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东北“鹅城”书写全新“咏鹅”诗

工人正在车间内观测机器运转 石洪宇 摄

中新网吉林4月3日电 (记者 苍雁 石洪宇)清明节气将至,吉林省舒兰市法特镇的大部分村庄都忙碌了起来。当地农民除了要备春耕,培育鹅苗也是眼下最重要的事之一。

舒兰地处长白山腹地,四季分明。当地的白鹅羽毛茂密,质地好,规模化养殖已有40余年历史。今年舒兰的白鹅饲养量将达到1000万只,有望成为中国养鹅第一大县。

55岁农民岳国华是养鹅大户。天气转暖,她开始忙着培育、购买鹅苗,首批小鹅即将出栏。“去年我家养了3000只白鹅,纯收入十多万元(人民币),今年计划养10000只。”按照她的说法,养鹅是周边乡镇的“朝阳产业”。

岳国华所在的法特镇,是舒兰养鹅的核心区域。当地将白鹅产业确定为优势特色产业,推进白鹅全产业链发展,计划2025年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位于法特镇的吉林市白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是“鹅城”舒兰的头部企业。“20多年前,鹅绒很受海外市场的青睐。”该公司总经理张玉宝介绍,舒兰的白鹅绒是上好原料,高品质鹅绒出口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洲地区。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民众消费水平逐年提高。被誉为“羽绒黄金”的鹅绒,被更多的消费者追捧。“我们也是在这个时候将业务重心的七成放在了国内。”张玉宝认为,羽绒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羽绒黄金”鹅绒 石洪宇 摄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客户成为鹅羽绒的重要消费群体。“长江以南的市场现在非常好,高端鹅绒被的销售额增长很快。”张玉宝说。

白鹅产业正“供需两旺”。“鹅城”舒兰制定了一年300万只、两年1000万只、三年3000万只的养殖规划。白鹅产业链也有了新变化,从过去仅有的鹅绒加工转变为养殖、屠宰、深加工一体化全链条式发展。江苏、辽宁、黑龙江等鹅业发展优势省份开始关注舒兰,许多鹅企开始与舒兰对接。

舒兰市副市长李德亮介绍,近日舒兰出台新十条政策扶持白鹅产业发展。其中,发展基金贷款和养殖保险扶持是新十条政策的核心。

新政策的出台令张玉宝信心满满。守在“鹅城”,他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咏鹅”诗。(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欧洲地区   吉林市   长白山   国华   舒兰市   鹅绒   产业链   羽绒   产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