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内部现分歧?路线选择或决定成败!

面临着美国科技封锁的华为,外敌未灭,内部却又发生了路线思想不统一的情况。

3月31日晚,余承东在华为内网发文“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这疑似是对前段时间华为不造车决议的回应。

1、华为重申不造车,余承东被“点名”

华为年报发布的当天上午,任正非签出一份文件:“未来5年,华为不造车”。同时表示,华为标志不能和汽车商标组合使用,禁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等。



而在不久前的3月8日,华为赛力斯打造的AITO汽车宣传海报中,将“AITO问界”变为“HUAWEI问界”。徐直军在发布会上也确认了这份文件,并表示,“我们有些部门、有些个人、有些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的品牌,华为一直在查处过程中。

这几乎就在点名余承东,正是他借机抢风头,大谈本没有新品发布的华为汽车业务,并且在发布会上直接抛出了“华为问界”的表述。

2、造车or不造车?华为内部现分歧

在华为内部,是否亲自下场造车,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不造车派认为华为应该专注于解决高科技核心与基础问题,不应将太多精力和金钱投入到汽车制造业,

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淘汰赛后半场,而且消费预期目前还没有根本起振,汽车价格战还会继续。未来几年,消费者消费能力不足,入局造车的时间已经过晚。华为可以在汽车电子、汽车芯片等领域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汽车产业链的一级供应商,或者更深入地与汽车厂商合作,而不一定要亲自造车。


而造车派认为随着汽车工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汽车将越来越依赖于软件和云计算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已经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且有足够的技术和资源来进一步发展汽车电子和智能驾驶技术。此外,随着汽车行业的变革,华为有机会成为新一代汽车的供应商和技术服务提供商。

3、任正非拍板,不造车成决议

尽管余承东曾在宣传海报中提到华为的汽车业务,但华为最终决策是不涉足造车业务,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2022年年中,任正非为华为立下的标准是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因此华为不愿意将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汽车制造业。他明确表示,华为不会涉足汽车制造业。他指出:“我们不是一个制造企业,我们是一个技术和服务企业。”

任正非在华为的领导风格一直以来都是开放、包容的。虽然他对华为有着绝对的掌控能力,但并没有树立起一种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在公司内部,下属们有时候会无视他的意见,甚至与他意见相左。

当初在华为开始立项手机项目时,任正非一开始并不同意,但最终下属们还是一点点将这个项目推进,最终取得了成功。这表明任正非也会犯错,或者在某个时间段的决策是正确的,但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变得错误。新能源时代,真的需要一个新的博世吗?

华为当下的决定,正确还是错误,现在谁也不知道。但是,正如余承东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有更清晰的答案。

但无论如何,这是任总也是华为董事会通过的决议,余承东只能选择接受。希望公司内部不要因此产生分歧和内讧,而是继续保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共同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华为   分歧   决议   公司内部   下属   制造业   路线   业务   时间   汽车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