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关于育儿,教育的心理小说推荐

继续续上,今天来推荐的是教育类小说。所谓教育类小说是从中可以给我们一些教育启发或者是有趣的育儿知识。在跟着故事推进的同时也能有所思考与进步。

四、《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故事上来就是“莉迪亚死了”的结局,然后以惨烈的结果为始,不断去探寻为什么父母眼中的骄傲,全家最优秀的孩子,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究竟经历了什么,又被忽略了什么。

当一个五岁的女儿开始承担起照顾妈妈,维护家庭完整的责任;当内心并不情愿,却总是因为想要取悦妈妈,不断热切答应着所有要求,说着“我愿意”;当父母把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都压在孩子身上时。一次成绩的失败,一段失意的感情,一次小小的叛逆都可能会成为那根压死骆驼的稻草。

全书的压抑、震撼和最后的遗憾与欣慰,都让人思考良多。真正的成熟不是棱角被磨平的过程,而是变得越来越有棱角的过程,在一次次磕碰与打磨中,才能越来越明白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

有时,做自己才是最难的事情。



书籍摘抄:

“只要你感兴趣,”她每次都这样告诉莉迪亚,“只要你愿意。”她每次都是真心征求女儿的意见,但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开口的时候紧张地屏住了呼吸。而莉迪亚注意到了。“是的。”她说,而且,她每一次都会说“是的,是的”。听到这两个字,她母亲的呼吸才会恢复正常。

“莉迪亚自己——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

“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五、《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虽然作者不是心理学界人士,但作为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在社区生活内进行的“田野研究”(自然观察法),还是可以从中直接了解和学习到很多与人类心理状态相关的知识的。

这本书的内容跟前几年很火的《三十而已》里顾佳的生活很像。作者在美国上东区从物色公寓,到购买学区房,再到给孩子申请学校,一系列特殊的“战争”里,文笔风趣地记录了妈妈们的心理过程。包括身材焦虑,包括孩子的成绩与面子的问题,包括压力机制的影响,甚至也涉及了孩子夭折的悲痛等。

之所以把它放在教育类,并不是因为小说中有多少启发我们教育孩子的内容,而是因为在讨论如何教育孩子之前,“成为怎样的妈妈”,“作为妈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困难”这类问题也尤为重要。

有时,只有知道有些事情是共通的,才能在身份角色进行转变时,让我们更加理智和清醒。


书籍摘抄:

“全世界妈妈的焦虑都是一样的,从曼哈顿到迈阿密到马里,妈妈们都在被同样的恐惧、不安和欲望牢牢控制。”

“上东区没有愈挫愈勇的概念,要是你的孩子失败了——例如分数排名不是前0.1%,美劳课没有画出旷世杰作,或是障碍赛表现不佳,那可不是挫折教育的时刻,而是你是个失职母亲的明证。”

“儿子如果受邀参加我觉得过于奢华的活动——例如坐在本垒板后方第一排座位看洋基队比赛,或是到别人的汉普敦豪宅参加可以骑小马、观赏走钢丝表演的派对,我一定会再三强调他们很幸运。我不希望孩子以为生活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精彩片段,不希望他们把标准定得太高,再也无法享受粗茶淡饭。”

“太多选择会带来压力。人们面对三四个以上的选择时,反而会出现负面效应,例如惋惜感、期望过高与失望感。选择越多,负面效应就越大,进而导致焦虑。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负面效应会降低:如果当事人不必为了自己的选择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东区   心理   棱角   焦虑   负面   效应   父母   过程   妈妈   孩子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