品位;文化多么发达,城市就多么发达;文化能够走多远,城市就能够走多远。太原素有“锦绣太原城”之美誉,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寺观祠庙、古遗址、石窟造像、名人故里和故居、名人陵墓等人文旅游资源80多处;历史名山、河流和湖泊、泉水、溶洞、森林、避暑地等自然旅游资源40多处;旅游博览与会展设施、公共休闲园林设施、瞻仰纪念类设施、旅游购物设施、旅游娱乐健身和艺术表演设施等社会旅游资源100多处。悠久文明的历史给太原市留下众多名胜古迹,拥有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晋阳古城遗址、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永祚寺、纯阳官、崇善寺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在全省位居前列。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为太原市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9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9655.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国内游客9629.59万人次,增长18.9%;海外游客25.80万人次,增长8.0%。海外游客中:外国人18.01万人次,香港同胞4.40万人次,澳门同胞1.02万人次,台湾同胞2.37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171.83亿元,增长17.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163.41亿元,增长18.1%;旅游外汇收入1.19亿美元,增长11.4%。

晋中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平遥古城、王家大院、常家庄园、昔阳大寨、左权麻田等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名片,拥有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祁县国际王维诗歌节、太谷孟母文化节、和顺牛郎织女文化节、榆社云竹湖等文化品牌,拥有绵山等国家5A级景区,是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发展城市文化、锤炼城市精神,打造文旅之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晋商文化和太行文化内涵深刻、弥久历新,已成为晋中有别于其它城市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印记,左权民歌汇(暨国际民歌大赛)、平遥国际雕塑节、平遥国际电影节的成功举办,吸引省城和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晋中“文旅之城”越发响亮。

2019年全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27.8万人次,增长5.9%。其中,外国人17.9万人次,增长6.1%,港澳台9.9万人次,增长5.5%;接待国内旅游者11590.6万人次,增长18.4%。旅游外汇收入15117.9万美元,增长6.6%,国内旅游收入1178.0亿元,增长17.3%,旅游总收入1188.0亿元,增长17.2%。

通过对比可知,太原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尽管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太原市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格局,服务业在占GDP的贡献率超过50%,但是,太原市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科技服务业的比重依然较小。如文化产业、会展业、中介服务业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左右,现代服务业的三大支柱产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和科技信息业一共只占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4%,这与广州市或者国内其他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对落后,制约了太原市对晋中市的人力、资金等产生吸引,这使得太原对晋中产业转移的吸纳作用有限,不利于重新分配两地在同城化中的功能定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晋中   太原   左权   平遥   太原市   旅游资源   可行性   服务业   城市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