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车,大小王的战略不一样

3月31,关于“华为下场造车”的猜测遭到了“双重否定”。

第一重否定是任正非再次发出关于汽车业务的决策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

第二重否定是当日下午的华为2022年年度报告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

徐作为华为轮值董事长,是轮值期间公司最高领导,他在财报发布会上说:“华为上午刚发布了一个决议文件,决议的有效期五年,之前三年不造车的决议快到期了,我们再发一个决议有效期是5年,华为战略没有变,我们不造车。”

当天晚上,华为车BU CEO余承东在华为心声论坛上连回2帖。

晚上8点48分,他在的第一个回帖里写道:“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3分钟后,他又补了一贴:“对于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

余好像什么也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这跟他平时在新品发布会举着手机,戴着麦克风,蜜汁自信的从嘴里蹦出“遥遥领先”几个字透露出的敢说的形象不相符,他的2个帖子用了5个感叹号,这很不寻常。

余是华为的干将,他既是华为常务董事,又是消费者BG CEO,同时还兼着车BU的CEO,最忙的时候好像还管过云,余是华为的核心高管,是开疆拓土第一猛将,也是华为仅次于任和孟的最出名的高管,江湖人称“嘴总”。

他管理的以手机为核心的消费者业务,最高时候的营收占到华为公司半壁江山,在华为可谓位高权重,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芯片被制裁,华为无法生产5G手机,消费者业务营收断崖式下降,手机份额成第一变成了others,华为也因此陷入自公司创业以来最大的困境。

余在华为的地位自然没法跟任总比,任是创始人、CEO、精神领袖;余比徐也要低,徐是华为研发一号位,徐直军+胡厚崑、孟晚舟以副董事长身份任轮值董事长,加上董事长梁华,这是华为公司最最核心的5个高管。

而余是常务董事,是上述最核心圈的外一圈,差不多No.6,但无论在业界还是公司内,都极负声誉。

余为什么要选择在心声论坛回帖呢?为什么要公开讲一些跟决议不同调的东西呢?华为公司难道不讲究组织纪律性吗?

虽说心声是华为的内部论坛,是华为人畅所欲言的罗马广场,但谁都知道,这种自由表达是针对普通员工的,高管没有这种自由。

发布在心声上的东西其实跟发布在社交媒体上没什么区别,会很快传播出去,所以,余在心声实名发声,相当于公开了管理层在造车上的分歧。

华为内部有句谚语:“叫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拉车的马,往不同方向使劲,这还得了?

我们关注一下回帖内容。

第一个回帖,余说的很隐晦、很委婉,但其实他要表达的观点是清晰的,他应该是支持造车,他觉得决策层没有跟上时代变化,并表达了对不造车的担忧,甚至透出了对公司的悲观预期。

第二个回帖,他其实重申了自己的判断,认为造车的决议可能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并表示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内部应该有很多持相同立场的人。

这样的言辞还算温和,放在一般人身上,自然不会掀起什么风浪,但白天老板和轮值刚重申不造车,他晚上就发这些,有点下犯上的味道,但也都在正常表达范围内,并无过多逾矩之处。

可能有人会问,余为什么不在内部高层会议上提出呢?余肯定是提出了,而且应该不止一次两次,但没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对一个事情,不同人有不同认知,有不同判断,是再正常不过了,但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它的组织原则,比如,华为采取集体决策制,EMT这个组织对生产经营重大事项实施集体决策,任总作为创始人,有否决权,但据说从来没用过。

华为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决策更加科学合理,避免犯方向性根本性的错误。

但是,这里面其实有一点耐人寻味的东西,那就是任总的倾向,任总虽然只是董事,他不是董事长,不是副董事长,甚至不是常务董事,但他在华为公司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他的偏向会直接影响决策,而这次,显然任总没有站在余这边。

华为在被美制裁的艰难时刻,确保自己有质量的活下来,是任总第一要保障的,他作为创始人,对公司的感情一定是远超一般高管,同时,他也有一个有强烈危机感的人,并且,他对于华为战略方向过于发散,一直保持警惕,这从他历次讲话中也可以感受到,所以对于任的选择,也合情合理。

本来这个事情决策下来,公告出来,全部华为人,尤其是高管就应该自觉维护决策,坚决遵照执行,但余总好像还是有点意难平。

虽然在高层研讨、决策会议上,一定会有激烈的辩论、争论,这几乎是闭着眼睛就可以想象出来的画面(不然任总不会在几年前发文说谁再在内部主张造车干扰业务就处理谁),但组织决定已经做出,好像也没有改变的可能。

但余最终选择了发帖,这也说明华为公司的高层不是一堆yes man,当然他们这个级别也无法通过say yes获得擢升,他们有自己的独立主见并坚持判断,这也是可喜的一方面。

余的这个动作,大概率是不会改变华为造车这个事情上的战略。如若不然,那决策就显得很随便,这是组织原则性问题,它可能比商业结果还重要。

我想这些余也一定是知道的,不过他还是这样去做了,可能就在那一刻触动了自己的情绪,再也无法抑制自己表达的欲望,然后就发帖了。

大佬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跟普通人一样无法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有牵制、约束和纪律,也像小P一样想要吐槽。

有一个尴尬的事情,那就是余是车BU的CEO,他依然在那个位置上,而大小王想的又不一样。

如果他只是参与公司某个由别的高管负责的业务决策会,然后自己的观点跟决策结果不一样,我想过一段时间他大概会忘了这个事,反正意见给到,你不听,而我管不着,那我也懒得操心。

但现在不一样,他还是车BU的CEO,战还得继续打,工作还得做,业务还得推进,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那么他实际上他内心会比较难受,其残忍程度堪比凌迟。

如果遵照决策执行,哪怕最终获得成功,对自己也是一种否定,因为高管无需做具体执行,所以他们大多很在乎自己商业判断的声誉,因为那是他们最核心的价值和最重要的能力要求。

所以,到底是因为他已经有一些什么决定,所以不管不顾发帖,还是因为发帖,会引起一些什么变化?接下来,事情怎么发展,一切都很难讲,有待观察。

回答华为到底该不该造车,或者说,造车对华为是不是到底是不是一个好选择的问题上来。

内部肯定有很充分的讨论,而且有一些信息是外面的人不掌握的。比如华为的经营现金流状况,技术是否就绪,甚至造车会不会招致美国的更多制裁,等等...相信这些都是要考虑的方面。

在外界看来,华为有比较强的研发实力,有手机设计生产经营经验,手机业务积累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制造经验非常宝贵,对造车应该也很有帮助,而且华为真的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具有软硬件能力的公司,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商誉,虽然手机芯片受制裁,但车对芯片制程要求没那么高,所以造车的风险似乎没那么大?

如若通过造车,再造一个华为手机业务,找到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帮助公司走出受制裁的困境,则真的是奇功一件。

当然,造车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现在造电动车的时间点,不如蔚小理创业时候那么好了,但华为其实非常善于后发先至,后来居上,它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另一方面,就是大家都觉得造车比造手机复杂很多,牵扯到的零部件实在太多,对现金消耗也大,这可能是事实,但也有可能困难被夸大了,毕竟作为创业公司,蔚来、理想、小鹏无论是研发还是资金还是其他资源,都远远无法跟华为这样的巨头相比,他们不也都自己把车造出来了吗?过度强调困难是否会让困难遮住自己的双眼?

我个人是非常不看好合作模式的。

国内的契约精神不是那么强,真不一定能实现1+1>2,推诿扯皮倒是时常有之,而且跟传统车企合作,就更加担心,因为这些g企,其实他们真的没有那么拼,也没有那么强,心里的小99倒不少,华为对做车电动电子系统的愿景勾画的很美好,但我觉得现实可能会很残酷。

但凡有点规模的车企,都不会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核心系统交给别的公司去做,无论你多么言之凿凿的保证不会造成跟它直接竞争,这个防备心是刻入基因的。

你能想象宝马,劳斯莱斯,奔驰用华为的车电系统,然后自己专注于做沙发、车轱辘吗?

不可能的,蔚来、小鹏、理想肯定会研发自己的车电系统,因为他们要靠讲这些故事维持高市值,太小的厂又是扶不起的阿斗。

其实,这些已经得到了初步证明,华为跟北汽之类的合作已经降级了,总之很麻烦,不好弄,我想余对此是深有体会的。

这些年企业都强调中台建设,差不多的意思就是把一些重复度专业性高的交给一个部门来做,然后业务部门直接复用,而不用重复造轮子,华为车BU就是想做这个被复用的全行业的中台部门,但实际执行来看,国内中台部门都比较难受,业务部门有产品有钱有人,如果不是CEO拦着,分分钟都想着自己干,这不连福报厂都拆中台了吗,靠行政命令强制维持的关系是扭曲的,是难以和谐长久的。

华为自认为挑选最有价值最有挑战最有技术含量也最擅长的一个部分去做,降低了切入门槛,但实际上这是不困难而短期的事情,它忽视了协作的成本和因此而造成对质量控制能力的丧失。

而造整车,则是困难而长期的事情,这本该是擅长干苦活累活攻坚活的长期主义的华为的优势所在。

或许,华为真的应该review之前常提的那句口号:“让离炮火近的人决策”

那为什么华为对车会有这样的决策呢?难道高层看不到这些问题吗?我想未必。

当然,不同人有不同的认知,我们不能假设高管是笨蛋,也不是幻想高层就一定多么英明正确。

历史上,任总曾经不让做手机,后来这个应该是被证明不大对,抛开认知和判断原因,我其实更担心是内部zz原因,公司的高管会为公司前途命运计,因为这符合自己的利益,但我们也无法回避或者否认,实际上,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私利,不过这些讨论是不合时宜的,也是没有根据的,所以不作展开。

不管怎么说,华为作为有技术理想的民族企业,我是真心祝福它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车业务的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华为   小王   常务董事   决议   回帖   心声   董事长   事情   战略   业务   手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