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民营商业航天更多信任和支持

【新闻随笔】

作者:陈城

4月2日16时28分,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将搭载的爱太空科学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作为航天大国,尽管我们已经拥有着超500次的火箭发射成绩,但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天龙二号遥一火箭,是我国首枚成功发射的由商业航天公司自主研发的液体燃料运载火箭。在全球商业航天领域,从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到液体燃料运载火箭,是极其难迈过的一步,目前仅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等有过成功发射液体火箭记录。

在过去数年,我国涌现出了星河动力、蓝箭、星际荣耀以及研制出天龙二号火箭的天兵科技等数量众多的商业航天公司。这些商业航天公司都拥有一个共同属性,即在中国市场经济语境下,它们都属于民营企业。如今,这些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不仅在固体燃料火箭上有所成就,同时也向着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努力前行。

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该指导意见细化明确了民间资本所能够参与的航天领域,不仅要求完善民用遥感卫星数据政策,加强政府采购服务,同时还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也因此,2015年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在诸多后续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下,众多商业航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并在短短几年间成功实现了多次商业航天发射。

在一些传统认知中,航天领域是高精尖科技,航天领域产出的都是“大国重器”,人们容易自然而然地将其与国防安全等进行联想。也正是由于航天领域有着这样一层身份,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起步较国外晚了多年。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太空商业利用和开发是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赛道。国际社会对太空开发遵循的是“先来后到”原则,某种意义上,轨道资源是非再生资源,一条太空轨道所能部署的卫星是有限的,因此如近地轨道等就成了各国争相开发的重要目标。通俗解释就是,谁发射的卫星越多,谁就抢占了先机。

更多地获取太空资源,仅靠航天科工等“国家队”远远不够,并且“国家队”现有主力火箭发射成本也决定了抢占太空市场的任务仍然需要商业航天深度参与。市场经济追求质优价廉高效,太空开发也是如此,让民间资本参与,就能够很好地补上中国航天商业发展的短板,让中国航天在“高大上”的同时也能接地气,在实现商业开发之后,能够更快地为普通民众所用。实现太空开发,商业航天就能够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正是看到了商业航天的巨大前景,航天科工等“国家队”也推出了自己的商业火箭供给市场。这在另一维度上也佐证了中国航天发展离不开民营商业航天参与。此时此刻,就应给予民营商业航天更多信任和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高技术门槛的航天科技领域,对民间资本而言本就是挑战。除了政策支持,还应在多方面提供帮助和服务,比如增强政府采购能力,建立商业航天标准体系。此外,给予足够的包容,让民营商业航天公司能够拥有不断试错的机会,它们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熟。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6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光明日报   航天   运载火箭   商业   太空   火箭   资本   民间   领域   更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