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崂山

原创 李立群的原创公众号 授权发布

数次去青岛,一直没有机会去登崂山,崂山成了我心中的一个向往。就像对一本书或者对一个人一样,如果怀了一种迫切的心情,就一定会千方百计的达成愿望。

登崂山这天,天公作美,多云且凉爽。有朋友说:崂山景色很美,景点也很多,想完整的领略崂山之美,要两天才可以;有人说:崂山很陡峭,登上去会很累。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自己亲自品尝,因为别人的感受不可能和你一模一样。

我们花130元买了一张门票,凭票可以乘坐进山的大巴。
车上的乘务员告诉我们:能快速又不累的游览崂山,最好选择坐索道,来回80元,不到一小时就能看完主要景点。自己登上去,要花费近四个小时。好在我们的登山团队都是勇敢的人,都想体会一下登山的乐趣。

崂山方圆400多平方公里,因山上布满了形状各异的花岗岩巨石,坚硬无比,当地人称它为“牢山"。后来一些道家方士,常常攀崖而上,寻求长生不老的丹药。由于山道崎岖,登上崂山极为辛劳艰苦,便改称它为“劳山”。17世纪初,山东的黄宗昌进士修改《崂山志》时,觉得‘劳’看起来不美,就在劳字前加了个山字旁,崂山才有了今天的名字。

走近崂山,首先被它的豪放、粗犷吸引。因依着山而横亘在海里的成片成片的褐色花岗岩石和礁石,也因那海水拍在岩石上激起的一丈多高的浪花;崂山的迷人之处是山海相连,海天一色。崂山三围大海,背负平川,海拔1132.7米,是中国万里海岸线上的最高峰,自古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称。

崂山是神秘莫测的,因它是道教传播要地,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丘处机、张三丰都在这里修炼过,被誉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走向太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捻着手指站在丛山峻岭之中的丘处机的塑像,他以洞察世事的眼神俯瞰着出出进进的游人;似乎听到他对游人说:这是我丘处机谈玄传道,名声大噪的地方,进入者必须心怀虔诚、善良、睿智之心,这里可是处处藏有‘玄机’。

蒲松龄到崂山游玩时,就住在太清宫里,他月夜独坐亭中凝思,忽见对面墙上有人一闪而过,像是穿墙而去,其实是送茶道士的影子。蒲松龄受此启发,写了《崂山道士》一文,这面墙也因此被称为‘穿墙壁’。

太清宫里有一株高约7米、胸径约60厘米的特大号山茶花,此花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开花,又称耐冬,古书中也叫曼陀罗。树下的木牌上写着:耐冬——山茶,也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香玉》中的绛雪。

《香玉》写的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在崂山太清宫与花仙香玉产生了爱情。一天,一个豪绅来到太清宫,见香玉的化身牡丹花开得正好,便强行从道观中挖走,移在家中,不久牡丹便枯死了,黄生此时才知道心爱的人香玉是花妖,然而深情难忘,黄生每天望着原来栽种牡丹的地方独自流泪。黄生的痴情感动了花神,准许香玉重降太清宫,与黄生重新相聚。小说中的降雪,是太清宫中一株耐冬现身的花妖,也是香玉的好朋友,黄生与香玉的爱情正是在她的帮助下,才得以冲破阴阳阻隔而再续前缘。今天,来崂山太清宫旅游的客人,都会在这棵给了蒲松龄创作灵感的耐冬树前,凭吊那位美丽善良的花妖。

在太清宫背后的垭口,沿着蟠桃峰的梯子石北上,登上五百余级台阶,就能看到右前方的石壁上刻着李白的游崂诗,相传李白来崂山时,是他生平第一次来到海边大山,见到峰峦叠翠、波光粼粼的山海奇观,精神为之大振。沐浴海风,手翻紫霞,恍入仙境。于是写了一首名诗《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左侧路边立着一块高三米的长方巨石,上刻“太白石”三字,这就是为纪念李白游崂山而雕刻的。
赏完李白的诗继续往上,就来到了崂山小顶峰瑶池,这里是崂山观海的好地方。山脉顺势延伸到海里,好像是一条伸出去的胳膊,怀抱着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以及一湾海水,村庄里的红房子是一抹亮眼的点缀。


去往云霞洞的途中不断的有崂山茶在卖,关于崂山茶有个美丽的传说:若干年前,崂山太清宫来了一位年轻俊美的书生。这位书生喜欢品茗饮茶、广习琴棋书画。却无心研读八股,屡试不第的他离家出走。

一日,他来到崂山太清宫,但见山清水秀,石奇草异,浩瀚大海,一碧万顷,清风徐来,花香鸟鸣,大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愉悦心境。遂借居庙中,早晚与庙中道士或品茗论道,或抚琴赏乐,乐不思蜀。

一日东海龙王的三女儿闲暇游玩来至崂山太清宫,她被一阵委婉幽雅的琴声吸引。循着琴声,发现一俊秀的书生正在抚琴,他面前的几案上放着一杯热茶,袅袅上升的热气中,股股浓郁的茶香沁人肺腑。小龙女陶醉在琴声中,也爱上了抚琴的人,他们相爱了,遂结为夫妻,崂山就成了他们的家。游山玩水,品茗抚琴,终日厮守相伴,其乐融融。后来书生自杭州老家带来的茶叶喝完了,断了茶的书生整日无精打采、心思不安。小龙女得知原委,第二天她带着书生来到比高崮上,崮顶上的石缝中,长着数株翠绿鲜嫩的茶树。采来饮用,味道胜过以前的茶,从此书生和小龙女也就在崂山安居乐业、白头偕老了。

明霞洞是来崂山必去的景点,也是索道的终点。明霞洞在崂山南部昆仑山腰,此洞开凿于金大定年间,“明霞洞”三字为清代书法家王序所题。明代道人孙紫阳曾静修于此。清康熙年间遭雷击,大半陷入地下。洞东巨石尚存,题刻有“天半朱霞”。洞前平崖如台,由此遥望大海,空蒙浩渺;俯视崖下,沟壑纵横。体力不支的人可以坐索道直达明霞洞,只是体会不到登山的快乐,亦看不到沿途的诸多风光。
顺着明霞洞蜿蜒而下,顺着指示图进入一片仙境中,周围的山云雾缭绕,形态各异的山石似乎在云中游弋飘动,看起来甚是美轮美奂。几经曲折到达上清宫,上清宫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绌建的道场,这里的银杏树非常特别,主干周围长满了子株,像一位千年寿星拥着他的一众子孙,据说这棵银杏树有千年的树龄。

继续下山耳边被山泉的欢唱填满,原来我们到了八水河清澈的溪流边,泉水绕着山石蜿蜒而下,泉水清澈见底,情不自禁的掬一捧山泉送进嘴里,一股甘甜沁入心脾,这些山泉经过与石头的碰撞,吸收了山上千万种植物的精华,比起我们喝的水甜百倍万倍,恨不得用一个大桶把这些山泉水带回去,让身边的人都尝尝这甘霖。

这些山泉发源于巨峰以北,泉水泻入山间,穿峡越涧,形成蜿蜒曲折的十八道水湾,清澈的溪水淙淙流淌,随着山路曲折迂回,欢唱出悦耳的音符。
文学家王心鉴在《游青岛崂山》一诗中有“何处寻仙人,幽境隐全真。翠岭逾白鹤,奇峰生紫云。明霞澄天地,潮音悦绿琴。海上有青岛,心中无红尘”的吟咏。
忽然同游的伙伴有人惊呼:瀑布!我们都循着声音望去,一缕白色的激流从峭壁上倾泻而下,旁边赫然写着‘龙吟‘’二字。传说很久以前一条白龙犯了天规,被玉帝贬到崂山,没想到它不知悔改,竟然幻化成一个美男子欺男霸女,玉帝派张天师来惩罚它,把它斩首在峭壁上,幻化成一道瀑布永远的挂在那里。

龙潭瀑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集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个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水在半空飞旋了几曲几折之后,才合成一道长约30米,宽约5米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
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巅,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故有人取名“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就叫“龙潭”。崂山十二美景中的“龙潭喷雨”就是这里。

龙潭瀑下有一块长形巨石,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上,远可眺望四周雄峻的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美景。千姿百态的独特山光水色,曾使古今中外多少游人惊叹不已,流连忘返。
清朝学士蓝桢之在观瀑之后,挥毫赋诗赞道:“百尺峭壁高无已,左右青山相近比。一练高挂县崖巅,玉龙倒喷西江水。余波流沫随风飘,如抛珍珠坠还起。只因泉源直上通银河,不然何以仰视去天不违咫。”
不知不觉走出崂山出口,大家有种恋恋不舍又意犹未尽的感觉。虽然登山很累,但是大家觉得崂山像一本好书,开头波澜壮阔,中间耐人寻味,结尾令人眼前一亮,流连不忍离去。无论那波涛起伏着岩石,还是从天而降的瀑布,甚至碧玉般的龙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崂山   玉帝   龙潭   山泉   峭壁   巨石   李白   游人   书生   瀑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