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美了,淮南谢家集

仲春的一天下午,与同事去乡下调研,回来时天已傍晚。车沿着瓦埠湖畔的长堤蜿蜒前行,时不时把夕阳的余辉拉进车窗。放眼堤内,灰瓦白墙的美丽小村点缀在一片黄绿交叠的田野里,如同生在阡陌之间的棋子,粒粒诱人。堤外是一望无边的湖水,洒满金色的水面在淡淡的春风中,荡起层层涟漪。水天相接处,白云朵朵,沙鸥点点。

一向少言的同事小吴不禁感叹:“谢家集真的很美哦!”同车的小刘纠正说:“你到谢家集工作时间不长,哪里知道这里的变化啊,现在的谢家集真是越来越美了!”

的确,真的美了。

如果在谢家集城区久住的人肯定对一句话不陌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多年前,我还在一所中学上班,每天穿行在城区的街巷里。那时,棚户区改造成效还不明显,一大批新的小区还没有建成,加之周边存有大量的矸子山、露天煤场等,一年四季,城区的天空总是脏兮兮灰蒙蒙的。如冬春风起,扬起的煤尘到处飘散,每天都会在窗台上落下厚厚的一层;待到夏秋雨来,走在路旁树下,叶片上的雨水里裹着细小的煤屑不住地滴落在身上,等走到单位,出门时的白衬衫已经成了灰色……因此,提起谢家集、蔡家岗,“脏乱差”便成了代名词。

可喜的是,进入新时代,谢家集区积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宏伟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曾经让人嫌弃,甚至“嗤鼻”的地方,正悄然变化着,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崭新谢家集正崛起在瓦埠湖畔。

在这里,原先一片片低矮昏暗的工房已被一个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居民小区取代;在这里,曾经拥挤狭窄的“香港街”已成为市民休闲购物的最佳去处;在这里,以往垃圾遍地游人罕至的“老鳖塘”已化身春花烂漫碧水澄澈的“春申湖”;在这里,过去乱采山石遗留的残山颓坡早已变成了林木青葱的晨练场所……

一切变化都是无声的,一切变化又都是令人振奋的。谢家集的美,就这样不知不觉走进你的眼、你的心、你的生活。

周末闲暇,漫步在鸿朗生活休闲广场,以及热闹的白马商业广场,这里有大型超市、美食小吃、首饰服装……俨然已是西城的时尚中心。如果你想感受一下历史风尘,还可乘坐10分钟的公交车,抵达李郢孜镇的春申君墓园,拜谒古人,追思往昔,蔡楚故地的文化底蕴能给你良多感慨……

我的一位诗人朋友说:“谢家集是小我的,但她不是封闭的;谢家集是古老的,但她不是陈旧的。”这话既说出了谢家集十年来的变化,更道出了谢家集独有的魅力和内涵。

谢家集是开放的,开放的谢家集正敞开她那热情的胸怀,迎接四面八方的宾朋。滁新高速、商杭高铁像两条跳动的脉搏横贯东西,便利的陆路交通网,让你可以从这里出发任性地到达你想去每个地方,谢家集人已经融入两小时的省城都市生活圈。谢家集是发展的,发展的谢家集正卯足了劲头行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商贸物流业、特色农产品业,以及智造园区内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初具规模,工矿老区再次吹响了经济繁荣的号角。谢家集是绿色的,绿色的谢家集正用卧龙山的秀美和瓦埠湖的柔情,装点着自己美丽的家园。这里的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这里的人们幸福地笑了……

著名诗人艾青有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生活在当今谢家集的人,一定也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只是眼里含的泪水不是无奈和忧郁,而是感动和幸福,因为谢家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是美丽的。而今,这片土地到处张扬着活力、蓬勃着生机、书写着壮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正用着前所未有的勇气,开拓着谢家集动人的明天。

或许你曾嫌弃过这里,或许你还不曾到过这里,如果你问我,谢家集怎么样?我会自豪地告诉你:“美了,美了,淮南谢家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淮南   煤屑   卧龙   切变   西城   湖畔   深沉   城区   土地   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